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校企联动教育平台建构

时间:2022-08-18 11:11:33

基于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校企联动教育平台建构

摘要:区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坚持地方政府为主导、地方企业为主体、地方高校为辅助参与的三结合方针,特别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环节最重要载体的地方高校及企业,必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政府主导功能作用的发挥及其自身教育优势,建构出更有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关键词:高校;企业;联动;培养平台

作者简介:熊燕(1972-),女,浙江丽水人,丽水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浙江?丽水?32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丽水市2011年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地方高校参与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课题编号:LB201113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7-0054-02

在当今大力提倡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建构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多数量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被视为中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最重要环节的高校和企业,开始考虑如何以教育联动方式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此,必然在综合分析两种教育类型联动本质及关系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教育运作规律,力求铸合成一种新的社会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一、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认知及校企联动教育平台解读

校企联动教育平台,顾名思义,是指地方高校与企业响应所属区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革新要求,以互相联动的方式综合双方特色教育优势所打造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视野下,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平台其必然要具备以下新的特征与本质:

1.高技能人才培养知识要素的聚合平台

所谓高技能人才,即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基此而言,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以高技能的知识和实践要素为支撑才能实现,地方高校和地方企业必会以联动的方式综合各自教育优势,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所需要素的聚集平台。地方高校和企业经由多年的发展积淀,存在着体现自身特色优势的教育资源,如地方高校丰富的传统理论基础知识、完备教学设施、科学的实验设备、丰富的师资力量等。企业同样积淀有地方高校所不具备的高技能人才创新知识要素,如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前沿的实践性知识及其隐性知识、各式各样的实践性岗位。若要合理优化配置这些知识要素并使之体现出社会价值,高校和企业必须以教育联动方式聚集这些要素,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要素的聚合平台。

2.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运作平台

校企联动教育平台的建构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运作平台,必要打造出特殊教育形式和特色教育优势。其特殊教育形式体现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打造出一种虚实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实体化教育即为以地方高校和企业大学为具体教育运作实体的实体化教育形式,而虚拟教育即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实体教育及虚拟教育的结合汇聚了地方高校教育、企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三者的教育优势,既能体现教育平台实体化运作优势,又可使现代信息技术功能得以充分发挥,藉此实现两种教育类型之间的优势互补及其和谐共处。校企联动教育平台的建构必然考虑高技能人才培养运作中所必需的开放性教育运作机制、灵活性人才培育方式、联动性教育运作体制等等,从而成为高技能人才培育的教育运作平台。

3.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价值体现平台

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有着如下关系: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运作基石,而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的价值体现。首先,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的社会价值体现平台。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作为一种结合了地方高校、企业特色优势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为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体现出不菲的社会价值。其次,校企联动教育平台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知识要素的价值实现平台。高技能人才培养要通过高技能理论知识要素传授体系和实践知识要素运作体系才能使其价值得以实现。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以灵活的运作机制、丰富的知识资源、开放教育方式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要素价值实现运作平台。最后,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学术研究拓宽上升空间。现如今中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发展水平尚处于初步阶段,学术研究成果集中在经验层面总结及对国外学术成果的翻译介绍,校企联动教育平台建构提供了立足中国各经济区域发展现实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现实案例。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构问题诉求

地方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若要实现基于校企合作的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的建构及良性发展,必要解决以下问题才能满足其建构诉求:

1.诉求之一:有效加强三方教育服务的互动与合作

地方政府、高校、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三方教育服务互动与合作,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保证。现有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一直以校企合作为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忽视政府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主导作用及服务功能。特别是高校和企业忽视解读地方政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所制定的培养基本方略及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规格,不明晰政府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提供的政策,导致政府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主导作用不明显,服务功能体现不凸现。同时高校、企业与地方政府沟通机制、为政府制订教育政策提供信息服务的机制运作不畅。此现状必然导致地方高校、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服务政策利用不畅,造成培养目标缺失,延缓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构进程。因此,如何有效加强三方教育服务服务与合作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构首要解决的问题。

2.诉求之二:科学统筹高校之间办学的互助与配合

不同层次的地方高校是建构系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实体基础,主要构成主体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目前,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旧采用各自为主的运作机制,办学互助与配合统筹机制不科学。特别是如何有效整合课程模式、教材设计、教学方式应用、教育组织和师资队伍建设参与人才培养的机制建构不健全,导致不同层次的高校不能充分利用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划分不同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区间,实现人才合作培养。因此,如何系统整合区域内地方高校办学资源,以建构系统的校企联合作联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是地方高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上一篇:基于电力行业标准的继电保护专业建设研究与实... 下一篇:建模法在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