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摘抄范文

时间:2023-03-03 22:02:37

海底两万里摘抄

海底两万里摘抄范文第1篇

过去我一看到书就头昏脑涨的,甚至听到“书”这个字我就想“逃跑”,更别说热爱读书了,当然也不会爱惜它。爸妈每次买的书几乎都会被我“一不小心”撕掉一个角或者弄掉一页什么的。跟书成了死对头,我的成绩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特别是作文,每次只能勉强及格。

有一次,做完家庭作业,本想舒舒服服地看电视的我突然发现一个橱柜门没关紧,便走过去想把它关上,却发现橱柜里面全是书。我突发奇想,想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书,爸妈为什么把这些书当宝贝似的,专门弄个橱柜装起来。我便随手拿起一本,乱翻了起来。那是《水浒传》,原本也就打算随便翻翻,没想到翻着翻着,我居然越看越有劲,不知不觉地被里面的精彩故事吸引住了。此刻,书上的那一行行字仿佛变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一座高大的城池外,战鼓齐鸣,杀声震天,两队人马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下舍命厮杀……

打那以后,我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书,喜欢上了书,每天一放下书包,我就会捧起一本津津有味地读起来。不仅如此,我甚至还会按照老师和爸妈的要求把看到的经典词、句、段摘抄下来。就这样,在看和摘抄的过程中,我不但积累了不少好词佳句,而且词语的运用和意思的表达也越来越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年级时,我的作文就经常得“优”了,还发表了好几篇作文呢!直到那时,我才体会到爸妈当初不停地给我们买书,要我们看书的良苦用心,也就更加喜欢看书了。

曾经的“敌人”就这样成了我的亲密好友。我想,书将永远是我的好朋友,一直陪伴着我!

名著导读:

《爱的教育》――情感的陶冶和品德的启示

《爱的教育》也称《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是意大利作家埃得蒙托・德・亚米契斯根据儿子的日记改编而成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的成长故事,洋溢着对祖国、父母、老师、朋友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著名的科幻三部曲之一。小说讲述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应邀登上一艘驱逐舰,参与追捕当时盛传的海上“怪物”,不幸被“怪物”俘获的故事。而所谓的“怪物”竟是一艘当时无人知晓的潜水艇。潜水艇艇长尼摩邀请阿龙纳斯教授一行三人做海底旅行……小说悬念迭出,趣味盎然,蕴含着广博的地理知识,使人们在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力量。

好句积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书,要算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

――高尔基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我国汉代大学者)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海伦・凯勒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别林斯基

好词收藏:

海底两万里摘抄范文第2篇

胡瑜茹:佩服大唐狄仁杰的36代孙小杰的细心冷静大胆坚持。

迟传瑞:感恩红军,感恩埃德加斯诺。

崔勇:看到王贲与王离的关系也跟着紧张。

姜皓:对法布尔的昆虫记很感兴趣。

杨丽:读了萤火虫的故事

孙晓楠:红军战士委秀英那句话“只要我活着,就不能丢下你”深深地打动了她。

管用:收拾屋子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王观胜:朗格多克蝎子体力与智慧与对手比拼深深地吸引着他。

丘欣:字写的很美,文选的很美。

宋婕妤:螳螂,切叶蜂,蝉的生活习性了解了。

丁家毅:应该是一个思维细腻的男孩子吧!

国庆节的感想。

邴长春:拿着以前日记上的顶作业吧?

