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司法独立中法官独立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2-08-18 02:10:31

对司法独立中法官独立的一些思考

【摘 要】司法权独立、法院独立以及法官独立是构成司法独立的三大要素。法官直接参与审判活动,其独立性是支撑司法独立进而实现司法公正这一最终目的的基础。实现并确保法官的独立,其重要性自不必赘言;然而法官独立所涉层面之广,如何合理地进行制度设计,值得一番深思。

【关键词】司法独立;法官独立;监督;制度保障

一、司法独立中法官独立的概念

法官独立是构成司法独立的三大要素之一,《司法独立世界宣言》将法官独立分为身份独立与实质独立两个层面:身份独立即保障法官职位的条件和任期以确保其不受外来干涉;实质独立,即法官在实际履行其司法职务时,除受法律及其良知的拘束外不受任何干涉。i

法官独立,通常认为是指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不受任何外界的不当干涉。这里的干涉,包括来自行政、立法之同一层面的国家权力的干涉,司法体系内部如上级法院以及同级法院非承办案件的同事者的干涉,以及审判组织内部如合议庭其他人员的干涉。而“不当”则强调这一干涉的不合法性,这意味着被法律所认可的监督行为是被允许的。而有学者将法官内心的干涉性也予以考虑,提出外部独立和内部独立都属于法官独立的要求。“外部独立是指法官不受任何外界之干涉,内部独立则是指法官不受自我之干涉。” ii这种来自法官内心的干涉,指法官作为普通人所拥有的不利于其进行公正审判的情感,如偏见、激情、野心、个人信仰等等。其认为,作为法官,“必具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大无畏的精神,加上丰富的学养,才能独立于自我之外,不受自我的干涉。”iii

二、法官独立需要监督

在探讨法官独立性的保障之前,需认识到绝对的独立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在最佳的环境下,“社会规范、压力、时事和社会结构都会强有力地代替法官作出一项决策,这些社会规范通过法官的思维折射出来”iv。其次,绝对的独立意味着排除一切监督,如此带来的结果并不是司法公正,而是司法腐败、司法权滥用和失控。最后,法官独立乃至司法独立,并不是司法的最终目的,而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手段。独立,必须伴随着相应的监督与约束,典型如司法问责制的设立与保障法官独立制度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二者是一对互补的制度(institutional complementarity),必须同进同退。没有问责制的司法独立保证不了司法公正,而不独立的司法使得问责制也无法实施(因为判决实质上不由法官做出,法官也就无法负责)” v。

三、法官独立的制度保障

如何保障法官的独立,需要法律进行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予以保障。笔者认为,要保障法官处于一种独立的状态至少应考虑以下几点:

(一)法官的权力维持

法官的权力维持,就是指法官一经任命,其权力即为恒定且不可被随意改变或剥夺。由于法官只有在其权力恒定的状态下才可排除对审判外因素的顾虑,因此,权力恒定是权力得以充分行使的前提。保持法官权力的恒定,就要给予法官在其任期内的司法权力以稳固的制度保障。具体而言,一是法官权力的终止事由须有宪法及法律的明文规定;二是法官权力的终止、暂停必须按照特定的程序。特定,即意味着这一程序必须是严格且审慎的,表现为程序启动条件的苛刻与罢免案通过的高门槛。

(二)法官的职务维持

法官的职务维持,就是指法官职务具有不可调任性。这种特性要求排除对法官的专断性开除,以及对其工作的任意调动。原则上法官不被调任,但出于特定原因允许有例外的存在,比如法院组织的调整,或者法院的管辖地区发生改变等等。

(三)法官的职务豁免

给予法官以职务豁免权,是保障法官独立的关键手段之一。简而言之,法官的职务豁免是指法官不因其所作出之判决(或职务行为)受到追究。豁免职务行为意在为法官创造一个宽松的审判环境,免除其对所作之判决会引起不利后果的顾虑。法官只有在自身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才能摒除审判外因素的影响,以理性的判断与专业的法律思维公正地作出裁判。

此处所言之豁免权,一为司法豁免,即法官不能因其职务行为而遭受个人诉讼方面的困扰。即便该职务行为造成了损害,当事人也不得以法官为被告提讼,而是应以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申请相应的国家赔偿。二为作证义务的豁免,即法官不得被要求针对其职务范围内所获之秘密信息出庭作证。三是法官的追责只能依据法律程序进行,对法官的惩戒不得由行政机关作出。“法官独立审判,即便他们的裁决让政府头疼或违背政府政策。如果法官所作出的判决受到政治因素的控制,并且这个判决的作出足以使他降职、辞退或者转行的话,那么他不是一名独立的法官。”vi

四、结论

实现法官独立需要制度保障,却不止于制度保障。独立性不单单是一种组织结构,它还牵涉到一国的法律文化、法官素质、社会价值取向以及配套的监督机制等等。具体到我国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就要求在推进法官独立的过程中同步推进相关的制度安排,比如法官独立与司法问责;更进一步的,则即是司法独立与反司法腐败。

注释:

i 张, 蒋惠岭: 法院独立审判问题研究[M], 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8. 6. (01): p424. 转引自樊崇义: 诉讼原理[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3: p440.

ii 廖与人: 现行司法制度[M], 台湾: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82: p7-8. 转引自樊崇义. 诉讼原理[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3: p440.

iii 同上: p8. 转引自樊崇义. 诉讼原理[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3: p440.

iv 劳伦斯・M・弗里德曼, 冯静(译): 审判行为与法官思维[J]. 交大法学, 2011(01): p124.

v 康娜: 论我国国情下的最优司法独立度: 一个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 清华法学, 2012(03): p126.

vi 劳伦斯・M・弗里德曼, 冯静(译): 审判行为与法官思维[J]. 交大法学, 2011(01): p120.

上一篇:浅议梁启超的新民伦理思想 下一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学习团队构建及其行为引导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