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移情 第14期

时间:2022-07-25 11:03:37

摘要:移情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审美范畴,在美学中占有这很重要的地位。古今中外对其都有相关方面的研究和阐述,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中还专门的对移情说进行了梳理和研究:移情就是把自己的感情移动到物体上去。

关键词:移情说 朱光潜 美感

最初采用“移情说”一词的是德国的美学家费肖尔(R.Vischer)。美国的心理学家荻庆纳(Titcher)把德文的移情译为empathy ,朱先生在《文艺心理学》中对这一词汇进行了解释:照字面看,它的意义是“感到里面去”,这就是说,把我的情感移注到物的里面去,从而可以分享物的生命。关于这一理论,黑格尔的“艺术对于人的目的在让他在外物界寻回自我。”这句话已经隐喻移情说,后面在经过洛慈(Lotze),到了立普斯那里,移情说成为了美学上一条最基本的原理。立普斯以移情原理为中心,在他的《美学》一书中对审美经验作了系统的论述。他指出,美的价值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价值感,移情是审美欣赏的基本前提,他把移情区分为:一般的统觉移情,给普通对象的形式以生命,使线条转化成一种运动或伸延;经验的或自然的移情,使自然对象拟人化,如风在咆哮、树叶在低语;氛围移情,使色彩富于性格特征,使音乐富于表现力;生物感性表现的移情,把人们的外貌作为他们内心生命的表征,使人的音容笑貌充满意蕴。在同期发表的《移情、内模仿和器官感觉》一文中,他指出:审美的享受不是对于对象的享用,而是自我享受,是在自身之内体验到的直接价值感。这种审美体验是产生于自我的,而与被感知到的形象相吻合。所以,它既不是自我本身,也不是对象本身,而是自我体验的对象形象,形象与自我是互相交融、互相渗透的。在这里享受的自我与观赏的对象是同一的,这是移情现象的基础。在审美观照中,对象的活动使人唤起了一种自我的意向,但是它又消融在全神灌注的观照中,为对象的活动所取代,由此使人获得了相应的满足。其心理机制并非观念的联想,而是由内模仿和运动感的中介作用产生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人合一”之说。天人合一就是指:在审美的过程中,我与物在相互的凝神观照中,排除自身的利害关系和其他的因素,仅仅专注于对方,从而达到一种平等对话,相互交融的境界。亦即,我和物之间除开各自的观照物之后,别无所有,于是在不知不觉中,由物我两忘而进入物我同一的境界。此时,没有主客体之分,主体即客体,客体亦主体。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独;庄子的朝、见独,都是告诉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从而进行审美观照并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朱光潜先生以古松为例来进行解释说明:看古松看到聚精会神时,我一方面把自己心中清风亮节的气概移注到松,于是宋俨然变成一个人,同时也把苍老劲拔的情趣吸收于我,于是人也俨然变成了一颗古松。朱先生用这种现实中的例子很清晰明白的阐述了移情说。其实,现实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当我们碰到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物时,我们便会不由自主的停下来驻足观望,当我们足够聚精会神时,我们仿佛也变成了物,物仿佛也变成了我们自身,我们与物变相互欣赏、相互品味,此时,无我无物,有我有物,物即我,我既物。就像“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通俗一点来讲就是: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是我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这个里面也是有着移情作用深入其间的。就像我们知觉外物,常把我们自己所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而移情作用是外射作用的一种,这样便使物变成一种在物的状态。

“移情作用”就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这是一个极普遍的经验。当你忧伤难过时,天上明亮的月亮也突然间变得冷冰冰的了,一切很平常的事物诸如花鸟草木都在因你而叹气凝愁,仿佛他们也在伤心难过。当你高兴、快乐时,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会因你的快乐而变得多姿多彩,就连那一株最平凡的小草,也因为你的快乐,而被注入了勃勃的生机,变得比以前更绿更苍翠了。朱光潜先生写到: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可以点头。柳絮有时“轻狂”,晚峰有时“清苦”。并举陶渊明爱菊为例: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高洁。从上面的几个实例看,我们可以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着密切联系的,朱光潜先生认为: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他接着解释到: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并对美感经验做了一个解释:美感经验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对于这个解释朱先生从欣赏自然美、欣赏艺术美、书法等三个方面来进行举例说明,从而得出两个结论:一、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朱先生举花为例:比如一朵含露的花,在这个人看来只是一朵平常的花,在那个人看或以为它含泪凝愁,在另一个人看来或以为他所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谛。这样的感觉,可能我们大部分都能感觉和知觉的到。朱先生总结道:因我把自己的意蕴和情趣移于物,物才能呈现我所见的形象。我们可以说,个人的世界都由个人的自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这就是朱先生,他能在很平凡的事物中,见出很深刻的哲学道理、人生道理、美学道理;二、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

上述的论述中,我们对于移情说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移情就是把我的情感移注到物的里面去,从而可以分享物的生命;对于,移情和美感的关系,我们也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中总结道:移情作用与无我同一虽然常与美感经验相伴,却不是美感经验本身,也不是美感经验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朱光潜.无言之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退休收藏怡康乐 下一篇:论社区民警的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