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增强技术的伦理矩阵初探

时间:2022-08-18 12:30:21

神经增强技术的伦理矩阵初探

摘要:随着人类对脑科学的关注和重视,层出不穷的技术正日新月异地出现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神经增强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对人类尊严的挑战、存在的脑安全的隐患以及对社会公平的破坏等影响,已不得不让人类社会对其进行伦理反思和政策规制。而伦理矩阵作为在生物技术领域广泛运用的伦理评估模型,能集结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能消除技术壁垒给多元伦理评估造成的障碍。在神经增强技术的发展之初,提出适应神经增强的伦理评估原则,运用伦理矩阵的研究新路径对其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并为相关立法和政策提出可行的建议,这不仅有利于扩大神经增强技术伦理探讨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多角度反思神经增强的伦理问题,也可以防止神经增强的过度l展与应用而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不可逆转的危害。

关键词:神经增强;伦理矩阵;伦理原则

中图分类号:B82-0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7.02.0016

神经增强技术作为一项高新的生命科学技术,着力于对人脑超越功能的开发和创建,神经增强目前已经突破假设阶段,开始植入人类生活。增强神经认知功能的药物手段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能够改善人在中年后的记忆状况的药物,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十亿美元[1]。现今,随着人类生活压力的增大,神经增强还能用于改善神经基础,使被增强者更灵活,改善注意力的重叠结构,工作记忆和抑制性的控制,从而增强人的执行能力[2]。然而神经增强技术的广泛使用引发学术界对增强健康个体的认知能力(如注意、学习、记忆)的规范性和经验上的思考。

神经增强所产生的伦理问题需要在技术的萌芽阶段进行伦理评价和价值考量。伦理矩阵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能够建立比较可靠的价值判断和决策方式,有助于提高新兴技术的伦理评估水平,夯实决策的价值基础。在技术评价和决策过程中,再也不是只有专家对技术的评价和决策提出意见,并确定结果,而是还引入了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讨论、评价以及决策,全面考量和深度评估技术的安全性、社会效应和伦理影响等各个方面,从而展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关注重点、价值判断和伦理决策,并最终确定技术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具体推行的进度[3]。

一、伦理矩阵的两种基本模式

伦理矩阵主要有两种代表性模式:一是TDA模式,二是BUA模式。

(一)TDA模式

伦理矩阵模型的TDA模式(Top Down Approach)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伦理矩阵模型,采用伦理研讨会的形式来进行伦理矩阵的分析,组织与研讨会议题相关的专业人士,通过自上而下的研讨议程,构建伦理矩阵模型。

笔者在此主要采用爱丁堡专家研讨会的案例来分析TDA模式的运行程序。2009年9月,英国针对转基因鲑鱼伦理问题的讨论就是采用这种自上而下的伦理矩阵模型。这个研讨会集结了9个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到伦理矩阵的应用模型中,讨论了转基因鲑鱼中转基因技术的使用及其存在的伦理问题[4]。在TDA的伦理矩阵模型中,专家是研讨会的基础参与者,其中包括海洋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专家、水产养殖产业的产业家、鱼的福利的支持者、政府监管部门的专家等。自上而下的伦理矩阵模型主要分三个步骤。第一步,在对与转基因鲑鱼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组织后,研讨会的组织者会将转基因鲑鱼的相关案例、潜在议题、伦理争议等内容事先发给专家们,并需要专家在开会前对伦理原则的分类以及对伦理问题的反思提供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其中包括转基因鲑鱼对人类健康的利弊、转基因鲑鱼在确认其食用安全性后引发的争议、转基因鲑鱼生长周期短对生态的潜在影响等问题,都需要提前呈现给专家,并要求专家对这些问题提出初步看法。第二步,研讨会的当天,将会设定专门的议程,包括对每位专家提出的伦理观点的倾听,其他专家提出支持或反对意见,根据伦理矩阵框架提出个性化的价值评估,进一步提出讨论后的伦理评估内容,汇总成为专家普遍认同的伦理矩阵内容。例如,针对转基因鲑鱼可能存在的生长周期短而带来的生态问题,每位专家都会对这个伦理隐患发表各自的观点。鱼的福利支持者认为这将损害其他的鱼类,占据其他鱼类的生存空间,而水产养殖产业的产业家将会从产业理论上提出转基因鲑鱼产业化发展能够带来的生态益处,在参与的其他专家需要对这两种观点进行评述,并最终就一种观点达成协商一致。第三步,在研讨会举办之后,还需要邀请伦理专家对伦理矩阵的框架和内容进行评估,并提供政府决策建议,这个步骤是对转基因鲑鱼的利弊关系和其中涉及的伦理争议讨论结果进行评估和政策化的关键步骤。

