高考:家长少说“别紧张”

时间:2022-08-18 09:33:28

高考:家长少说“别紧张”

一年一度的高考临近,很多考生每晚都学习到深夜,中午觉也不能睡,每天显得很疲惫。如何抓紧最后“备战”,给孩子提供最强有力的“后勤保障”?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第九十五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医师陈玉辉为“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支招。

家长少说“别紧张”

心理研究证明,人两三天睡不好,思维状态是不受影响的,所以,家长和考生都没必要过于关注失眠状态。家长多给考生一点鼓励,不要提“别紧张”。这样的字眼反而强化了紧张情绪,聪明的家长应该说:“放松考,没事的!”给孩子积极的暗示和充分的信任。

高考期间,没有完全不紧张的孩子。如果孩子在学习间隙要求看电视,家长应该尊重他们的意愿,没必要强迫孩子一定上床睡午觉,可能看电视是他们缓解紧张情绪的一种方式。如果家长一味逼着他们睡觉,只能让他们躺在床上反复体验焦虑,反而不利于下午的考试。

一些考生在考场上会突然出现短暂的晕场,例如大脑空白,甚至有点眩晕的感觉。其实,这都是紧张焦虑过度导致的。大脑运转速度过快,大脑活动便会进入抑制状态,让大脑一片空白。上考场以后最长20 min,当考生适应了考场气氛以后,会自动缓解。晕场时考生能做的,就是千万不要着急,停止思考,放松身体,深呼吸,转移注意力,多数情况,可在短时间内“迎刃而解”。如果考生担心考试时紧张、头晕等,可提前准备冰镇水或者带有盐分的水,用于补充体能和电解质。

面对考场上的意外情况,考生要把握好心态。如果是自己感到不舒服,要及时向监考老师说明,不要硬撑;如果是别人出现类似于晕倒的情况,会有老师和医生做必要的处理,自己一定不要受其影响,就当没看到,集中注意力,认真答题。

大战过后,总要犒劳军士,考生们的放松也不例外。在安全的前提下,家长们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譬如孩子想去旅游,不管考得好坏,有条件的家长应尽量支持。如果孩子想去唱歌、朋友聚会,也未尝不可。但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不要酗酒,也不要暴饮暴食,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考得不好的孩子,家长们首先要有正确心态,高考后因考得不好,产生抑郁情绪的考生不在少数。孩子如果考得不好,考试后家长要给他们两三天的情绪调整期。这两三天尽量不要问成绩,可带孩子出去散散心,让他和朋友和同学一起玩玩。让孩子慢慢地反思。

大脑缺氧是“拦路虎”

头昏、头痛、记忆变差、一翻开书复习就感到疲劳……“这些可能都是过度用脑引起的大脑缺氧症状。”陈玉辉副主任医师说,大脑在进行脑力活动时,需要大量的氧气,仅占全身体重的1/50的脑,耗氧量却占全身总耗氧量的1/5。

空气被人体吸入后,其中的氧气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被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包括大脑。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氧气足够维持大脑的正常运转,但一旦脑力活动增强,必然导致脑耗氧量增加,血液供氧相对不足,引起大脑缺氧。一个考生紧张应考时1 h的大脑耗氧量,甚至有可能达到一个炼钢的工人从事重体力劳动时的8倍。

此外,长时间在教室内学习的考生,如果空气流通差,同学又多,必然会导致吸入空气中的氧不足,导致脑缺氧。如果考生长时间坐着不动,缺少足够的休息和运动,血液流动缓慢,将会导致大脑供血相对不足,引起缺氧。“一旦大脑缺氧时,将会出现头昏、头痛、记忆差、反应迟钝、睡眠障碍、疲劳乏力、情绪低落等诸多症状,这也是身体在‘抗议’,告诉你该‘补氧’了。”

大脑“缺氧”,也是失眠的一个元凶。如果脑部一直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持续亢奋,造成脑部缺氧,致使大脑皮质在低氧的状态下“兴奋”,造成大脑皮质功能紊乱,人便失眠了。

一旦大脑发出缺氧信号,一定要及时补氧。轻微的大脑缺氧,注意以下一些事项就可较好恢复:用脑时间不宜过长,连续学习时间不应超过2 h。最好的情况是,学习0.5 h,放松活动5 min。用餐后不要立即学习,餐后大量的血液集中到胃肠等消化系统,脑的供血会相对不足,不应再过度用脑,加重脑的负担。此外,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提高空气的含氧量,如在过于密集的空间,学习一段时间后,应去室外走动走动。最好做一些有氧运动,如在空气新鲜的地方慢跑、散步等。

临考时的两道营养菜谱

菜谱一:如果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不振、健忘、汗多,可以选择富含锌营养食谱。

早餐:饺子、煎蛋、水果。

午餐:双色饭、青椒炒猪腰、海蛎豆腐汤、醋熘白菜、水果。

晚餐:青菜面、牛奶。

菜谱二:如果眼部感到干燥,可以选择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早餐:炸酱面和牛奶。

午餐:玉米饭、绿豆芽炒猪肝、炒菠菜、花蛤豆腐汤、苹果110 g。

晚餐:咸粥和水。

上一篇:基于航运历史文化视角的上海洋泾航运文化发展... 下一篇:美味零食,你该如何健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