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32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18 04:08:03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32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评价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2例临床资料。结果 置换后随访5~42个月。疗效按照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优20例,良12例。术后未发生假体脱位、松动及下沉等并发症。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可作为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和交通、建筑业的发展,其发病率在逐年增高。保守治疗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手术内固定因高龄患者多为粉碎性骨折,且严重骨质疏松,术后极易发生髋内翻、短缩畸形等并发症;人工关节置换术能使患者早期下地负重行走,解除卧床困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可作为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主要方法。河南省平顶山第二人民医院从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采用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32例,疗效显著,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75~94岁,平均794岁。24例行走摔伤,8例交通事故伤。根据Evans分型[1],Ⅲ型19例,Ⅳ型13例。本组采用的双极人工股骨头包括北京爱康人工关节、北京普鲁士人工关节、北京蒙太因人工关节、美国强生Depuy人工关节,均采用骨水泥型置换。

12 手术方法 在硬膜外或全身麻醉下进行,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暴露转子间骨折块和关节囊,转子间完整者,可沿小转子上08~12 cm处截骨;转子间粉碎者,直接取出股骨头颈和游离骨块,按要求截取部分小转子和股骨距,将大小转子骨块复位,重建股骨距,用钢丝捆扎固定,有利于术中前倾角的判断,也增强假体的稳定性。术中注意保留臀中肌、髂腰肌附着点。按现代骨水泥技术扩髓、清洗股骨髓腔,置入远端骨水泥塞,用骨水泥枪注入骨水泥,根据术前模板测量的结果置入合适的股骨柄假体,要求其前倾12°~15°插入骨水泥髓腔内,确定假体股骨头的中心与大转子顶端在同一水平线上,在骨水泥凝固后安装股骨头假体试模,试行复位。然后通过比较腿与腿的长度、shuck实验、稳定试验等进一步判断肢体长度、患髋周围软组织张力及关节稳定性。通过反复测试及调整,比较双下肢等长满意后,最终选择合适型号的双极股骨头假体置入。

13 术后处理 术后患肢保持外展、外旋位,应用抗生素、抗凝等药物。术后第2天可下床扶助行器行走,以后逐渐加大活动量。

2 结果

32例患者均进行了近期随访,置换后随访5~42个月。疗效按照Harris评分标准评定[2],优17例,良12例,可3例,优良率为934%。由于随访时间较短,未发生假体脱位、松动及下沉等并发症。

3 讨论

31 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方式的疗效比较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易致肺炎、泌尿道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同时因骨折端不稳定,可发生髋内翻、肢体短缩等畸形。因此患者在手术耐受的情况下应积极手术治疗,以获得稳定的复位和早期功能锻炼,减少长期卧床造成的病残率及死亡率。

动力髋螺钉系统符合髋部生物力学要求,且有动静力加压和张力带作用,能达到坚强内固定的目的。但缺点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等。对于高龄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粉碎骨折,患者本身骨质疏松严重,螺钉对骨的把持力不足,导致螺钉切割股骨头,造成髋内翻、肢体短缩等并发症。髓内固定系统有:PFNA、PFN、Gamma钉等。其优点是髓内固定,力臂短,不破坏骨折段血供,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但技术要求较高,缺点是髓内钉不易插入或螺钉锁定困难、近端螺钉切割股骨头和远端应力集中致骨质劈裂等。因此,对于高龄老年人骨质疏松严重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失败率大为增加。据报道手术失败原因依次为复位程度、骨质疏松、年龄[3]。

近年来国内外有人主张早期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他们认为,该手术能迅速恢复患者的功能,早期负重行走,减少长期卧床所至全身并发症,有效地防止髋内翻,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有的学者认为要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只有在严重骨质疏松不适合行内固定治疗者以及内固定手术失败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才是一种不错的选择[4]。本组32例高龄(平均794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骨水泥型置换治疗,患者术后第2天即可下床站立,扶助行器行走,以后逐步加大活动量。避免了因长期卧床或反复手术造成的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

32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注意事项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术前准确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治疗现有伴随疾病达到能耐受麻醉及手术打击,是手术安全的保证。②术者应具有熟练的关节置换技巧,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同时,尽量缩短手术时间。③股骨转子间是在大、小转子区,是股骨干与股骨颈的交界处,其后内方为股骨距,也是承受应力最大的部位。股骨转子间骨折因骨折线涉及大小转子而失去对假体的环抱力和支撑力,因此术中重建大小转子特别是重建股骨距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5]。术中注意保护髂腰肌与臀中肌,避免髋关节软组织平衡遭到破坏。④术中应用骨水泥前通知麻醉医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同时最好使用低热量、低粘度的抗生素骨水泥。⑤术后早期、系统及规范的关节康复训练,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总之,人工股骨头置换可作为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主要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Fung W,jonsson A,Buhren V,et al.Classifying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the proximal femur.does experience matter? Med Princ Pract,2007,16(3):198202

[2] Harris WH.Traumatic arthritis of the hip after dislocation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treatment by mold arthroplasty. An endresult study using a new method of result evaluation.J Bone Joint Surg Am,1969,51(4):737755

[3] 管国平,杨业林,王华,等.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失败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4):305307

[4] 蔡小强,邹天明,陈广祥,等.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对比分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19):16021605

[5] 左进步,余磊,梁宏伟,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的比较.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52):97749777

作者单位: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第二人民医院骨外二科

上一篇: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一篇:年青恒牙冠折后牙髓活力保存方法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