TDA模式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其参与者是以各行业的专家作为研讨会的主要成员,能够比较客观和专业地提出伦理矩阵模型中的具体内容。这种伦理探讨将会更深入地分析对议题的伦理评估以及潜在价值的考量。在议题的道德合理性上,TDA模式包含了不同评审专家讨论的多样性观点和关键伦理参数。这种结构化的辨析模式,能够使参与的专家通过预定义的伦理价值矩阵模式进行评估和判断,从而确保了伦理矩阵的规范性和专业性[5]。

(二)BUA模式

伦理矩阵模型中的BUA模式(Bottom Up Approach)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伦理矩阵模型。这种模式相较于TDA模式而言,缺乏针对性的指导,主要听从大多数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并在既定的原则中展开伦理探讨。

这里用奥斯陆普通民众使用的伦理矩阵分析模型为例来阐述BUA模式的运行过程。在奥斯陆开展的转基因鲑鱼的伦理研讨会中,运用标准化人口平衡方法取得了70个样本,并在这些样本中根据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动机等不同的要素选择出研讨会的10个关键参与者[6]。参与者需要通过两天的时间来进行整个研讨会的过程。第一天参与者会收到转基因鲑鱼相关案例的所有讨论内容,并提出自己的对转基因鲑鱼相关议题的伦理反思。第二天参与者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对自己前一天针对转基因鲑鱼的伦理争议所总结出的伦理观点进行分析与阐述,并通过与其他参会者讨论和总结的方式得到一个更具有客观性、更能反应大多数人利益和意见的伦理评估内容。在会议结束前,会对这些参与者们所达成的针对转基因鲑鱼的政策性意见进行总结,并与转基因鲑鱼相关的伦理原则一一对应,形成伦理矩阵模型,并依据伦理矩阵内容提供政策性建议。

BUA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参与者以普通群众为主,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它不仅将未来以及后代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相关者,也将其他利益群体的福利研究者也作为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成员。例如,在转基因鲑鱼的伦理研讨会中,存在有特殊的额外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包括鱼的福利发言人、转基因鲑鱼为子孙后代以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发言人等,这些角色是根据不同的考察对象而特别设立的。在初步定义了利益团体之后,伦理矩阵模型也就正式开始进行。正是因为其参与者是与议题密切相关的群体,所以参与者都倾向于将自身的伦理观念作为他们讨论的起点,伦理研讨会的过程也提供了讨论和达成共识的机会,从而能够进一步地细化和完善伦理原则。

(三)两种模式的评价

尽管这两种模式都有其固定的参与者倾向,但两者在各自的评价方式上还是有一些差异,TDA模式是以专家为主而缺乏民主性和多样性,BUA模式虽然有广泛的民众基础,但在专业性上仍然有所匮乏。TDA模式和BUA模式作为两种基本的伦理矩阵评估模型,都有其各自的优劣。

无论是自上而下的TDA模式还是自下而上的BUA模式,都能够通过不同的参与者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来进行比较客观的伦理评价,这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伦理矩阵所不同于其他伦理评估方法的优越性,集中体现在这两种伦理矩阵模型所拥有的体系化的评估框架和广泛化的伦理立场。

但是,这两种伦理矩阵都缺乏一个总体性的结论。同时,这两种模型都没有提供一个量化的依据,即能够将定性的伦理评估内容转化成定量的伦理评估结论。因此,伦理矩阵的评估模型首先是要确立一个能够有广泛利益群体基础的更为细化的伦理评估原则,并确保参与者的专业性和普遍性,对其定性的伦理评估内容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再探析定量的伦理矩阵模型。本文将以神经增强为伦理评估议题,结合两种模式的优点,探究其伦理矩阵模型。