马丁:写出了小动物们的兴趣爱好。

张云龙:法布尔的昆虫记引起了他对法布尔的探讨。

李振发:地《中国历史故事有感》

王文浩:为红军感到骄傲。

安梦:《安妮日记》读的认真

管超:《红星照耀中国》

侯钰欣:肯尼迪的谋略好。

王雨玲:读昆虫记有感。

张晓萍:读《出路》有感

侯砚华:红军令人敬佩。

张姿琳:刘志丹,等老红军的精神令人敬佩。

邢慧欣:第三篇造反者有感。

范娅璇:阅读课有感

王一茹:读昆虫记有感

唐玉洁:读《牛虻有感》

姜王佳代:爱默生的故事

姜炎文:读肖复兴的《拥你入睡》

邱璇:摘抄

李洋:读《红星照耀中国》

张籍文:读《海底两万里》

王常辉:观察日记

胡希健:读山品水

海底两万里摘抄范文第3篇

一、拓展在兴趣上

1、借助故事诱读

对于少读书或不愿读书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听到老师要讲故事了,学生们个个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欣喜的光芒,嘴角露出甜蜜的微笑。这时的老师如果故弄玄虚,在他们听得入迷时却戛然而止了,每天的故事不是讲不完整,就是讲头留尾……那么,这一个个无尾故事就会对学生充满诱惑,吊起学生的“胃口”,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相关的书籍来阅读。不久,一部分“嗜书如命”的小书迷就出现了。《天方夜谭》成了他们最亲密的朋友。教师利用这个机会诱导学生看书,推荐书目,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扩大阅读量的目地。

2、创设悬念引读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教师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后阅读中去。

3、收获激情乐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夕会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优美意境积累于学生心中;在学生读完书后让学生附属故事内容,巩固消化读物内容,评选“故事大王”;举办摘抄本评展,让学生编写“课外阅读小报”,把阅读中感受到的有趣故事、名人轶事用文字和图画表现出来,教师及时给予奖励。这样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爱读书的情感,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猎取知识,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逐渐把读书作为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拓展在内容上

1、障碍点上拓展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往往会有理解上的困难,会产生问题。这时最好的办法不是老师的“排忧解难”,而是教师导航,通过拓展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水到渠成地让学生自己解决疑难。如教学了《问银河》一课,有学生问:“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那里有没有美丽的蝴蝶,有没有鲜花、小草和绿树?”教师可引导学生去看《十万个为什么》、《小百科丛书》,或上网查询,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又让他们尝到了解决疑难的乐趣。

2、发展点上拓展

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同时注重阅读能力的发展带动其他能力的发展,特别强调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目标。

如教学《海底世界》后,课文所介绍的海底世界的知识还是有限,教师可引导学生去看《海洋深处的秘密》、《海底两万里》等书,开阔学生的视野。

3、联系点上拓展

我们的教科书中安排了许多的名家名作,在学过一个作家所写的文章后,向学生推荐这位作家所写的有关文章或书籍,可达加深认识、扩大阅读面的目的。

《海伦?凯勒》一课写了她在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后,在莎莉文?萨勒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学会了阅读、说话。学生们被海伦?凯勒的故事深深感动着,迫切地想知道她更多的故事。于是,推荐给学生海伦?凯勒的书,一本是《黑暗中的光明》,一本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三、阅读方法之拓展

1、浏览。主要针对一些长部头的书籍,例如名著:《水浒》、《三国演义》等。教材中节选了些中外名著的各种章节,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要求可放宽,只作走马观花的浏览。这种阅读不受时间限制,比较轻松,而且文艺作品故事性强,有很大的吸引力,阅读速度自然加快,读后合书而想,也有不少可回味品评的东西。

2、细读。以获取读物中的知识为目的的阅读,主要针对知识性读物。因此对待此类读物既不能追求快速,不能观其大略,也不是语言优美的篇章,适合背诵积累,而是要理解每个知识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3、品读。针对语言精美的读物,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感悟语言的优美,并背诵、摘抄来帮助记忆积累,积淀语言,培养语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一方面重视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与形式;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总结、反思,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升阅读教学课外拓展的质量,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百花园”中采更多的花,酿出更香的蜜,让学生们的语文知识不断充实、丰富。

海底两万里摘抄范文第4篇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可以感悟酸甜苦辣的百味人生,砥砺人的意志,净化人的情感;阅读文学名著,亦能提高文学素养和文化品位,提升人生的境界。

读一本文学名著就是一次精神之旅,让你充分感悟大千世界的斑斓,生活的多彩。

你可以和鲁滨逊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坚强地生活;可以和凡尔纳塑造的尼摩船长一起去历险,漫游那《海底两万里》;可以到《三国演义》中去看那依然耀眼的刀光剑影;可以在巴金的《家》中,与觉新一起感受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在含英咀嚼中,你的情感与大师一同浮沉。

读一本名著就是和大师的一次精神对话,让你的心灵为之震撼,让你的精神与之共鸣。

读《红楼梦》,于其中鲜活的人物形象中,你会感受到曹雪芹思想的深邃;读《哈姆雷特》,你会触摸到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脉搏的律动;读《女神》,你会点燃郭沫若火一样的创造激情……在与大师的对话里品味思考,发现世界,完善自我。

