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古诗鉴赏的步骤与方法

时间:2022-08-18 01:50:28

也谈古诗鉴赏的步骤与方法

【摘 要】古诗阅读鉴赏有其基本的步骤与方法。首先是“疏诗面、理诗脉”,扫除词义障碍、理清构思线索。然后是“入诗境、悟诗情”,感受诗的意象,进而通过联想想象,“诗中赏画”,体悟诗人抒发的情感。最后是“明诗法、品诗味”,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运用等方面探讨诗歌的表达技巧,明确其作用,并抓住关键词句体悟其“炼字’之妙,同时认识诗歌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古诗 鉴赏 步骤 方法

古诗阅读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高考的必考内容,也是教学和复习备考中的难点。学生认为古诗难读难赏,因素固然较多,但不大明确阅读鉴赏的基本步骤,没有掌握阅读鉴赏的基本方法无疑是重要原因。

读通一首古诗,不妨依照下述步骤与方法操作。

一、疏诗面,理诗脉

“疏诗面”是指对一首诗歌的语言文字大致疏通理解。古诗的词义、句法具有特殊性,因大量使用文言词语,给阅读带来困难;又因受格律之限,倒装、省略等特殊句式也不少见;再加上用典,阅读理解的难度就更大了。因此,在阅读古诗时,如果我们善于借助已经掌握的古汉语词法、句法与典故知识,理解就会快捷、准确一些。

“理诗脉”是指理清诗的构思线索,诸如怎样选择写景视角,怎样处理景、情、理的关系,怎样起承转合等等。理清诗脉有助于把握全诗的内涵。

二、入诗境、悟诗情

诗境即诗歌的意境,是指诗歌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的生活图景与诗人主体审美情感融合为一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括客观景物与诗人的主观情感两个方面。阅读欣赏诗歌最重要的就是要置身于诗的境界,体悟诗人之情。

进入诗境总是从感受诗的意象开始的。意象是诗歌中融注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表达。抓住意象揣摩,并将其连缀成诗的画面,进而联想、想象,“诗中赏画”是进入诗歌意境、体悟诗人情感的关键所在。比如林景熙的《梦回》: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诗中描写了“荒馆”、“秋月”、“砧声”、“莲叶”、“沙鸥”等意象。其中的“荒馆”、“月笼秋”展现了秋月惨淡、客馆荒凉的景象;阵阵“砧声”与沙沙的“莲叶声”触动了诗人的愁肠;难以入眠的“鸥鸟”更是愁肠百结、彻夜不眠的诗人的自况。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幽寂、荒凉、冷清的“游子思归”图画,抒发了诗人异乡漂泊的离愁别恨。

古诗的意象具有特定性,这为我们理解诗意、进入诗境、领悟诗情提供了“方便”。如“杨柳”表送别留恋,“红叶”是传情之物;“沙鸥”表飘零伤感,“砧声”代思妇之言;“西风”表落寞惆怅,“江水”喻时光流逝;“鸿鹄”表理想追求,“鸳鸯”为夫妇恩爱;“松柏”表坚强伟岸,“烟雾”即迷惘朦胧——鉴赏古诗必须充分利用这方面的知识积累。

三、明诗法、品诗味

“诗法”即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古诗鉴赏中较为复杂的问题,大而言之,一切可以提高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均可称为表达技巧,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

一是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鉴赏古诗并非仅仅明确何处用何表达方式而已,重要的是必须深入理解这些表达方式的作用,诗中的人、景、事、理、情是怎样有机结合的。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此词开篇便以笼天罩地的气势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山川雄伟、英雄叠出的壮丽画卷中,然后描赤壁雄奇之景,点千古英雄之杰,述统军征战之绩,生物是人非之感,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认真研读此词,我们会发现,下笔描绘壮丽画卷是为“千古风流人物”设置壮阔的背景;写赤壁雄奇之景是为推出千古英雄之杰;刻画周瑜这位儒将的形象既反映了词人对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向往,也反衬出词人当时的不得志。尤其是末句的抒情更是表明了词人由短暂求永恒、于苦闷求超脱的旷达情怀,并将历史之叹与现实之感、英雄之业与建功之志、景与情、人与物都一起上升到哲理的高度,融合为实虚结合、含蓄蕴藉的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抒情是古诗中运用最多、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且多数情况下,诗人的思想情感是借助于景、事、物表达的,相应就有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托物言情、借古讽今等技巧。

二是表现手法,最常见的有象征、比兴、对比、烘托、用典等 手法的运用服从于表情达意的需要,只要对诗中的人、景、事、物、情、理有了准确而明确的认识,对各种手法的作用也就能深刻理解了。

三是修辞运用 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古诗重要的表达技巧,它不仅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表达效果,而且跟诗人传情达意、形成诗歌特点、体现诗人风格都有紧密联系。从表达技巧的角度探讨修辞手法也必须将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与诗歌的表现对象、诗人的思想情感结合起来理解鉴赏。

“诗味”在这里指的是诗歌语言的韵味,“品诗味”应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炼字”艺术。古人作诗讲究炼字,一首诗往往会因一个或几个字炼得好而境界全出,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齐己《早梅》诗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中的“一”,用数词表现梅开之早;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的“轻”实写船行之快,虚写心情轻松愉快;王安石《晴景》诗句“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中的“纷纷”形象的描写了蜂忙蝶乱的情景,侧面表现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这些字都是最能体现诗人匠心、传达诗人情感的精“炼”之字,这样的字也往往成为一句诗或一首诗中的“诗眼”。二是语言风格。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有的朴素自然,有的婉约细腻,有的含蓄委婉,有的清新明丽,有的幽默讽刺——认识诗歌的语言风格有助于对诗歌思想情感及表达技巧的鉴赏。

作者单位:湖北宜昌市第十八中学。

上一篇:高中语文教学“语文味”缺失初探 下一篇:牵住断句的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