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享受识字的快乐

时间:2022-08-18 05:30:57

让学生享受识字的快乐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和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

一、巧妙激趣,快乐识字

兴趣是学习之师。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正在发展和做事没耐性这一特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以下几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

1 借助色彩,区别形近字。课堂上我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的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汉字“桃、跳”时,将两个字的偏旁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便强化学生对汉字“桃、跳”的记忆。

2 利用生字转盘,复习形近字。如教形近字“晴、睛、清、情”时,我利用生字转盘,将这些字偏旁进行变换组合。生字转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强化了学生对字形、字义的记忆。 ’3 借助动作,实验演示。如识记“灭”字时,先用火柴点燃一个纸团,然后用一小铁板向下一压,火就灭了。这样通过动作实验演示,学生兴趣盎然,不仅记住了生字的字形,而且了解了其义。

二、演练结合,复习巩固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表演,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索、主动的求知,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享受成功的乐趣。因此,在复习巩固生字时,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形式:

1 猜字谜。如“告”字:一口咬掉牛尾巴。“春”字:三人日下去春游。“来”:米上加横竖出头。

2 做游戏。游戏的形式很多,我们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例如:“找朋友”――若干个音节放到若干个生字中去,各自找出自己的伙伴;“换衣服”――给一个字连续换几个形旁,让其余同学分别读其音、释其义,讲其用(造句):“当医生”――出示含有错别字的词句,让学生扮医生诊治其“病”。

3 竞赛法。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把各种练习寓于竞赛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如:“识字擂台赛”。

三、利用资源,轻松识字

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招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都是儿童识字的活教材。可以引导孩子专门准备一本剪贴本,把自己收集到的商标、卡通人物名称、广告语等剪下来贴在本子上,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交流,识字成了一个创造的过程。同时定期举行各种主题的识字交流活动课,如“我喜欢的一句广告词”、“我家附近的店”等,搭设平台,为孩子提供展示识字成果的机会,形成一种“越认越识”“越识越认”的良性学习规律。

四、寓教于乐,活动中识字

教育心理学认为,保持和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因此根据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的特点,用“趣”构建识字教学的组织形式,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通过编儿歌、讲故事、猜字谜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汉字。如教学第六课《胖乎乎的小手》一课中的“喜”字,用猜谜语的形式出现,老师出示谜面:“一口吃掉十颗豆豆”。学生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猜出谜底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个字。在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为生字编字谜、编儿歌,这既是对生字的巩固,也培养了学生正确拆分字形、正确认识汉字形体特点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如在教学第15课《夏夜多美》一课中的“趴”时,一名学生说他可以编个字谜“八只脚”。整个课堂形成一种和谐、轻松的气氛,学生在平等、愉悦的情感状态中学习,其乐无穷。

总而言之,在识字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做到让学生识字于无形,让学生识字于有意,那么,便能改变学生“苦学”、“厌学”的现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和巩固知识,让识字成为一种真正的乐趣,从而达到“我要学”、“我爱学”的境界,而教师也乐得轻松、自在。

上一篇:抓住教与学的矛盾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下一篇:教学中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