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沉船 复原中国“大航海时代”

时间:2022-08-17 04:08:59

海底沉船 复原中国“大航海时代”

由于史料的大量失散、损毁和湮没,史学家们用“迷失”来感叹中国的蓝色往事。近年来,水下考古即开了海洋的大门,在海底沉睡的众多古代沉船,如一把把珍贵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中国大航海时代失落已久的历史宝藏。

这或许是曾千百次地发生过的情景――

中国的南海上。一艘古代帆船正在乘风破浪,水手们在甲板上忙碌着,海风张满了所有的帆。它满载货物奔向异国的港口,并被期待着满载银钱和珍宝返回故土。突然,海上卷起了风暴,狰狞的暗礁也拔出了森冷的利刃,这艘巨大的船如同中的一枚鸡蛋被抛来抛去。当一切都平息下来的时候,美丽的帆船和呐喊声都消失了,平静空旷的洋面上,似乎什么都不曾发生过,只有浪花们在小心翼翼地彼此咬着耳朵。深幽的海底,一个巨大而狭长的黑影旁,一条小鱼正好奇地打量着它的新邻居――几只美丽晶莹的瓷器……

一个大胆的猜测:

宋元以来。中国沿海沉没了约10万艘船

自从这方古老的东方大地开始孕育文明的萌芽,她的子民便对那片浩瀚的蔚蓝色开始了探索。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中国人便已经轻舟出海,成为世界上最早探索海洋的族群之一。自有文字记载,从春秋战国直至明代,中国人的航海水平都位居世界前列,在唐宋元及明前期更是达到了巅峰。

然而,历史也留下了重大的遗憾,与拥有统治地位、各种历史文献汗牛充栋的大陆农耕文明相比。由于长期的忽视、压制甚至是抹杀,中国海洋历史在主流文化中残留的记忆少之又少。“殷人东渡”被称为“一段失落的历史”,徐福东渡则被抹上了传说的色彩。而那些幸存下来的民间记忆,如航海记录、贸易文书、古港遗址等则凌乱断裂,如碎片散佚四方。以至于一位历史学家曾以“失忆的海洋”来感叹中国蓝色历史的追溯之难。

而在另一方面,那条古老而漫长的海洋丝路所穿越的,正是热带海洋风暴的领地,很多地方暗礁密布,充满凶险的航路“留下”了无数古船。沿海渔民们多有和古老遗物邂逅的经历。一个大胆的猜测是,宋元以来,仅中国沿海地区就可能沉没了约10万艘船。

在文物界有“一船十墓”的说法,一艘长30米、宽10米的普通商船,便能转载10万件以上的船货,好似一部部特殊的蓝色档案。由此,欧洲考古学者雷纳克曾感叹道:“古代世界最丰富的博物馆就坐落在海底。”

不过,深邃的海洋犹如天然的屏障,直到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自携式水下呼吸器即常规轻潜的出现,水下考古才真正打开了海神宝藏的大门。一时间,华光四溅,都铎王朝的宝船、西班牙的战舰……诸多浓缩着古老文明的沉船给世界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一位西方历史学家曾称:“海底考古对拜占庭历史的贡献超出了任何别的学科。”与此同时,沉船中的巨额财富也催生了一大批进行商业打捞的国际“寻宝者”。1985年,英国人迈克,哈彻在南海捞到一艘清代沉船,在公海藏匿一年后,便按照“无人认领船只”的国际公约将大批文物送上了阿姆斯特丹的拍卖场,攫取了几千万荷兰盾的暴力。在这过程中,为了便于运输和抬高价格,他竞敲碎了大批成色略普通的瓷器。

这一切,都加快了中国专业水下考古力量的降生和发展,除了沿海与陆上发现的沉船遗存外,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越来越多沉睡海底的中国蓝色记忆被唤醒――西沙“华光礁一号”、“白礁一号”、“白礁二号”、广东“南海一号”、“南澳一号”……到目前为止,中外考古学者已发现与中国海洋历史相亲的沉船200多处,它们分布在从环中国海到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广袤地带。点亮了中国海洋历史“灯火阑珊处”的一串明灯。

(本文摘自《国家地理》)

上一篇:2011,咱能不疯涨了么? 下一篇:决胜2020―《中国金融战略: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