二、神经增强的伦理矩阵模型

神经增强的伦理矩阵模型是伦理矩阵在分析神经增强伦理问题时的具体化运用。基于伦理矩阵的基本模型,笔者从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出发,并依据神经增强的伦理问题提出伦理矩阵中的具体伦理原则,对神经增强的伦理矩阵的操作流程进行阐述。矩阵最初目标是通过对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进行清晰的表达,使得用户能够理解所讨论的伦理问题,通过将哲学术语与能够通俗理解的原则进行更换,为基础理论提供了更能被人们了解的理论分析[7]。神经增强的伦理矩阵分析,正是基于矩阵的特性,结合基本伦理原则,提供利益群体的伦理观念与伦理原则交叉的评估量表,从而获得利益相关者的伦理观念和伦理倾向。我们在此将结合TDA模式和BUA模式的基本形式,为神经增强的伦理问题提供一个两种模式优势相结合的伦理矩阵研讨会模式。神经增强的伦理矩阵将兼具TDA模式中的专业性和BUA模式中的利益相关者的广泛性,在预先形成的矩阵框架指导下,增强参与者的选择广度,不仅是专家层面上的伦理探讨,还要包括普通公众甚至考量未来因素和其他因素等[8]。神经增强的伦理矩阵建构过程具体见图1。

(一)界定利益相关者

神经增强的伦理矩阵最初需要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以多元化为目的,集结能够代表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参与者。只有基于不同伦理立场的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才能够更全面把握技术的伦理问题和各方的伦理态度。伦理矩阵呈现出来的框架能够用于考虑不同伦理立场的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研究技术存在的伦理问题,并提供一个较为全面且客观的伦理评估模式,让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能够表达自己的伦理立场。

(二)初步形成伦理原则

在伦理矩阵的分析模型中,最为核心的环节是伦理原则的选择与建构,且这些伦理原则需要具有普适性的特点,要能最大程度地反应广泛利益相关者的伦理倾向。生命伦理学所确立的四大基本伦理原则包括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尊重自主原则和公正原则,这四大原则作为伦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为伦理矩阵的评估奠定了基础。目前为了细化伦理矩阵的框架,针对神经增强可能产生的伦理问题。将四项原则扩充为五项,分别是安全原则、公正原则、尊重原则、效用(风险与受益)原则、责任原则这五个主要原则来进行神经增强的伦理矩阵分析。

1.安全原则。安全原则体现在神经增强对人类机体的安全性影响。神经增强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对于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副作用具有不可控性。神经增强的药物虽然可以帮助人们短时间内提高注意力,增强记忆力,但是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一些不良的副作用,比如药物依赖、神经紊乱等。此外,神经增强的对象是人类尚未探索完全的人脑,对于神经的作用可能直接会影响到人的整个正常机体,能带来的安全问题很可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具有不可逆性,这都是作为安全原则需要首要考量的内容。

2.公正原则。公正原则首先体现在神经增强作为一项技术,在社会分配上的公平问题的探讨。分配公正涉及到每个利益群体的基本利益,神经增强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在发展和推广初期在社会分配上会存在不公的情况。公正原则评估的是社会成员所应得的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权利,需要运用公正的社会分配原则对神经增强进行考量。其次,是免于胁迫。神经增强的推广及商业化,会使得社会上较为富裕的人群率先获得这项技术带来的技能增长,但是这对于无法支付神经增强高额费用的人来说,神经增强给他们带来了一个人为的不公平的社会。在这种状况下,就应该考量神经增强是否对特定的社会群体造成了胁迫。

3.尊重原则。尊重原则主要体现在神经增强对人的自我和自尊的挑战问题。这是由于神经增强技术是对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挑战过程的取代。个人的努力练习的过程,很可能被使用神经增强药物或药物的他人所超越,这对于个人来说是对自尊的泯灭和伤害。其次,尊重原则还体现在对人类的自主性和自决权的尊重。自主性要求神经增强的使用不能人为地造成不公平的社会环境,使技术选择变为技术强迫,从而破坏了他人的自主性。自决权要求神经增强的利益主体拥有决定自身是否使用,如何使用的能力,包括受到何种待遇和影响,以及对自身将来的发展都拥有决定的权利,是否使用神经增强是不应该由父母决定甚至干扰等[9]。

4.效用原则。效用原则实质就是对风险与受益的评估。效用原则分别强调了神经增强技术可能带来的受益和伴随而来的风险,着力探讨在风险与受益的博弈中,利益相关者对神经增强的伦理态度。虽然神经增强中个人对利益的追求是应该得到肯定的,但是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大化是伦理原则中对利益追求的规定和要求,在这一点上要从社会整体的公平和福利上对神经增强进行考量。在个人追求神经增强带来的利益的同时也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例如药物依赖性等副作用。而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是利益群体最为终极的目标,在这一目标下,神经增强的伦理评估就需要考量利益群体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规避风险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保障自己获得的利益不受损。

