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时间:2022-08-18 01:36:38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所以,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教师要率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学生来实施和落实。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兴趣活动,从而达到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基础教育课程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二、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兴趣是获得成功的第一要素。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要关注学生对“自学数学”的兴趣。只有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才会愿意按照老师的指引去展开自学活动。首先,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一节课的内容不可太多,要给学生留够思考时间,让学生稍加努力就能完成任务。然后,要留足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学的成果,展示的方法可以是学生所喜欢的口述、板演或小组间的评价等,通过他们喜欢的形式激发他们自学的兴趣。对于有些可以动手的问题,比如折纸、剪裁、测量等等,可以布置学生独立或者分小组来完成,然后小组间开展竞赛。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让他们在心里产生成就感。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养成自学的习惯,自学的能力也就会慢慢提高。

三、教师要多一些“爱心”“耐心”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中很关键的一条是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作为教师,要多一些“爱心”。学生稚嫩的心灵需要老师的呵护,特别是学困生。在他答错某个问题时,我们要投给他友善和鼓励的目光,我们不可以给他的错误答案以掌声,但我们可以对他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勇气报以热烈的掌声,让他意识到自己身上也有闪光点,增强自信心。只有这样,他们才敢于与人交流,才有历练自己的机会,得以提升自己的能力,老师也才有机会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点拨。往往学困生的困境不是一时所为,这还需要老师有一定的耐心。比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测量活动”一课时,我就有意安排学困生和优等生一起回顾以前学的各类量之间的单位进率,把他们缺的这一课补上,然后再学习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单位换算。

四、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问题是诱发学生发表个性化独特见解,激发求知欲,培养勇于探索创新的前提。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保护学生的天性,发掘潜能,发展个性。因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养成敢于质疑,勇于质疑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商不变的性质后,我出示的板演题目中有一题是:3500÷30,在学生评价这一环节中,就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质疑。有的说余数为什么是20而不是2?被除数3500末尾的两个0都去掉不更简便吗?等等。此时,我并没有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鼓励板演的学生迎接挑战,他虽然有点吃力但还是把问题说清楚了,在这一问一答中,板演的同学加深了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提问最能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也给大多数学生解了惑,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五、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这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获得大量感知认识,建立表象,以此作为进行抽象知识的支柱。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量体重”一课时,为了易于学生理解小数的性质,我让学生课前准备好同样大的两张正方形硬纸,分别涂出0.6和0.60。课堂上,我让他们剪下阴影部分,进行比较,通过两个阴影部分同样大,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0.6等于0.60,进而推导出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实践证明,这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抽象概括的重要方法。

六、训练语言表达,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工具。一切正常人的思维活动都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的作用是在它的使用过程中得以体现的,语言的运作是人类思维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语言也是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学生,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别很大。有的能独立说明事理,有的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说明事理,有的在教师引导下说明事理还很困难,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给全体学生说话的机会,说错了不要紧,只要大胆说就可以。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善于言语表达的同学,更需要热心鼓励。要形成能力,需要经常性的培养,日积月累。所以,在自主学习时,我经常提醒学生小声说给自己听;在合作学习时,我鼓励他们说给小组成员听;在汇报自学成果时,他们就会很自信、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逐步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

总之,通过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探索,我们初步构建了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自信心,使课堂教学越来越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 河南省永城市第四小学)

上一篇:构建智慧课堂,追求高效教学 下一篇:丰富小学生习作语言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