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讽刺

时间:2022-08-18 07:51:53

【作者简介】

中文译著《第22条军规》封面

约瑟夫·海勒1923年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的一个犹太家庭。二战爆发后,19岁的他便应征入伍成为美国空军的一名投弹手。在军旅生涯中他共执行过60次飞行任务。海勒驾驶着飞机在枪林弹雨的天空中战斗着,可以说与上帝咫尺之遥,但他却随时都有性命之忧,这使得上帝的真实性变得模糊起来。究竟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战争使得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相互屠杀,人的尊严与生命在爱国主义的虚幻照耀下似乎没有了价值。这正是我们自身境遇与生存现状的永恒悖论。基于对战争的切身经历与感悟,海勒于1961年发表了长篇小说《第22条军规》,并因此书一举成名,最终成为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作品往往取材于真实生活,探究社会重大主题,揭露当代社会中使人饱受痛苦与折磨的异己力量,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他的创作往往是从超现实而不是从写实的角度出发,经常以夸张的手法把生活漫画化,表现了一种和写实性质的真实完全不同的真实。

一、海勒式黑色幽默的历史文化背景

20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带领人们从愚昧走向文明,帮助人们摆脱了基督教的束缚,进入了理性的殿堂,让人们享受到了理性王国的美妙,但逐渐的人们却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弊端——为了满足个人的物资需求,人们变得贪婪无比,尔虞我诈。在此背景下,非理性主义开始盛行。尼采、柏格森、弗洛伊德等人的哲学观念开始被大众所接受,人们开始用非理性的想象、本能和直觉来看待事物的存在。人们对非理性的追捧,在二战期后达到了顶峰。在战争中人们见证了理性的科技成为了生灵涂炭的帮凶以及人们兽性的表演。残酷的现实,让人们看清楚了所谓的理性是多么的虚无缥缈,进而开始信奉荒诞不经以及非理性的人生哲学。

正是在这种非理性的文化思潮的推动之下,黑色幽默艺术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典范应运而生。诞生于法国的黑色幽默艺术在美国得到了繁荣与发展是有其深刻文化根源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进入美国,并在二战后,得到了普遍的接受。正当人民大众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与物质文明的便利之中时,一些敏感的有识之士嗅到了一丝悲凉的气氛。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他们看到了信仰的缺失与理性的泯灭。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社会运动此起彼伏,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无法抵制的悲凉,使人们易于接受代表悲观的存在主义哲学。出于对存在主义哲学的回应以及非理性文化思潮的影响,黑色幽默在美国得以生存发展。黑色幽默映射出美国社会的荒谬,而正是美国社会现实孕育出了这粒种子——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是历史的缩影,同样它也在印证着历史。

二、海勒式黑色幽默的特色

约瑟夫·海勒式幽默,即黑色幽默艺术缔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模式。它借荒诞取代了一般喜剧的诙谐,用般无奈的苦笑取代了喜剧观众的开怀大笑;它以独特的荒诞性取代了一般悲剧的严肃性,用绝望的傻笑取代了悲剧的伤痛。黑色幽默激起人们的笑声,来展现真正的悲与无奈。这种艺术重新界定了悲剧与戏剧的固有定义,改变了二者的传统特征,使其由对立面可以相会转化,互相融合,混为一体,以悲表喜,以喜传悲,把本来相互矛盾的关系转化为表里的关系,最终使得令人无奈的悲痛至极变为荒唐的开怀大笑,而开怀大笑传达出的其实是无奈的伤悲。

黑色幽默艺术作品通常不会以传统的极度痛苦或死亡作为结尾,而是以人们陷入慌张、不安、绝望无助来结束。这一点说明了黑色幽默艺术已从传统的关注情节的结尾模式转向了注重挖掘人物内心感受的结尾方式。黑色幽默艺术中的笑声,所表达的其实是对理性精神本身所显示出来的漏洞和荒谬性的讽刺。这其实说明了理性自身成了被质疑、讽刺、挖苦甚至否定的目标。从这种笑声中,我们可以品味出黑色幽默特有的反传统美学特点。这种笑声的本质是苦的,是悲的,是一种绝望的无奈。用笑来表现悲,悲以笑来传达,它冲破了悲与笑的固有定义与界限,实现了笑就是悲,而悲就是笑的独特艺术效果。

三、《第22条军规》黑色幽默的不朽传奇

这部小说虽然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空军的一个飞行中队为题材,但实际上并没有具体描写战争。它的真正目的正如海勒自己说的那样,“在《第22条军规》中,我也并不对战争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官僚权力结构中的个人关系。”(《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汪玲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106页)其实,所谓的“第22条军规”是一个虚构的但又无处不在的东西,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像浮云一样漂浮不定,像梦幻一样瞬息万变,一会命令这个,一会又限制那个。它有无数项内容,它对一切领域都生效。很明显,这样一种具有无上权力和任意性的军规是官僚统治集团制定出来的,是一种 “有组织的混乱”和 “制度化了的疯狂”的象征,集中表现了军事官僚体制灭绝人性的本质。这部小说之所以能够一鸣惊人,成为当代美国文学的不朽之作还因为海勒在艺术技巧上的创新。作者摒弃了现实主义传统创作方法,一方面采用了“反小说”的叙事结构,即一种类似戏剧的“人物展览式”的结构,只用叙述、谈话和回忆来推动情节发展;另一方面运用想象力使事件和人物发生扭曲,一切都是那么的荒诞不经,滑稽可笑,以此来博得读者的凄然一笑,并且让人们在哭声中不得不去回味,去思考。海勒运用了大量的象征的手段来表达自己对世界、人生、事物的看法,其中寓有深刻的哲学思考。这篇小说其实就是一部晦涩离奇的当代寓言:“看起来胡搅蛮缠,其实充满哲理,因为只有高度理性的人才能充分注意到事物中非理性成分。”(《解构的文本——海勒和余华长篇小说研究》,褚蓓娟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73页)这部小说自问世以来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已成为美国社会压迫制度、专制势力的象征。“第22条军规”也作为一个词语进入英语语言体系乃至世界语言,被人们广泛的使用,成为“进退维谷的状态”或“无法摆脱的困境”的代名词。

结语

黑色幽默艺术并非如一般喜剧具有理性的批判意识,而是在渲染世界的荒谬性,讽刺非理性规律制约下的人类社会,传递出对人类理性完全绝望的感慨。黑色幽默艺术在展现理性的同时却又表现出其自身的荒谬性。在这样的怪圈、悖论的环境之中,对理性思维的可靠性进行不断的挑战,黑色幽默把理性的荒谬性和它自身的弊端,从本体论的角度进行剖析得出的结论是,世界原来就是荒谬的,非理性的,即使在这期间,有理性的存在,那么它自身固有的荒谬与理性也无法被摆脱。

上一篇:要重视和加强公民日常生活道德建设 下一篇:情景语境与电影对白语篇的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