读一本名著就是一次精神洗涤,让你在精神的食粮中重塑自己的灵魂,启迪心智。

从简爱的“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从白朗宁的“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是多么重要; 从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懂得了自由的价值;从鲁迅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反抗精神的可贵……在精神洗涤中,你的思想与大师一样深邃。

初中生正是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和阅历的时候,尤其在假期,同学们更应该多阅读一些古典文化经典著作、现代名著、外国名篇等,以更好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和内涵。古人云:一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让我们一起捧起充满智慧的书本,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溢满书香的寒假。

《傅雷家书》是一本洋溢着父子深情的家书,一定有许多地方会引起你强烈的共鸣。静下心来,细细阅读,用心体会傅雷望子成才的良苦用心,其中许多教诲,或许也能对你有所启迪。另外,这本书谈论艺术的内容也比较多,有条件的话,不妨趁机多了解一点中外艺术史方面的知识,以开阔视野,培养审美情趣。

海底两万里摘抄范文第5篇

一、教师要为学生精心选书,让学生快乐读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且学段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特征不同,学生的阅读取向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推荐读物时一定要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权利,同时也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

一级推荐书目:《格林童话》、《猜猜我有多爱你》、《小猪唏哩呼噜》等。二级推荐书目:《严文井童话》、《张天翼童话》、《皮皮鲁与鲁西西传》等。三级推荐书目:《新美南吉童话集》、《爱的教育》、《海底两万里》、《小布头奇遇记》等。四级推荐书目:《鲁宾逊漂流记》、《养花人的梦》、《神秘岛》等。五级推荐书目:《中华上下五千年》、《水浒传》少儿版、《西游记》少儿版等。六级推荐书目:《三国演义》少儿版、《冰心儿童文学全集》、《热爱生命》等。

二、教师要关注孩子的读书情况,营造读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1.关注孩子的读书情况。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为使学生对课外阅读爱不释手,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班级应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

2.营造读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一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要让学生乐于读、甘愿读,把课外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才能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家是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场所,教师在家长会交流中要倡导家长陪读,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学校是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另一个场所。班主任的工作中必须有一项任务,即创建班级图书角,丰富学生阅读资源。当然教师也要定时调查、汇总,及时解决问题。

三、教师要给孩子渗透科学的读书方法,保持阅读兴趣

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要使学生的阅读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关键。因此,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才能知道怎样去读,以保持阅读的兴趣,使阅读成为自己人生中的一件要事,而不仅仅是一时的好恶。

曾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话也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由此可见,写对于读来说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三种简单的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摘抄法。让学生准备一个“好词佳句摘抄本”,在阅读时将你认为精彩的句段、名言警句摘抄到笔记本上,定期在班上交流展示,评选出优秀奖。写提纲。要求学生在阅读后将文章的写作要点、框架结构,故事梗概用列提纲的形式写于读书笔记之上。写读后感。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读书方法,要学生读完以后对书中最感兴趣的情节或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心得体会。

四、将阅读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一本好书就犹如经受一次精神洗礼,智慧滋养,从中可以获取知识信息,认识客观规律,把握经世之道,提高实践能力。阅读,也可以与先贤对话,与智者交谈,启迪思想,提升心智。只有自己能够学会定位,依靠科学的眼光,激活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价值取向,多靠自己的气力,全面的发展,阅读才会有多元化和水准性,那么写作就会自然的倾吐出来。相反,写作也可以带动阅读。叶圣陶先生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说明书读得多,材料积聚就多,写作就有了内容与功底,所以,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基础,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写作又可带动阅读。教师在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时,所进行的阅读方面的活动,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表达水平,也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陶冶情操。

海底两万里摘抄范文第6篇

(1)把一本语文教材看作是语文课程的全部,但就现行教材入选的课文来看,内容、思想、形式诸方面存在着数量太少、视野太窄、单调划一的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渴求,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听、说、读、写”的各项语文基本能力之间发展不平衡,为“写”而读。“写”的地位偏重,迫使“听、说、读”的能力成为其附庸,失去了本身的独立性。

