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学习化学与考试现状研究

时间:2022-08-18 12:36:06

高中学生学习化学与考试现状研究

摘 要: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在其中的影响非常明显。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数差异,许多时候并非智力因素所为。因此,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对考试后的结果进行客观评价,将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有利于降低或者消除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化学学习的负面影响。本文针对当前化学教学中,学生因为非智力因素导致学习困境进行分析,且依据实例分析从非智力因素角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期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试后评价 对策研究 高中化学

化学学科本身偏重于对学生理性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不得不说智力因素非常重要。但是不可否认,从苏教版化学教学现状看,许多知识并非考验学生的纯智力因素,相反许多时候学生考试失分完全是非智力因素导致的。所以对其进行客观分析并找到切实可行的应对改进对策至关重要。

一、当前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所呈现出的非智力因素特点与现状

一些学生片面认为高中化学学科存在较大难度,甚至因为在步入高中之前,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大多比较薄弱。在高中将化学作为一门主要学科,许多学生第一时间还没有正确理解与接受。一般而言,非智力因素可以分为三个简单的层次。第一个层次为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及注意力,这种分层方式主要是排除智力因素而言的。第二层则属于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其可以理解为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情感、学习意志力及学生性格。第三层次是非智力因素的具体成因,其包括成就的动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及个人责任感与荣誉感等十二个部分。实则无论从哪一角度进行分析,学生个人的主观性都是很大的。一些学生在学习与考试中存在问题,并非自己的智力与他人有所差距,而是主观意志上是否愿意不断提升与进取占据了更大部分。

二、从非智力因素角度进行评价与改进的对策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当前高中学生在考试之后所呈现出的试卷答案与分数结果分析,许多学生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较大。为了从主观上改变这种状态,首先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实则是学生情感部分的体现,主要表现为学习的愉悦感、求知欲及价值体现。教师应该通过创建相应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兴趣。

比如以苏教版必修二教材中的习题为例:

现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了3个电子,而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好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请问A和B分别为什么原子?

通过例题不难看出,此题考查的就是得失电子的问题。然而许多学生对这类问题依旧觉得比较棘手,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枯燥地对其进行讲解,并没有找到吸引学生的方法,使得学生从主观上抵触学习。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利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呈现,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中所展现的电子数量及电子变化趋势,最终分析得出结果。

(二)增强学生的学习意志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化学方程式数量相当多。化学方程式实际上是考验学生意志力的重要内容。化学方程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许多化学反应现象都需要依靠化学方程式才能得出相应结果,还对之后的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等起到基础性作用。故而对化学方程式进行记忆,至关重要。

记忆化学方程式并非是考验学生的智力,其考查的是学生的意志力、坚韧性及自制力和自觉性。高中学习中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包括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其中包括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及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及其他反应。只是这些简单且基础的化学方程式就需要学生记忆很久,如果没有强大的意志力,则许多学生必然会功亏一篑。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对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实际上不断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将会有效强化化学学习效果,同时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近些年来,确实有一些考题开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学生不断树立解题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现在许多考题并不是按照课本教材的概念进行照本宣科的照搬,相反其往往更加注重的是对多种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比如:化合物A、B、C都只含有两种元素,且A、B均含有X元素。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为A+BX+C,X是一种单质,由此可知X元素为什么元素。

实际上,这类题解答起来相当容易。只是与物理或者数学学习有相似之处的就是选用了控制变量法,要求在一定条件之下。根据反应方程式可以判断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可以判断出X在A与B之中的化合价显示是正价与负价。X也具有负价,所以其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通过分析,很容易得出结果。但是许多学生因为长期形成了传统的思维模式,认为必须给出明确的反应才能进行推断。这样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学习,也不利于学生思维模式的拓展。教师应该不断帮助学生拓宽思维,通过这样的习题告知学生,实际上化学学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许多知识点都很容易掌握,甚至许多知识都是自己平时已经掌握的内容。以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将有利于学生从学习动机层面改变传统的思维与想法,让学生可以避免焦虑的情绪,增强学习的效果与能力,进而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水平。

三、结语

实践表明,非智力因素往往比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还要大。许多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高非智力水平,降低在学习中出现的失误及减少考试过程中失分现象的出现,避免非智力因素对其的负面影响,从而不断提升高中生的化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徐锦灵.高中数学非智力因素的试后评价方法初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05:22-23.

[2]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教育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4,07:3-9.

[3]王金丽.优、差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0,01:28-32,37.

[4]许远理.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区别[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15-19.

上一篇: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 下一篇:MOOC时代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