5.责任原则。责任原则是指在神经增强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责任主体在其使用和推广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和需要履行的内容。责任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责任主体的界定,只有明确了相关的责任主体,才能明确责任的划分,并确定相应的责任承担。责任主体既包括为了推动人类脑科学进步而进行研究的科学家,也包括为了商业利益而不断推广神经增强产品的生产者等。神经增强技术的风险由谁承担,风险预警系统由谁负责,没有使用这项技术的人是否应该平分这项技术带来的风险,这些都需要责任原则对其进行考量。

(三)神经增强伦理矩阵研讨会阶段

神经增强伦理矩阵研讨会将重点探讨利益群体所关注的神经增强伦理问题及其伦理评估,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是小组讨论阶段,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整合单个利益群体协商一致的伦理观点。在这一阶段,利益相关者将针对神经增强技术的伦理原则进行初步阐述,小组讨论主要是利益群体内部对伦理矩阵的内容继续填充与改善的过程,并通过小组内部的讨论来形成利益相关群体的相对统一意见。例如,对神经增强的安全原则是如何看待的,是否认为神经增强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这种副作用是否会超过其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正面效应等。在这个过程中,利益群体中会有一个充当伦理专家角色的参与者组织研讨会,确保小组讨论的顺利进行。在进行初步讨论之后,小组内部需要安排一个利益群体的代表来总结讨论,并针对神经增强伦理矩阵中的各个伦理原则的内容进行解释和分析,同时需要对群体内部矩阵的道德灵活性和差异性进行统一,形成能够代表利益群体大多数人意见的伦理观点。

其次是大会讨论阶段,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对不同观点进行全新的伦理评价。在大会讨论中神经增强的伦理评估不再只停留在单一利益群体的伦理观点,而是探讨每一群体在面对神经增强伦理问题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立场,并结合神经增强所涉及的其他利益群体的利益关系的考量,作出一个全新的伦理评估。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代表都需要发言,总结其所在的利益群体对神经增强的伦理原则的认知和态度,并由研讨会的所有参与者提出意见,小组代表认真听取其他人的分析,并与小组的其他成员提出该利益群体所代表的新观点和新评价。这个讨论的过程是整个伦理矩阵研讨会的关键环节,因为在这个环节中,利益相关者的代表们会根据其他群体的意见产生新的认知,也会有更为客观的认识。在这次分析之后,研讨会的每一成员都需要重新对神经增强伦理矩阵的模型进行一次修正和完善,形成更进一步的伦理评估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利益群体需要表明他们对神经增强伦理原则是保持原来的态度、支持、反对还是未受任何影响的实际观点。通过对全新态度的整理获得决策的依据,这也是在测量参与者的伦理观念变化的过程。这种场景是能够呈现出多元化的观点,最终得出一个多元观点集结的神经增强的伦理矩阵的初步模型。

(四)神经增强伦理矩阵的形成阶段

在进行了研讨会讨论后,每一利益群体对神经增强的伦理问题和伦理评估都持有较为全面且系统的观点,通过小组讨论环节能够实现利益群体内就神经增强的伦理评估达成一致,而在统一讨论的环节中,又能通过对各利益群体诉求的充分了解,更宏观地提出神经增强的伦理评估内容。至此,就可以根据伦理原则和各利益相关者的伦理评估内容分别形成横纵交叉表,将所有研讨会中得出的伦理评估根据原则和人群一一对应填入交叉表内,形成直观的伦理矩阵。根据这一伦理矩阵可以对比出每个利益群体就不同的伦理原则的考量,对神经增强持有的伦理态度。将不同伦理态度之间的比较和差异进行整合,以获取其中的共性之处,选出具有倾向性和一致性的伦理评估内容,作为指导神经增强伦理矩阵的管理和决策依据。

(五)神经增强伦理矩阵的评估与政策建议阶段

最后阶段是神经增强伦理矩阵分析的评估与政策建议。神经增强的伦理矩阵在研讨会的结束阶段需要进行最后一个重要的程序,即伦理矩阵的评估。评估阶段是对神经增强的伦理矩阵内容、各利益群体的意见、细化的伦理原则等进行评估。这个阶段要求结合伦理原则的核心内容对各利益群体所提出的伦理观念进行整合。在对伦理评估的过程和内容进行评估和反馈后,才能判定这次伦理矩阵研讨会是否客观反应了利益相关者的伦理诉求,能否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

