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点及启示

时间:2022-08-18 02:16:56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点及启示

摘要:双元制是德国独具特色且卓有成效的职业教育制度。本文介绍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优势,分析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最后探讨了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所具有的启示。

关键词:双元制 职业教育 启示

2008年,笔者参加了“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到德国的进修培训。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了德国的职业教育现状,深入理解了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执行情况,学习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整体教学安排、行为导向学、课堂中的教学法和方法论等内容,先后参观了德国手工业行会、西门子职业学校、德国电信培训中心、宝马摩托车生产厂、KIM高级职教中心、IMT高级职教中心,听了实习教师的研讨课,教师专业进修的培训课,观摩了网络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观摩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控制课,与多名学生座谈,参观了培训学校的实训室,切身感受到了德国职业教育的优势,受益非浅。

一、对“双元制”的理解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与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双元制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部门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向企业申请一个职位,获得企业批准后,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同时就产生了到职业学校学习的义务,然后再到企业指定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即他具有了双重身份:在企业是学徒工,在学校是学生。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企业和学校。

1.国家立法是职业教育实施的基础

在德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并行的两个教育体系,德国通过法律来规范和约束职业教育,如《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手工业条例》《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基本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以及各州的职业教育法等。这些法律牢固地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德国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德国法律同时赋予职业教育证书与普通学历证书同等的地位,德国人最看重的“工作的资格”,绝大多数是靠职业教育来实现的。

2.职业教育资金来源情况

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德国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均参与职业教育的组织与实施,教育经费来源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企业分别承担。如职业学校的经费,由州政府负担教师的工资和养老金等人事费用,地方政府则负担校舍及设备和建筑与维修费用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人员费用;企业的职业教育经费由企业自己负担,企业除了负担培训设施器材等费用外,还必须支付学生在整个培训期间的津贴和培训师的工资等。学生学习期间不仅实行全免费(包括书本费全免),而且还能获取400~800欧元/月的工作报酬。据统计,培养1名职业学校的学生每年平均花费约1.5万欧元。

3.工商行会在双元制中的作用

德国共有80家工商行会的分支机构,各自负责自己领域的培训。在双元制中各行业协会负责企业职业教育的具体管理,主要包括企业职业教育办学资格的认定,实训教师资格的考核和认定,考核与证书颁发,培训合同的注册与纠纷仲裁、以及企业的注册成立等。

4.德国“双元制”的教学组织情况

在德国,国家规定了93个职业大类的340个职业的相关培训条例。按行业规定进行板块式培训,分别在企业、学校、跨企业的教学中心完成,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学生理论方面的知识,技能方面的练习主要在企业中进行,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在跨企业的培训中心的培训获得。各企业根据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制定。它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的前提下,实施文化和专业教育,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每周1~2天的理论学习在职业学校进行,另外3~4天在企业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因此,学生大部分时间的学习是在生产现场进行的,在现场接受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是以生产的方式进行培训,既减少了费用,又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

二、德国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特点

1.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德国职业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师起引导作用,只有在学生活动遇到困难或无法进行下去时教师才进行引导和讲解。每一节课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作为一个集体,根据教学内容,收集相关的信息―做出计划―小组共同决策――执行任务―检查评估―教师评价反馈,这样做既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每个小组要推选一名代表上台讲演,其他小组提问质疑,在激烈的争论中来学习知识,学生学得很轻松;最后教师作点评,教得也轻松。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又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的。

2.采用多种媒体的教学手段

科学研究表明,人接受信息的基础从听看听+看听+看+说听+看+说+动手做(100%),效果是逐步递增的。如果学生光靠听,学习的效果是最差的。德国职业教育中媒体的应用无所不在,教学媒体的开发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德国的教师在教学中尽量运用图表、图片配合文字来展示教学内容,使一些复杂深奥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提高了教学效果。此外还经常利用幻灯机、音视频,各种教具、实物等,以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易于理解和加深印象,提高课堂的效率。他们不强调媒体的现代化,但非常注重媒体的正确合理使用。例如大多数教师都采用PowerPoint,使用的软件虽然简单,但是却非常灵活,且内容丰富;很多德国的教师在课堂为学生准备多种彩色的纸片,让学生把他们的想法和讨论结果书写在上面,贴在展示版上,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通过不同的颜色还便于对知识的分类,这些是很值得我们学习或借鉴的。

