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发展心理学里 “移情” 的影响因素

时间:2022-08-18 07:53:59

浅论发展心理学里 “移情” 的影响因素

摘 要: 移情最初是出现在美学中的一个概念;随着移情理论的不断发展,日趋完善,心理学家们把它引入了心理学领域。本文着重阐述了人格、依恋、父母教养方式、性别等因素对移情所产生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们有必要形成多维度、多层次的整合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用以探讨各种因素对移情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及贡献作用,从而找出影响移情相对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 发展心理学 移情 影响因素

一、关于“移情”概念的界定

“移情”,最初是出现在美学中的一个概念;随着移情理论的不断发展日趋完善,心理学家们把它引入了心理学领域,并围绕它展开了大量的相关研究。

(一)移情的美学渊源

移情的研究根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德国。作为德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和德国启蒙主义的代表人物,哲学家赫尔德(Johann Herder,1744—1803)在与当时盛行的形式主义美学的论战过程中,提出了审美移情理论的最初萌芽。赫尔德认为,一切美都是在艺术对象和自然对象中内在生命和人格的表现①。

十九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hner,1801—1887)提出了一种重视心灵感觉经验的分析,从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方法,这种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迥异的、从心理学的感觉经验作为出发点研究美学的方法,逐渐成为西方美学研究的主流。

而第一次提出“移情”或“移情作用”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严密的心理学论证的,是老费舍尔之子罗伯特·费舍尔(Robert Vischer)。1873年,他在自己撰写的论文《论视觉的形式感情》中,把父亲提出的“审美的象征作用”改造成了一个新的概念“Einfühlung”——由Ein和fühlung这两个词根组成,指的是“把感情渗进里面去”的意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移情”或“移情作用”。

(二)移情在心理学中的发展

真正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移情做出全面、系统阐述的,是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里普斯(Lipps),他通常被公认是移情说的代表人物。在里普斯看来,只有通过“Einfuhlung”,人们才能够理解他人,并对他人做出一系列反应。在他看来,“物”、“自我”和“他者的自我”这三部分构成了认识领域。我们依靠感性的外部知觉理解“物”,通过内部的知觉理解“自我”;而一旦我们想要理解“他者的自我”,“移情”是必要的途径。

1909年,英国心理学家铁钦纳(Titehener)在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实验心理学》一书中,创造了一个英文新词“Empathy”,用以替代“Einfuhlung”;在书里,“Empathy”被描述为“把客体人性化的一个进程,感觉我们自己进入到其他物体内部的过程”②,这一界定方式强调“反应一投射”和对其他人情感的知觉。

二、“移情”的影响因素

影响移情发展的因素有很多,纵观现有的研究文献资料,研究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人格、依恋、父母教养方式、性别等方面。

(一)人格

在大部分学者看来,移情本身就从属于人格的一部分。人格与移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交集;有关人格与移情关系的实证研究大多数在儿童的气质与移情、人格与移情等层面展开。

Eisenberg等人也考查了儿童的努力控制与移情性反应的关系。研究结果证明,表现出了更多的同情反应的儿童,通常是在努力控制上得分较高的儿童③。

Victoria Del Barrioh等人考察了移情与“大五”人格理论中“经验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aversion)”、“亲和性(Agreeableness)”、“情绪不稳定性(Neuroticism)”等五个人格因素的关系。研究表明,移情与宜人性、尽责性和开放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④;移情与情绪稳定性不存在相关⑤。

(二)依恋

日常用语中,“依恋“指的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里,双方对对方都有非常强烈的情感并且为了维持这种关系而竭尽全力去做很多事情。譬如亲戚之间,爱人之间,师生之间,都有可能是依恋关系。

发展心理学意义上的依恋(Attachment),经常被限定在特殊人物之间的关系,并且反映关系独特特征的特殊现象,主要指的是婴幼儿和照看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亲密而持久的情感关系。依恋是儿童社会化反应的开端,起始于生命的最初几个月。