(3)挣扎于茫茫题海的学生失去了原本可以用来阅读的宝贵时间,忽视了阅读能力的培养,丧失了积累丰富阅读经验、完善自身语文素养的机会。

因此,阅读教学应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开放。各地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鲜活的社会现实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更是不断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就低段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谈谈自己的思考及做法。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应聚焦于“喜欢读”和“坚持读”上。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该注意到: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又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活动、提出一定的阅读要求,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1.兴趣引路

低段儿童正式进入文字读物阅读阶段,学生和家长都很茫然,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看经典的、有益的书籍,也深知,不让孩子沉浸在毫无意义、图画满篇的书籍中,可面对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的儿童读物,他们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给孩子买什么样的书来看,选择什么版本的书籍才适合孩子、能吸引孩子的目光。考虑学生认识的字本不多,如果一开始就规定他们要读多少书,那么,学生反而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作为语文老师,我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

1.1 抓住孩子心理特点,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

每一个孩子在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属于他(她)阅读的书籍。首先,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老师可结合学生自身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层分类推荐。

(1)阅读兴趣不太浓的学生一般都比较贪玩,难以沉静下来手捧一本书阅读。这时,我们可推荐他们阅读图画书或绘本,由精美的一幅幅图画引他们走进书中世界,读图画上配的少量文字了解故事内容,这类学生会觉得读起书来很轻松。如: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蚯蚓的日记》、《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母鸡萝丝去散步》、《子儿,吐吐》;“蒲蒲兰”绘本:《可爱的鼠小弟》系列12种、《温馨恐龙故事》系列5种、“莎娜的绘本”系列4种、“小酷和小玛的认知绘本”3种、《提姆与莎兰》系列10种等等。

(2)有一定阅读兴趣,但学生的识字量少,文中的生字便会成为他们的阅读障碍。这时,我们可推荐他们阅读注音版儿童读物。如:注音版历史名著《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注音版世界儿童文学名著《鲁宾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等。

(3)阅读兴趣浓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独立阅读,这时,我们可推荐他们阅读纯文字儿童经典读物:《巴学园》系列丛书《窗边的小豆豆》、《小豆豆与我》、《丢三落四的小豆豆》、《小时候就在想的事》;美国的《神奇的校车》系列、《草原上的小木屋》系列;日本的《恐龙百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白色日本童话》、《橙色德国童话》、《紫色英国童话》、《蓝色美国童话》、《绿色法国童话》等。

通过分类推荐书目,每一类学生在不同层次类书中获得了知识,获得了阅读兴趣。

1.2 同班同读必读书目,引领学生畅游书的世界。

班级里开展“同读一本书”的活动,一学期由老师推荐3-4本必读书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读完规定的一本书籍,再开展读书交流会。这样,学生就有了共同交流阅读心得的机会,为学生阅读体验带来更大的收获。同时也避免了学生不能坚持读完整本书偷懒现象出现。

(1)师生共读,激发阅读兴趣。

最初,老师可选一本书讲给学生听,边讲边将书籍中的一些图画投影给学生看,甚至读到情节关键处嘎然而止,吊起学生的胃口,学生的阅读欲望便膨胀了起来。《昆虫记》系列丛书以故事形式生动地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成长历程,一次,我将《昆虫记——霸王镰刀手螳螂》的故事带进了教室,学生很喜欢,特别是班里的男生,他们平时就特别爱捉虫子,看到法布尔笔下的昆虫,都觉得很有趣,没想到,小小昆虫身上的“秘密”真不少。从此,学生就时常缠着我给他们讲昆虫的故事,有很多学生跟着就去买了一套《昆虫记》系列丛书。

(2)生生共读,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在老师规定时间内阅读必读书目,通过自读书籍,随作者笔下的故事情节亲身体验惊险、快乐、刺激、心动……,让故事温暖学生的心灵。“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同读一本书,了解了同一个故事,同一个故事主人公,相信,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这时,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可以将读后体验扩大、深入。因此,及时地展现读书的成果,对于进一步深化阅读,引领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一定作用。

我推荐了美国作家莱曼·弗兰克·鲍姆的著作《绿野仙踪》,多露茜的经历很吸引孩子的目光,书中的想要脑子的稻草人、想要心的铁皮人、想要胆量的胆小狮形象鲜明,文字也给孩子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在读书交流会上侃侃而谈,纷纷说道:“我喜欢多露茜的善良、勇敢,还喜欢稻草人的聪明、机灵。”、“我更喜欢铁皮人,因为他待人纯朴、憨厚,干活也很卖力。”等等。