3.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德国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是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教学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是入门阶段,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通过猜想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第二是处理阶段,手法采用教师作报告,或者让学生分组实现;第三阶段是练习或者应用阶段,主要灵活应用知识,采用的方法有分站学习、换站学习、带展示的工作小组、心智图片等;第四是检查阶段,可以采用魔力墙、禁忌词等方法;第五阶段是评估阶段,接受学生的反馈,可以采用装箱法。德国教师很注意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很多采用自制EXCEL文件,既有学生的自评互评,又有教师的评价,分别有不同的权重,整个评价过程对学生是公开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时能做到心中有数,这些都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评价时非常注意方式和语言的选择。德国教师不会对学生采用批评的方法,只是指出该学生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不太好,应如何改进;对于比较差的学生通常称为“比较弱一点的学生”。考试的目的性很强,不是难为学生,而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考试,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因此,试题不会超出范围,考前复习目的性也很强,课程的总评成绩非常客观,不过分注重考试结果,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很值得我们借鉴。

5.学业考核的统一性

职业学校培养学生是否合格,不能简单地由学校说了算,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必须接受社会的检验,在德国职业教育的年限根据工种的不同分为3年和3.5年。在1.5年后要接受一次由行业协会组织的第一次全国统考,统考不合格的将取消双元制学生资格;3年或3.5年后还要参加由行业协会组织的第二次全国性统考,统考不合格的不能取得毕业证书,这将意味着没有工作。理论和实操都合格才能毕业,毕业的学生可以获得国家工商业行会颁发的技能证书和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这样才能充分保证教师认真教、学生刻苦的学,且能真正的学到本领。

三、严格的教师入门制度

德国职业教育教师的来源一般是大学工科专业毕业的学生,至少有2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再重新回到学校接受教育学的专业培训,之后要通过2次国家统一考试:1.写论文,2.设计课堂,提交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堂课。只有这两个考试都通过后才有资格成为一名职业学校的实习老师,到学校任教还需两年试用期;2年试用合格后,政府终身雇用,享受公务员待遇,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学校的教师。因此德国的老师在工作时就同时具备了教育学和专业实践双重能力,德国的专业教师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他们还要经常性的充电,跟上时展的步伐,始终站在本专业发展的前沿。这也是德国职业高教育水平的有利保障。

四、思考与启示

德国的“双元制”职教体制是德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我们照套照搬德国“双元制”的作法是不可能的,但“双元制”精神实质很值得我们借鉴。首先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法律来确定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法律来规范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义务和责任,让产业界直接加入国家培训体系,极大地调动了产业界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其次以就业导向,培养目标十分明确,根本目的是为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够“称职”地工作。在我国,学生须先选择专业,学成之后再选择岗位。德国正好相反,学生先选择岗位,取得培训位置,再进行专业学习和培训。

德国学生学习的内容并不深,但是他们所加工的零件质量很高,而我们平时上课讲的内容很深,但很难使大部分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1.师资队伍的选拔与建设

我们的教师大部分是技术类大学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当老师的,在教学工作中学习教学法等基本教学功,少部分是师范类毕业生。这种从校门到校门的履历造成了教师既缺少企业的工作经历又缺少教学的专业知识。虽然国家大力倡导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实践,但是在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和育人任务的压力下,留给老师进修的时间所剩无几,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专业师资整体水平不高,教育理论知识不扎实,专业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对专业师资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考核不到位,专业师资整体水平提高缓慢,严重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2.教学过程的实施

教学的过程要切实做到由浅入深,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课堂教学的目标一定要明确,知识点要集中,内容不宜过宽过深。保证全部学生能学会,部分学生能提高。打破学科体系的观念,引入项目教学法。我国正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其中课程整合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课程整合不应是几门课的简单合并,我们也应设置一些跨专业的课程,让学生在完成一个项目的学习后掌握相关课程的知识。合理利用现有的实训设备,有选择的、有效地将专业课课堂教学推向实训现场,让学生边学边做,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内化程度。

3.教学的考核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只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检测,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学生是否合格由培训学校说了算,根本无法保证教学水平的真实性,若能借鉴德国的经验,由相关行业协会按工种标准要求来组织相关的理论考试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考试,合格的才准予毕业,这样定会大大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使我国的制造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4.强化与企业的联合,实施产教结合

强化与企业的联合,实施产教结合,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同时企业可以根据本身的需求来培训学生,提高了劳动力素质,为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广州市高职教育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的定单式培养的尝试。

上一篇:由行为导向学引出的对高职教育理念与实践的理... 下一篇:浅谈对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