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痴迷的京剧艺术

时间:2022-08-18 07:32:02

令人痴迷的京剧艺术

我痴迷京剧艺术,钟爱京剧事业,京剧能陶冶人的情操、磨练人的意志,给人以取之不竭的美的享受。

我出身于梨园世家,爷爷、奶奶、母亲都在过去戏班里唱戏,爷爷唱武生、母亲唱青衣,在河南、六安等一带是很有名气的挂牌演员。我从小就耳濡目染地受到京剧艺术熏陶,只要听到京胡那悦耳的琴声,就被那奇妙的音律所吸引,那悠扬的皮黄曲调,深深震撼着我幼小的心灵。

人们常说,京剧是一座五彩斑斓的艺术宫殿,入门很难,但只要你一旦深入其中,就会被它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所“迷惑”。提起京剧,人们都知道唱、念、做、打,而这唱念做打里有着无穷的奥妙却是难以用言辞能尽述的:京剧的唱腔,一字一韵,一板一腔,韵味无穷;生旦净丑,各有各的唱法,各显各的风格,各展各的奥妙,更令人称绝的是,同一行当的唱腔,通过不同名家的口,又唱出许多流派韵味来―――你看老生继三鼎甲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之后,又涌现出小三鼎甲;前四大须生之后,又有后四大须生出来;继四大名旦之后,旦行里又独树一帜地凸现出深受人们热爱、令人陶醉的张(君秋)派艺术。京剧的念白有韵白、京白、方言等多种,与唱相比,虽有四两与千斤之别,但这“四两”却有拨千斤的神奇魅力。京剧中人物的引子、定场诗,以及剧中人那悠扬起伏、铿锵跌宕的来言去语,那一句叫板、一声哭泣、一声欢笑,把人物的悲喜心情用艺术化的语言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美极了!至于做,亦即表演,那青衣、老生的庄重沉稳,那花旦的活泼俏丽,那净行粗犷豪放的工架,那丑行的幽默诙谐,各具风采,各行当人物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各显特色,各具风采、各展神韵。说到武戏,京剧各行中都涉武。武行在台上所展示的翻打腾挪的场面异彩纷呈,往往令台下观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三岔口》中刘利华与任堂惠的摸黑打斗,虽然舞台上灯光依旧,但演员们打斗表演真如在黑夜中一般,维妙维肖,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十八罗汉斗悟空》中打斗各有各的打法,各展其艺、各尽其妙、各不相同,寓打斗于幽默、诙谐的情趣之中。《盗仙草》、《盗库银》、《泗洲城》中的打出手,那武旦各有各的看家本领,各显各的不凡身手,在激烈的打斗中,或踢、或挡、或在转身翻腾之中把从各个方面刺来之枪一一地反“刺”回去,或在数枪并发之时,武旦手脚并用刹那间令数枪齐返,满台的红缨枪飞舞,更显演员的功夫奇特。令人叫绝的是那关肃霜还练就了以靠旗杆打出手的绝活来。那绑在人身上的靠旗杆,可不比人的手脚,但关肃霜却令靠旗杆也一似自己手脚般地灵巧、自如,挡回之枪,“弹”无虚发、毫无闪失之虞。除了唱念做打外,那京剧演员身上穿的行头,头上戴的饰物、盔帽,脸上画的色彩、脸谱……程式多多,学问多多,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京剧是任何一个地方剧种都不能比拟的国粹艺术,京剧艺术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菜希特戏剧艺术在世界上被并称为三大表演体系,令国人引为骄傲。

我十三岁那年,父亲带我投在著名武生演员丁永利之子丁宝珊名下学艺。十五岁考入合肥市青年京剧团学习铜锤花脸。在前辈艺术家金鸿山等恩师指导下,进步较快。78至84年,我多次自费进京报考中国戏曲学院,其中三次被录取,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七年的艺术生涯,我饱尝了学艺的艰辛,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但我无怨无悔。因求学心切,85年我再次报考中国戏曲学院,终于如愿以偿地走进了这所令我神往以久的高等戏曲学府,得到了最好的深造机会。在校期间,我师从赵荣欣、马名群、马名俊、孙元意等艺术家,并得到著名表演艺术家袁世海老师的口传身教。在京学习期间,只要有好的花脸戏,我都力争去看。曾记得一个寒冬的晚上,北风刺骨,为看一场李长春老师演出的《姚期》,我穿了件破旧的黄大衣,依偎在剧院门口等退票。从艺以来,我扮演《将相和》里的廉颇获省戏剧大赛一等奖,87年扮演《锁五龙》里的单雄信获省最佳演员奖等等。诸多的奖项,更加鞭策着我对艺术的高追求。今年上半年应中国京剧院邀请,我在京演出了《铡美案》获同行及观众的一致好评。最近又一次应邀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奚派传人张建国合作演出《赵氏孤儿》,以袭派独有的唱腔魅力和苍劲有力的表演身段,把魏绛这位赤胆忠心的大将风范展现于舞台上,博得了观众阵阵掌声。我深知,那是京剧的神韵和无穷的魅力在感染吸引着他们。历史剧中廉颇知错就改,相如的宽怀大度,包公的耿耿正气,程婴、魏绛的赤胆忠心都是京剧艺术的永恒经典,它使京剧艺术在人们心灵深处拓展出一片宽广的天地,也使我们的人生感悟更加明了地在京剧戏曲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我痴迷京剧。我发现无论是传统戏还是现代戏,那皮黄声腔、那演员的一招一式,都给人以美的享受。正是这些优美的唱腔和身段,把人物性格内涵刻画得维妙维肖,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里李勇奇的“这些兵……”一段二黄散板,以困惑不解的心情,唱出了他内心深处的复杂心态。再通过剧情的发展,又以一段激情奔放的情绪唱出了脍炙人口的“早也盼,晚也盼……”把这场戏推向了高潮,也把李勇奇这个人物粗犷、善良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观众能在历史人物身上感受今天的时代脉搏,也能在现代戏人物的身上感受出新的时代精神。不管是历史人物还是现代京剧人物,都是历代京剧艺术家们在继承、发展、创新过程中孜孜以求,不懈探索、不断攀登、锲而不舍,才积累了京剧表演艺术的浑厚功力。京剧丰富的表现手法,感人的情感宣泄、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鲜活突出的人物性格,让人观后痴迷、陶醉、学唱,在京剧艺术的殿堂里留连。

京剧唱念做打的艺术都来源于生活。从民间艺人的口头说唱到专业剧团艺人利用民间的故事戏曲再在民间广为流传,不断锤炼、升华,逐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只要我们认真研究传统戏和现代戏的任何一段曲谱、唱腔;任何一个角色的一招一式,就不难发现其中的每一句唱腔、每一个细小动作,都达到了见人、见情、见巧、见美、上品味的境界,难怪这么多人如痴如醉地迷恋我们的国粹―――京剧。

上一篇: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下一篇:孤独与梦幻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