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8 05:59:51

网络资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没有详尽的教学内容供学生参考,而且英语阅读能力对学生英语的基础要求很高,对于刚接触到英语的初中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学生的阅读能力差主要体现在词汇量不够、语法掌握不扎实等原因。随着网络资源合理运用于教学中的广泛普及,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先进的阅读学习平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网络资源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合理应用

阅读是人的基本技能之一,它有着对世界、社会进行了解的功能,也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方法。在英语这门语言学科当中,阅读占据了较大比重,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初中英语考试中,阅读题目的分值占总分的百分之三十左右。但国内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阅读更像是在教学中被孤立的个体,没有融入到教学体制中,而网络资源的应用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

1. 网络资源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作用

现如今,计算机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运用互联网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已经非常普遍。与此同时,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也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育方法的局限性,进一步引导了教育体制、观念、思想等方面的改革。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经历了很多的发展和创新,从最早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发展成今天的互联网辅助语言学习,这项技术的发展创新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由此可知,网络资源的应用对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有着多元化的作用,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型的学习平台,还为学生了解社会和世界提供了机会。

2. 网络资源的应用方法

2.1 为阅读提供大量的素材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掌握更多的词汇。阅读能力是一种有着硬性要求的能力,对天赋等条件的要求不高,只有通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才会有所提高。但是现在的英语阅读教学无法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素材,难以帮助学生能力的提升,这也表明了当前英语阅读教育存在的局限性。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在互联网中的使用尤其广泛,所以互联网对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推动作用是很显著的。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可以自行选择阅读内容,可以选择与课堂知识相结合的,也可以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无论学生选择哪个方面的内容,都会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英语信息,因为使用的是互联网这一媒介,与书本上枯燥的知识相比更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解答释疑为主,保证学生高效的阅读质量。通过这种方式的阅读学习,学生不仅掌握、积累了大量词汇,还接触到了地理、社会、历史等一系列人文知识,真正实现了课内学习课外积累两不误。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牛津英语7A《Unit 5 Let’s celebrate》 Reading教学时,在课堂导入时,结合课文的内容,此章节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的节日Halloween,因此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关于万圣节的英语介绍,比如西方人是怎样度过万圣节之类的图片,提供给学生阅读,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不仅巩固了课内知识,还了解了课外知识,达到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增长见闻的双重目的。

2.2 利用网络资源的鲜明特点

传统的英语教学仅仅依靠教材,因此学生没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到英语。个别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会通过看一些英语刊物来学习英语阅读,但是这对于初中生来讲是很难得的,同时也没有得到教师相应的指导,只是学生的自愿行为,学习效果也可想而知。但是,互联网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利用网络资源这一鲜明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到英语的机会,再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牛津英语八年级上下册《Unit 8 Natural disasters》教学时,教师结合课文的内容,在课前为学生下发任务,以此课文为例,教师可以下发关于“Natural disasters”的阅读任务,布置学生搜集关于历史上对于人类来说较大的灾难有哪些,在何时何地发生的,学生可以在课后自己上网找到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在理解了之后将资料的主旨记录下来,拿到课堂上进行发言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的练习,既可以完成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又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而且还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 总结

网络资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这个平台的使用不但积极响应了国家创新性综合性教学的号召,也起到了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率作用。

[1] 周慧.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封层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D]. 苏州大学, 2011(01).

[2] 马爱华.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1(25).

[3] 黄艳荣. “以导引学 以练促学”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2).

上一篇:高考英语听力能力培养及应试策略 下一篇:如何提高英语阅读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