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乒乓球运动员平原地区比赛训练的技术分析

时间:2022-08-18 04:04:28

高原地区乒乓球运动员平原地区比赛训练的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1-000-02

摘 要 为提高高原地区乒乓球运动员平原比赛、训练的质量和水平,本文对高原地区乒乓球运动员平原比赛进行技术分析,结合高原、平原地区空气密度的不同,以及对人体移动、球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旨在提高高原地区运动员平原比赛的运动成绩和水平。

关键词 高原地区 乒乓球运动员 平原比赛 技术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普及,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世界各国的体育科研工作者对乒乓球高原训练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体育科学研究表明,高原缺氧环境对提高运动员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对于长居于高原地区的运动员如何去适应低海拔地区的比赛,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乒乓球大国,在我国乒乓球有着相当高的竞技水平,在国内较高竞技水平的省份都集中在了海拔较低的东部地区,而对于西部的高原省份的乒乓球的竞技水平却不是很高。

在高原进行乒乓球训练,由于空气密度小,球体受到的阻力小,故球的飞行速度明显快于平原,这对低海拔地区乒乓球比赛影响极大,再加上平原有的地区较为潮湿,球台的反弹力受到影响,球着台后显得快、低、飘。这就加大了在低海拔地区运动员处理球的难度。如果不加强对空气密度与乒乓球运动这种特殊联系的研究,高原地区运动员低海拔进行乒乓球训练和比赛就很难达到现代高水平要求。

二、低海拔地区空气密度对乒乓球训练的影响

(一)给人体动作带来的影响

由于低海拔地区空气密度大而导致球的飞行速度减慢,从而给运动员的动力定型带来两点变化:一是击球前所准备时间加长,使正常的摆臂幅度受到限制。要适应这一情况,必须增大手臂和身体部分的摆幅,充分做好准备动作,保证良好的身前击球的位置;二是在用相同力量击球,球的初速不变的情况下,低海拔地区球速在空中飞行时小于高原球速,要增大击球力量,才能防止球下网,所以击球时要加快挥臂速度,加大肌纤维的收缩速度,以增强击球时的爆发力。高原地区的运动员挥臂幅度普遍偏小,显得拘挛,力量较轻,球质也差,这正是高原运动员平原比赛的致命弱点。

(二)球速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肌肉收缩是在神经系统指挥下进行的,而肌肉收缩的快慢和动作幅度的大小又会反过来在神经中枢的相应区域引起对应的兴奋强度和持续时间。高原地区运动员到平原比赛时发觉打不重、打不走时,若保持原有的挥臂幅度和挥臂速度,则达不到高水平的要求,若拉开动作或加快摆速度来加强发力,则势必使神经兴奋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大大的超过长期在高原形成的那种条件反射。这种新的神经兴奋强度和持续时间又短时期不能与大脑皮质的各区域和肌体和各系统建立有机的、协调的联系。这种超限的兴奋,会使大脑皮质的兴奋扩散,导致许多不该兴奋的区域也兴奋起来,它又会调动那些不该参加某一运动的肌肉参与到某一运动中去,从而破坏了肌肉的协作关系,由于自我对抗,出现动作僵硬、不协调、不准确,甚至整场比赛的失败。

(三)球速给人体移动带来的影响

由于同一力量的击球在高原的球速大于平原,这就给人体的反应和位移带来了新的困难。平原地区可以采用大范围奔跑的练习内容,在平原训练时,可以把两张球台拼在一起打多球,让运动员练范围奔跑步法,可在高原却很难实现,必须缩小范围和降低质量,由于这些内容的实现不能保证,运动员在这些方面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受诸因素影响,在高原所出现的看着球跑不过去或因跑过去的距离超出正常范围而难以回位的情况是大大多于平原的。

三、解决方法

(一)上位解决法

首先必须测出各高原球速比平原快的比例,才可把平原的基本站位从这个比例上向前上步以赢得击球前的准备时间和球的飞行距离,保证挥臂的幅度和发力,也保证了神经中枢的兴奋强度和持续时间。

在贵阳,海拔1060米,若采用在密闭气压仓里实验所得到的数据,用某一特定力量攻球,其打出距离比北京长20公分,那么我们攻球时就可以把站位向前上位20公分,即可达到预期的目的。当由正常上位后,同一力量攻球命中率明显提高,所以根据来球的轻重和自己发力的大小去决定上位的多少,将是主要判断依据和今后要进一步过细研究的 重要问题。这一点的正确使用,将使肌纤维的预拉长和神经中枢的兴奋强度以及持续时间得以可靠的保证。

(二)加强球的旋转成份

采取了上位解决法后,球质和命中率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但是仍有一些球频频飞出界外,发现有如下原因:(1)当力量加大后,对方回击的反作用力也随之增加,至使回击出界。(2)由近台退至时,只是保证了在近台的正常挥臂发力,而运动员则常常发力的条件反射,使打出距离又加长了,(3)有许多球并非存在要上位发力的问题,如下旋球、力量轻和动行速度慢的上旋球、高吊弧圈球等。这类球前进力小、运行慢,运动员完全可以在正常位充分挥臂。所以要加强球的旋转成份,才能有效的保证球的良好运行弧线,控制缩短球的打出距离,采取这一措施,将使高原运动员利用旋转方面超过平原运动员,这一点尤其有利于反胶球拍的运动员。

(三)增大抛射角

乒乓球运动属于抛射体运动,因而遵循抛射体力学的原理来解决打出距离的长短也是行之有效的。尤其是正胶运动员,制造旋转来缩短打出距离受到一定的限制,故要特别注重从抛射角上去打窍门。

当击球角度为仰角时,在同一角度内,击球力量越大,打出距离越长。所以,为增长打出距离,当力量增大时,则要相应的增大抛射角,反之亦然。当击球角度为俯角时,力量对打出距离的影响大大减小。如某一俯角固定时,击球力量的加大只能使球沿着这一角度所指向的对方台面着台点成直线运行,而不会因球力量的加大使打出距离加长,导致球飞出界外。由此推理,击球时尽可能选取到最高点抬高手位等,争取到俯角发射,高原球速对打出距离的影响将可以降低到最低点,这是特别值得重视的。

(四)增大动作、增强力量

通过对高原、平原地区空气密度对乒乓球运动的影响可以看出,与高原地区相比,平原地区的球速变慢,除了以上的解决方法外,在同一条件下,增大击球时的动作和力量也是提高平原地区比赛水平的重要应对措施。增大动作和击球力量,可增长打出距离,这就有效的避免了平原地区乒乓球飞行速度慢的问题。所以,这两点的正确使用,要求主动的成份较 大,这也是平原比赛、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能够在比赛、训练中对各项技术的发挥起到不可缺少的衔接作用。

四、结论

要想进一步提高高原地区乒乓球运动员,平原地区比赛的成绩和水平,就要充分考虑乒乓球运动的特点以及高原、平原地区空气密度对球速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下相应的解决方法:采用上位解决球速减慢的问题;增大抛射角;增加球的旋转成分;增大动作,增强力量等几个方面来提高平原地区比赛的击球质量,从而有效的提高在平原地区比赛和训练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乒乓长盛考》研究课题组.乒乓长盛的训练学探索[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吴焕群.中国乒乓训练原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

[4] 张红玲.当今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发展趋势[D].北京体育大学.2006.

[5] 过家兴.运动训练学[M].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6.

上一篇:对我市进队运动员科学选材浅析 下一篇:实心球在核心力量训练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