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18 02:43:02

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肢解美文,割裂上下文联系,缺乏对课文整体把握,致使学生学习起来味如嚼蜡,或理解有失偏颇。课改以来,这种现象确实已很少见,但许多教师往往把“整体把握”理解为初读课文后浮光掠影的概括内容或谈感受,究其原因是广大一线教师对“整体感知”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策略缺乏研究和探索。笔者在此发表拙见,以期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一、整体感知的理论依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2.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的整体性,而整体性也是我们直觉思维最显著的特征,直觉思维从认识过程的开始就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因此我们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策略,从直觉思维出发,从整体感知入手。

3.文章学认为:“在文学创作中,认识、情感、意志、思维以及想象是合一的。”要感悟作者的本意,阅读者应从整体上把握作品。

二、整体把握的主要内容

(一)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旨

1.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张志公先生归纳了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的两项内容:①“文章主要说了件什么事情,作者说了什么问题?”②“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为了什么目的而写作?”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文体性和背景性的知识为前提。小学课本中古诗文和名家作品尤其需要这类前提知识。

2.整体把握课文主旨。所谓主旨,是指文章表达的基本意思和中心思想。阅读叙述性文章,应整体把握记叙描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说明性文章,应整体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事理;阅读议论性文章,应整体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意图;阅读古诗文,应整体把握诗境和作品的情感。

(二)初步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

感情基调与课文主旨密不可分,课文的主旨规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初读课文最好能适当了解作者本人和创作背景,教师最好能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整体把握思想感情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文章有不尽相同的情感体验,也是正常的,但教师要加以引导,不能放任自流。课文的感情有隐有显,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理解,但感情仍然有一个基调,因此,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必须从课文出发。

(三)领会作者的思路或文章的脉络

张中行先生曾言,思路是“流动于脑中的意念”。通俗地说,思路是作者的思索和行文时思想发展、前进的线索。思路体现在文章中,就是文章的脉络;落实在文字上,就是结构框架。只有了解全文的思路脉络,才能准确把握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张志公先生说到了解思路的方法时说,初读文章要考虑“文章主要说了几层意思,前前后后的几层意思是怎样的关系”。在整体把握的教学环节里,只要了解文章有哪几部分组成以及各部分间粗线条的联系就可以了,至于各部分细微处及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留待深入分析课文时再去梳理。

(四)领略文章的风格和神韵

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小学语文新教材所选的古今中外作品,大多情意浓厚,文辞优美,构思绵密,语言富有情感和哲理,或再现人类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或凸显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美”的因素。因此,在解读和鉴赏这些文学作品时,教师自己要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挖掘文章的各种美;然后在阅读教学中先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领略文章的风格和神韵;再引导学生欣赏美,领悟美的内涵。这不仅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对人文归属的要求。

三、整体把握的培养方法

首先,教师要抛弃传统的从字词句到段落层次再到篇章结构的教学方法,而代之以从全篇着眼的重感悟的整体把握的教学模式;其次,要让学生懂得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字词句段是文章整体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整体中去理解部分,增强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意识,养成整体把握的习惯;第三,多问问学生“读了文章后知道(感受到、收获到)了什么?”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1.读前猜测,读中验证

美国学者本·琼斯认为:“阅读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猜读的作用。”猜想阅读,极易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往往急于验证自己的思维,因而读课文的目的性更明确,阅读速度更快。猜后联想和想象的内容与审读课文得出的内容形成认识差,这认识差将成为质疑和解疑的起跑器,并激发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吉春亚老师在执教《呼风唤雨的世纪》时,就是让学生“猜想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爷爷会为我们写什么”导入的。然后让学生通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再来证实猜想。这样,课文的写作思路也就一目了然了。

2.另拟标题,分析比较

给课文另拟标题,并不是因为原来的标题不好,而是让学生在深入阅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另拟标题。既然是另拟标题,就不能和文章的原标题相仿,这就必须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选取不同于原题的角度,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如教完肖复兴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后,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另拟一个标题。学生纷纷说出《叶老替我改作文》《难忘叶老先生》《爬山虎在我心》等比较贴合文本主旨的标题。这时,教师再让学生整体观照课文,把自己所拟标题与原课题进行分析比较,不仅让学生领会到课文借景抒情的方法,还体味到作者在简洁朴实的文字背后所抒发的真挚的感情,升华认识。

3.概括内容,把握文脉

概括是把一个个部分综合成整体,对事物的概貌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整体感知课文的根本,所以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尤为重要。如教《清平乐·村居》时,教师让学生找出词眼,大多数学生把眼光落在“醉”和“喜”字上面,两相比较,就会发现“喜”字更高一筹。接着,教师请学生整体通读,把握诗境,发现词人喜环境优美、喜夫妻恩爱、喜两儿勤劳、喜小儿无赖,一个“喜”字,浓缩了整首词的内容和精华,村居生活分明是一幅画,一首歌。再让学生参读辛弃疾有别于该词的以慷慨悲壮为基调的爱国词作,让学生整体参读,体察诗韵。

4.抓住要点,练习复述

复述不是背课文,而是在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课文的主要情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筛选主要信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同时也能考查学生是否准确地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如《女娲补天》一文,就可以通过复述来检测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教师让学生在熟读课文,记住故事情节和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把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清楚、明白地说出来。师生先共同提炼出故事情节,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再按照“天塌地陷”“求神灭火”“造船救人”“炼石补天”的顺序进行复述。

5.把握基调,反复诵读

通过朗读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直接真切地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这是实现改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的一个有效方法。教师不要用分析讲解代替学生对课文的自主感悟,而要精心设计朗读的层次,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如教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时,教师采用五步诵读法展开教学:读准字音(学习生字)——读出节奏(学会停顿)——读懂内容(疏通词句)——读出感情(领会主旨)——当堂背诵(积累语言)。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解读文本,只有立足于全局,从整体上观照课文,才能挖掘文章的内涵;阅读课文,只有着眼于整体,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才能发现文章的内在美。

(责编 张亚莎)

上一篇:走近丑小鸭 下一篇:例谈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