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养生防病有道

时间:2022-08-17 09:21:06

初冬养生防病有道

从24节气的立冬开始,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些节气,一直到立春前一天均可称为冬季。其中从立冬到小雪这段时间就是人们所说的初冬(还有一种看法认为,初冬即指农历的十月)。因此,今年的初冬,应该就是从11月7日到11月22日这一段时间。

由秋至冬的季节变迁是一个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就有秋之凉,冬之寒。有古语云:“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从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来看,“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冬季是闭藏的季节,表现为阴盛阳衰,万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祖国医学认为,肾主水,藏精,在志为惊与恐,与冬令之气相应。《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冬季是肾的主季,冬季肾气最旺,而此时肾气也最易耗损,人体最易受到损伤,所以《内经》中又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

秋末冬初正是季节交替的过渡时期。霜降之后,天气由凉转寒,气温、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剧烈,此时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特别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又尤以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意外等多发。

初冬时节,由于受到寒冷的天气刺激,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变缓,所以要尽可能地保持体能和人体抵抵抗疾病的能力。体质虚弱的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机能失调,引起免疫反应的异常肺部的免疫防御机能就会出现障碍,细菌、病毒等从外界通过呼吸道直接侵入人体,从而诱发诸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这类呼吸道的急性疾病。若是原来就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病史的患者,此时不但容易旧疾复发,还容易并发肺炎、呼吸衰竭等严重疾病。

另外,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加大,心脏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此时不仅血小板易于凝集而形成血栓,还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调,体内儿茶酚胺等化学介质分泌增加,血液黏稠度加大,血凝时间缩短,进一步促使血压增高和血栓的形成。血压的波动和血栓容易引起急性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其中中风又被称为“秋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有研究表明,70%以上的中风患者在秋末和冬季发病,因其发病急骤,来势凶猛,而又难以预测,病死率和病残率也比较高,故中医素有“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之说。

要想减少这类疾病的发生,初冬时期的保健就极为重要。中医讲求“天人合一”,此时的养生强调以预防为主,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与抗病能力,同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调养情志 动静有度

在冬月闭藏之时,应调养心肾,以保精养神。只有水火相济,心肾相交,方可神清心宁。因此在情志养生方面,应做到,在风和日丽的天气到外面晒太阳,坚持适度锻炼和参加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并注意动静结合。动可健身,静可养神,体健神旺,便能使人一扫暮气,精神振奋,充满朝气。

冬季锻炼,要因人园地制宜,凡是身体好的都可以积极到户外锻炼,如长跑、竞走、武术、滑冰,滑雪、做健身操、打球、冬泳等:如身体较弱的中老年人或有慢性病不宜外出者,则可在室内锻炼,做强身按摩,导引、练气功,保健功、在阳台上打太极拳等。这些活动不仅能改善和增强血管的弹性,促进血液循环,保护心血管健康,还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对体温的调节功能,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锻炼时不要选择冰雪路滑的场地,以免摔伤和发生骨折。锻炼前应做好准备活动,防止肌肉、筋腱拉伤和关节扭伤。开始锻炼时不要脱衣服,待运动至身上暖和时再脱去厚衣服,运动后要及时穿上,如内衣被汗水浸湿应及时更衣,避免感冒的发生。

起居有常 心身安康

初冬时节,应以敛阳护阴,养“藏”为原则。在起居方面,做到作息有时,以顺乎自然规律。早睡以养人体阳气,待日出后起床以养阴气。这样才有利于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至”的养生之道。

同时,要注意防寒保暖,穿衣盖被的厚薄要适度,并且要特别注意双脚的保暖。因为脚离心脏的距离最远,末梢循环血液供应少,足部受寒,必定会影响人体其他方面的各种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不宜太高,也不要蒙头睡觉。此外,冬令养生要特别注意节制,固护。

科学进补 身体如虎

冬季是肾主令之时,要顺应肾主闭藏、藏精及冬至后阳气萌生的自然规律。适度地冬令进补,可促使体内阳气的升发,增强抵抗力,起到预防各种疾病的作用。

然而饮食滋补,仍需要根据机体的阴阳盛衰、虚实寒热,因人而补。偏于阳虚者,以羊肉、鸡肉等温热食物为宜,可起到温中益气、补精填髓之功效。偏阴虚者,以食鸭肉、鹅肉为好,另外鳖,龟也是滋阴佳品。值得提及的是,多数人认为冬令只吃肉类才算进补,殊不知,肉类食物属于酸性,如天天以牛、羊肉和禽肉进补不利于健康。实际上,冬令进补,可常用五谷杂粮熬粥食用,如玉米红薯粥,小米红枣花生仁粥、菜粥等。另外,还要常吃胡萝卜、白萝卜,大白菜,油菜、菠菜、鲜藕、绿豆芽、食用菌这类蔬菜,并且要做到清淡少盐,远离烟酒、适量进补。科学饮食既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又可预防便秘,改善因过食高脂肪高能量食品所致的肥胖。

此外,要科学养生,安度寒冬,还要积极防治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这些慢性病。如果已经患有这些疾病,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及软化血管药。如果出现身体不适或者发现有中风的征兆,则要高度警惕,及时就医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上一篇:冠脉介入术后如何进行二级预防?等 下一篇:远离小区健身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