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语文味”缺失初探

时间:2022-01-22 03:04:53

高中语文教学“语文味”缺失初探

【摘 要】当今语文课堂仍充斥着太多非语文的现象,致使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语文味缺失的境况中。究其原因,有方方面面。其一,高中语文的教与学,完全异化为机械化模式化操作,语文味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夹缝中难以左右逢源。其二,中国语文界历年来对于“语文”二字的具体阐释争议不休,语文味在语文学科性质的模糊性中挣扎。其三,语文味在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缺失中变味。其四,语文味在学生功利思想的浪潮中被淡化。

【关键词】语文味 缺失 原因

所谓“语文味”,从内涵上说,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在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从外延上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文本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语文味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这是提出“语文味”这一教学理念的程少堂先生对“语文味”的界定。我个人认为,语文味是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一节语文课,或者说,来构建一节语文课,核心是要将语文课的情味、美感、文化积淀和生存智慧给激发出来,展示出来,让学生真正体味到语文的魅力。

这些从理论的角度似乎无懈可击,可是,当今语文课堂仍充斥着太多非语文的现象,致使语文教学一直徜徉在语文味缺失的境况中。究其原因,有方方面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成因做一点深入探究。

一、语文味在应试的夹缝中变质

高中阶段,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团团转。曾经有一段时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何为“名师”、“优秀教师”?那就是对考试大纲吃得最透彻的,对应试技巧把握得最到位的,所教的学生由此取得了高分的教师。可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考分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语文课堂的中心自然也不在“语文味”了。老师满堂灌,学生拼命记笔记,语文的教与学,完全异化为机械化模式化操作,语文味当然缺失。

如今,我们虽然也高举着素质教育的大旗,轰轰烈烈地推行课改,但我个人认为,语文教育改革的最大困扰依旧是高中学段面临高考的关隘。新课标的“评价建议”虽针对当前考试的某些弊端,强调了评价的过程性、多元化及差异性,但是,它却回避了教育评价最“刚性的”需求——甄选功能的公平性。新课程改革如果创造不出新的语文考试模式,语文改革就很难成功,我们当前面临的语文教学现实就难以改观。于是,现实逼着我们扭曲着去解答这个难题: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侧重于素质教育,高三则全面进行应试教育。这个举指似乎合情合理,既满足了高考的刚性需求,又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软着陆。但事实上,这多少有着自欺欺人的味道。

首先,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即使高一高二的课堂,也时刻瞄准了高考的方向与动态来突破;高三就更不用说了,面对“题海”,作为语文教师,要替学生来解剖、放大、显微各类题目,还要再掰口喂食,课堂语文味的变异也就在所难免。

其次,面对频繁而来的统考、会考,教师的教学只能是“戴着脚镣手铐跳舞”。本来,文学命题就应是多解多元的;可是考试中,要的却是推理出一个“万法归一”的答案。孰不知文学语言毕竟不同于数学符号,允许有多种阐释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如此一来,语文味能剩多少?

再次,学生在各门功课的高考的压力之下,真正用来学习语文的时间又占了多少呢?作业都是草草了事,更别提课外的阅读量了。课外的阅读量太少,积累自然就不多,语文素养又怎么能提高呢?课堂语文味的提高又谈何容易?其实,我们高中语文教师,面对阅读甚少、写作甚微的学生,面对工具书基本不用、口舌基本不动的学生,对问题的症结不能说不明白,却只能是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夹缝中向左走向右走,左右为难。

二、语文味在语文学科性质的模糊性中众口难调

我们知道,中国语文界历年来对于“语文”二字的具体阐释争议不休,时至今日,很多人一谈到语文教学改革,就张口闭口的谈语文学科的性质、方法、内容等,仍然在追问“语文”究竟是“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孔夫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是诸多语文教育者在学术界关于语文这个概念各执一词的思想基础。但对于语文的“学科性”问题过于敏感,往往牵制了我们许多精力,反而影响了对语文教学许多迫切问题的思考、分析、实践以及评价,有点得不偿失!于是,我们经常能看到,一堂语文公开课上下来,关于语文课的真味,对于课堂的评价,专家们都有一套自己的“语文”标准,公有公的理,婆有婆的道,语文味的度无论向左走向右走都异常地众口难调。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曾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分别是:

“虚”: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

“闹”: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而造成“假主体行为”;

“杂”:把“人文性”当成标签到处贴,致使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

“碎”:零敲碎打,置语文内容的整体性于不顾;

“偏”:重视“双基”,进行接受学习,弱化学生主体性。

这个总结让我们非常鲜明的看到:老师在把握语文课时,有的重“语”,有的重“文”,有的又在创新上左右失据,将语文课视为T台走秀,走过场,套模式,热热闹闹却徒有形而失去了语文的真味。这也总结出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因为在“语”与“文”之间度的把握难有统一标准,致使语文味无法左右逢源,在学科性质的模糊性中显得众口难调。

其实,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定位,虽有专家说“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和稀泥是二元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堂好课,有语言的积累品析,有情味的把握,有审美的渗透,有智慧的激发,即使只有其中二三,亦是一堂有味道的语文课了。

三、语文味在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缺失中变味

上一篇:师生共同成长中的作文教学 下一篇:也谈古诗鉴赏的步骤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