三、结 语

神经增强伦理矩阵的分析模型目前只处于定性的模拟阶段,在研会的正式开展之后,通过大量的参与者样本,能够获得将定性模拟转化成定量的量表数据,从而获得总结性的伦理评估观点,给出观点明确且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政策建议。定量量表的模式,即是将这里的伦理矩阵通过加权的原则,将积极的和消极的伦理影响进行数据的表达,从而确定利益相关者对于该原则是选择尊重还是侵犯。加权的得分显示为负就是强烈的侵犯原则,加权得分显示为正就是表示强烈尊重原则,得分的数值范围能够成为一种判断伦理态度的手段,从而建立对应的伦理观念。当然这种简单的计算对伦理原则的坚持和反对是存在着功利主义倾向的。因此,在缺乏可靠的权重标准的时候,伦理决策的能力仍然只是基于用户的道德判断。这也是在神经增强伦理矩阵在提供政策建议时需要着重考量的内容。

政府的政策制定也是基于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数据,神经增强的伦理矩阵分析方法就是一个能够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意见的良好方法。政府政策制定不仅需要注重科学家等掌握一手技术信息的专家意见,还要注重作为行为主体的消费者的公众意见,这就要求政策制定过程中有多元化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每个利益群体都不能被群体之外的人代替,这是政府在针对神经增强技术进行政策制定时需要着重考量的内容。除此之外,政策制定还应该考量技术对政府、社会和个人等产生的不同影响。神经增强不仅会对个人产生重要影响,其推广和使用也将导致社会公正问题和不稳定因素的出现。因此,从伦理矩阵的结果判断能够帮助政府更快地作出反应机制,但是为了减少损害,政府应该更为全面地探讨这项技术所产生的广泛影响,从而在执行过程中保证这项技术能够更大地造福人类和社会,减少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后果。

[⒖嘉南]

[1]Forlini C, Schildmann J, Roser P, et al. Knowledge, Experiences and Views of German University Students Toward Neuroenhancement: An Empirical-Ethical Analysis[J]. Neuroethics, 2015,8(2):1-10.

[2]张 鑫,胡新和.药物神经增强的伦理问题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1):12-14.

[3]雷 毅,金平阅.伦理矩阵:一种技术评价工具[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3):72-76.

[4]雷 毅,金平阅.伦理矩阵方法在转基因技术评价中的应用[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0-55.

[5]Voget-Kleschin L. The Mepham Matrix and the importance of institutions in food and agricultural ethics[M]. Netherlands: Wageningen Academic Publishers, 2012:89-94.

[6]Tangen R. Balancing Ethics and Quality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 Ethical Matrix Method[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13,58(58):678-694.

[7]Jensen K K, Forsberg E M, Gamborg C, et al. Facilitating Ethical Reflection Among Scientists Using the Ethical Matrix[J]. Science & Engineering Ethics, 2011,17(3):425-445.

[8]Dietz P, Soyka M, Franke A G. Pharmacological Neuroenhancement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s―Poll Results from an Online Survey[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6:74-87.

[9]Clark V P, Parasuraman R. Neuroenhancement: Enhancing brain and mind in health and in disease[J]. Neuroimage, 2013,85(2):889-894.

Discussion of the Ethical Matrix of Neuroenhancement Technology

MAO Xin-zhi1, LI Si-wen2

(1.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WUT, Wuhan430063, Hubei, China;

2.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 Wuhan430074, Hubei, China)

Abstract:Nowadays, great attention has been focused on the science of the brain, plenty of technologies of brain are changing and improving human’s life, and inspire the potential of human brain. But one of the most developing technology, neuroenhancement brings many impacts on human society such as the challenge to human dignity, the existence of hidden dangers to the safety of brain, and the destroy of social justice, which had drawn attention of the ethical reflection and policy restrictions. Ethical matrix brings extensive stakeholders into the ethical consideration of technology, preventing the technical barrier from high-technology. This paper aims at putting forward the ethical matrix as a new way of analyzing the ethics of neuroenhancement, and concludes th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relevant legislation and policy, expands the stakeholders of the neuroenhancement as the ethical decision group to prevent the negative effects and the irreversible risks by the excessive application of neuroenhancement.

Key words:neuroenhancement;ethical matrix; ethics principle

上一篇:供电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的研究与分析 下一篇:浅析会计准则变革对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