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直播连线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突破

时间:2022-08-18 12:20:34

分析直播连线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突破

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和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本质的追求,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直播连线报道,日益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报道方式。在央视新闻频道中,无论是全天滚动播出的《新闻直播间》,还是《新闻30分》等其他节目,都会随着新闻事件的发展,灵活的采用直播连线的方式进行追踪报道。在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之外,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又多了一种多样化的表现手段。不得不说的是,新闻直播连线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现场直播无法实现的一种妥协,不过直播连线却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使报道离新闻的本质又接近了一步。

时效性——随时随地直播现场

直播连线对新闻节目所带来的突破首先是时效性,这使得新闻节目真正走向“直播”。除了某些可预知或有预案的重大新闻事件(如重大活动、台风报道等)外,对于突发的重大事件来说,很难做到于第一间赶到事发现场,现场直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更不用说在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目前很多新闻栏目的直播,充其量也不过仅仅是“演播室直播”。而形式灵活的直播连线,尤其是电话联系的方式,却在演播室直播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了与新闻事件的同步发生,也就是“Now News Now”,使新闻直播栏目真正使名副其实的直播新闻。在央视新闻频道中,演播厅主持人在进行直播连线时,最经常说的说的“给我们介绍一下前方的最新情况”,而接下来出镜记者或者电话连线的记者所介绍的内容,大多是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这让受众同新闻事实之间的实现了零时差。2012年8月26日2点,包茂高速特大交通事故发生之后,《新闻直播间》10点第一次对该事件进行直播连线报道,随后在《新闻30》分和《新闻直播间》中多次联系前方记者王新宇,随时插播连线,先后就事故发生情况、事故的过程、各方面的协调措施以及3位伤员的救助等情况和细节不断进行补充完善,形成对这一事件的愈加清晰的了解。

同时,对那些发展过程相对较长的新闻事件来说,比如台风、重大安全事故等原因、过程复杂的事件,对于新闻栏目来说,对该类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这不仅耗时耗力,也难以让受众抓住事件的重点,同时由于节目时长的限制,因此一般不可能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节目无计可施,直播连线就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在为节目提供了新闻现场的同时,保证了新闻的即时性和新鲜感。2012年8月28日,山西暖泉煤矿冒顶事件中,事故发生后事件在不断的进展中,《新闻直播间》和《新闻30分》在节目中多次与前方记者进行连线,这既没有占其他新闻的播出时间,又提供了现场最直观的画面,让受众了解到出现了新问题和新进展,同时,通过现场记者讲述,也为受众提供了一个有关事故现场、救援情况和计划部署的更清晰更全面的新闻事件。

真实性——简陋的直播中透露出丰富意义

在直播连线中,其连线的内容和形式等方向都体现了向新闻本质靠拢的趋势。借用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即信息”,就直播连线形式而言,这一形式本身就体现出了媒体新闻理念的一种转变。对于重大灾难性事故、政治性较强的新闻事件的直播连线的出现和不断成熟,不仅是新闻时效性增强的表现,也是一个很强烈的信号,说明新闻媒体在趋向于不加修饰的呈现新闻事实的本来面貌,正在逐步摆脱对于新闻真实的后期加工痕迹,摆脱新闻体制和新闻表现方式对于事实本身的外在的限制。

当然,任何新闻节目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记者的主观因素,所以全然呈现新闻现场的原貌是不可能的。不过,与事先剪辑好的新闻节目相比,直播连线的内容仍然是仅仅是过了汤水的原材料。等到记者把现场画面或声音发回演播室,经过加工之后的新闻节目,或许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的事件脉络,但是也失去了“第一现场”的真实感和冲击力。在直播连线过程中,即使是主持人打断记者的情况,比如4月13日的连线中,主持人在连线驻韩国记者时,打断其介绍,插播收到的最新新闻,也给受众一种新闻进行时的感觉,体现了Now News Now的新闻的时效性,更最大程度上呈现了新闻的新鲜感。曾经有人称现场直播为“奢侈的直播”,那么与之相比,电话直播联系无疑就是朴素的甚至是简陋的直播,不过形式简陋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还包含着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本质孜孜不倦的追求。