因为移情本身就是人际交往的一部分,而依恋也属于人际交往的范畴,所以依恋和移情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关系。研究表明,婴儿在早期形成的依恋,会对他以后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鲍尔贝(J.Bowlby)早在1951年就报告了一些过早离开父母、因而未能在早期形成依恋关系的婴儿的状况:不能很好地与他人相处,怕冒险;常常感到不安缺乏最基本的信任感,这些症状是非安全依恋型的表现。

而随后的Bischof-Khler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依恋与移情的关系。结果证明,大部分非安全依恋的儿童未能表现出移情反应,而那些做出移情反应的儿童往往是那些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也就是说,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与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相比,前者的移情反应水平要高。

Joireman等人考察了成人依恋与移情之间的关系。他们采用Collins和Read的成人依恋量表(Adult Attachment Scale)和Davis的人际关系指数(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对134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中的亲密感和信任与移情中的移情关心和观点采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⑥。

(三)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其言传身教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项研究采用四种条件:榜样乐善好施、非常自私、口头上富有爱心行动却没有、行动上富有爱心口头上却没有,以考察榜样的不同言行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不管榜样的口头表现如何,只要他行为上乐善好施,慷慨助人,儿童长大以后的利他水平就较高;只要榜样在行为上自私小气,拒绝提供帮助,儿童长大以后的利他水平就低。换句话说,能对儿童利他行为产生影响因素的是父母的行为而非说教。由此可见,成人在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时候,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做表率是非常重要的。

(四)性别

回顾以往的研究历史,我们发现关于性别对移情的影响作用,研究结论其实并不一致:有的研究表明,性别与移情无关;而同样有研究结果显示,在他人不幸的情绪反应层面,移情反应中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且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在人们的朴素观念中,女孩通常比男孩更喜欢帮助别人,更喜欢表达关怀与慷慨,但研究表明,婴儿的利他倾向并没有性别差异;虽然女孩确实比男孩更多地表现出同情或担忧的面部表情,但在说出同情经验、安抚他人的意愿和分享方面,男女之间也没有性别差异;在某些方面,男孩甚至比女孩更乐于助人,如积极的援助行为等。

Darrick & Farringto(2006)对363名青少年的研究发现,女生在认知移情和情感移情两个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可以看出,不同的性别在移情方面是有差异的⑦。

三、结语

综观国内外对移情的研究,可知国外心理学家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纵观现有的实证研究过程,无论是研究人格因素、依恋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因素,还是研究性别因素、遗传因素、同伴影响因素等方面,其研究对象大多都是儿童和青少年,成年人作为被试出现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

第二,移情可能不光受到某一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它更可能会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所以我们在研究影响移情因素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综合考虑个体内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进而形成一个多维度的整合模式研究,以探讨各种因素对移情直接或者间接的施加外力作用,从中找出影响移情相对重要的因素。

注释:

①转引自J.G.赫尔德:喀里贡[M],126.

②转引自Tichener,A textbook of psychology.New York:Macmillan,1924,447.

③转引自Eisenberg, N.,& Okun,M.A.The relations of dispositional regulation and emotionality to elders’empathy-related responding and affect while volunteer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6,64,157-183.

④转引自Victoria Del Barrio,Anton Aluja &Luis F.Garcia.Relationship between empathy and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in a sample of Spanish adolescent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4,32(7):677-682.

⑤转引自Victoria Del Barrio,Anton Aluja &Luis F.Garcia.Relationship between empathy and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in a sample of Spanish adolescents.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4,32(7):677-682.

⑥转引自Joireman,Jeffrey A.,Needham,Tami Lynn,Cummings,Amy- Lynn.Relationships between Dimensions of Attachment and Empathy.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1,3(3):63-80

⑦转引自Darrick Jolliffe,David P.Farrington.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Basic Empathy cale.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6,29:589-611.

参考文献:

[1]王景英,盖笑松.小学生对不同类型情感的移情水平发展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3).

[2]常宇秋,岑国祯.6~10岁儿童道德移情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2).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600.

[4]Shari K.Young,Nathan A.Fox,& Carolyn Zahn-Waxler,The Relations Between Temperament and Empathy in 2-Year-Olds[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6,35(5).

上一篇:独立学院学生参加体育舞蹈课动机的研究 下一篇:对《小狗包弟》中两处文字的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