从另一方面来说,在直播连线中,演播室主持人也成为了“第一现场”的受众,其站在受众思维的立场上,与前线记者进行互动,不仅仅能够增强受众的互动感,和对新闻事件的求知欲;同时这种互动性增加了节目的不可控因素,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展现了新闻节目的魅力。而直播连线的另一头——前方记者,透露出的不仅仅是事件概况,其在连线中所表现出来的表情呢、声音等因素,都会成为受众对事件进行理解的依据。

新闻深度——整合各渠道有效资源

直播连线对于新闻节目的突破不仅仅在即时性和现场性上这么简单。直播连线本身在现场性上自然是无法与现场直播相比的,但是直线连播所能做到的也绝非仅仅提供现场而已。直播连线有效楔入新闻现场,实时了解新闻事件“此刻”最新进展,配合新闻回放、访谈等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高一层的解读与全景勾勒,和完全跟着事件走的报道效果比起来更具新闻魅力。2012年4月13日,《新闻直播间》11点在报道朝鲜发射广明3号卫星情况时,先后连线日本、朝鲜和韩国的前方记者,这三位记者分别对该国政府的状态和反映情况进行介绍,并就上一位记者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解说。三位记者的说明,从多个维度对该事件进行了挖掘,由点到面,形成了完整的关系网和时间脉络,同时探究和挖掘该新闻事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扩展了新闻的深度和广度,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具体的新闻事件。

通过多方面的连线,演播室主持人与记者连线、嘉宾连线、评论员连线、新闻事件当事人等进行对话,整合不同关系人的信息,就如同新闻网站的专题报道一样,多角度多侧面呈现事件的方方面面,尽最大可能还原新闻真实。兼具时效性、真实性和新闻深度,这是现许多新闻报道方式所不能实现的。

独家新闻——发掘非技术性独家要素

对于媒体来说,发掘独家新闻(非民生新闻)已经越来越困难,央视新闻频道凭借平台优势,比地方媒体拥有更多的新闻素材,不过这些新闻素材也会很快出现在全国其他媒体平台上,而区别不同媒体报道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直播连线。因为直播连线中所涉及到的因素中,除了新闻事实本身之外,一个隐形的重要力量是人的能动性。在连线过程中,主持人会根据其所掌握的情况与现场记者进行互动,而前线记者也会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根据自己掌握的前方消息,在报道的内容方面进行选择,同时可以对事实进行初步的解释和说明。2012年8月16日,针对香港保钓人员登上这一事件,《新闻直播间》在新闻节目进行中便连线评论员,对该事件进行了实时的评论;天秤、布拉万双台风影响日美军演、中国渔船在韩国水域触礁等事件发展过程中,都有直播连线对前方情况进行不断分析和解释,主持人和前方记者的即时互动,形成了新闻频道独一无二的内容,都成为了该台的独有特点。

直播连线具有对于现场直播的补充性,通过现场性描述、采访甚至评论来满足观众所不同层次的需求,而更大程度上说,由于有媒介的直接介入,它比现场直播更具引导性。对同一事件,《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或《新闻30分》等新闻节目所连线的前线记者一般是相同的,这几个记者的解说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本台对该事件的完整解释,形成了非技术层面的“独家”因素。

央视新闻频道中直播连线已经成为一种常规化的新闻报道方式,当然在直播连线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连线中演播室主持人和出镜记者之间的配合问题、导播的画面转换问题、出镜记者的口头表达能力欠佳等问题,都是时常出现的问题,同时,在直播连线中电话连线所占的比例过大,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减了直播连线现场性的优势。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直播连线操作的日臻完善,相信这些问题都能逐渐解决,以更好的弥补常规报道的不足。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下一篇:创建高效的政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