根据学生阅读必读书目的进度,适时开展读书交流会,交流会可以是口头表达,也可以是书面的。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学生在读书交流会之前还可动笔写写读后感,为口头交流做好准备。

1.3 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调动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学生动动手,动动笔,阅读的成果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学生喜欢参与其中,也乐在其中。

(1)利用节日大假,开展读书小报制作。

学生结合老师教授的制作小报方法,动手制作小报,在小报的内容中,有自己书架图书展示,有我最爱书籍介绍,有读后感……。学生写到:我的图书家族里最小的小明星有《绿野仙踪》、《昆虫记》、《爱丽丝梦游仙境》,还有《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我已经把他们看了一遍,它的故事引人入胜,使我受益匪浅。

(2)写写“我最爱看的一本书”。

在平时的日记中,让学生学着写下自己最爱看的一本书,学生将书中的内容进行了介绍,还写下来了给他印象最深刻的人物角色。对于写得很好的学生,可请他读一读自己的文章,大大增加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其他学生听到同学的介绍,也会去买下这本书来看。

(3)读书总结会。

除了阅读必读书目,还可激励学生多读书。设计一个小小的总结表格,让学生记录下本期阅读过的课外书籍名称和作者,学生阅读的书籍种类明显增加,如:《农庄男孩》、《草原里的小木屋》、《爱丽丝漫游仙境》、《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爱的故事》、《木偶奇遇记》、《伊索寓言》、《鲁宾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小王子》……。在这样的“竞争”下,生生相互推动,大大增加了阅读量。

2.习惯同行

有人说:“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还是从知识的迁移、拓展来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将为孩子打下扎实的博览群书的基础,对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正确前行也是有百益而无一弊的。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培养孩子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习惯是由多次重复而达到的带有稳定特点的自动化的思维或行动方式。因此,以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培养为首,让学生重视阅读、经常读书,把书当成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

2.1 携手家长的力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老师给学生指引了阅读的方向,但如何把阅读落实的工作还需要家长来完成。现在的教育,不仅仅是孩子之间实力的竞争,更大程度上是家庭教育的竞争,只要是为了孩子的前途,家长很少有不支持的,所以要想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并养成习惯,还要家长接受教育理念。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教育才能轻松许多。

(1)与家长做书面交流,明确配合目标。

目前,大多数家长的文化程度高,但在家庭教育问题上却存在不少弊端和误区。如家长的工作往往较繁忙,督促监管力度就不够;父母不爱读书,家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孩子学习不好时,只会打骂,不会引导孩子阅读课外书。因此,老师可通过书信方式告知家长班级读书活动内容、读书的重要性以及读书要求,这样,家长也有了辅导孩子阅读的方向和目标。下面是我写给家长和孩子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今天,我们郑重写下了自己对于儿童阅读的感受,期待与你们共同引领孩子走进儿童文学的世界。这对于你和我来说,都是一件不小的工程,所以必须靠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

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亲近文学的方式当然就是阅读。阅读那些经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语言间得到和世俗不一样的气息,优雅的心情和感觉在这同时也就滋生出来;还有很多的智慧和见解,是你在受教育的课堂上和现实的社会中难以如此生动和有趣地看见的。

文学是能抚摸所有人的灵魂的,如果真有一种叫做“灵魂”的东西的话。文学是这样的一盏灯,只要你亲近过它,不管你在怎样的境遇里,每天从事怎样的职业,它都会无声无息地照亮你。谁会不想要这样的一盏灯呢?因此,从现在起,让我们成为那个点灯的人,一同掌着文学的灯,照亮孩子的成长的路途吧!

以下为本学期阅读方面重要知会:

①本学期起,我们开展“大家同读一本书”活动。我们根据孩子身心发展及年龄特征,为他们选择以下三本必读书籍:

《昆虫记》(兼具科学性和文学性的有趣读物);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唯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儿童读物);

《绿野仙踪》(童话世界中的童真童趣)。

如果孩子识字量较大,请为他(她)选择全文字版本;如果孩子识字量较小,请为他(她)选择注音版本。

②摘抄要求:在阅读积累的同时,每周末完成一次好词好句的摘抄。

(2)利用家长会做好宣传,引起家长的关注和重视。

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网络时代的到来,拓展了小学生学习视野的同时,各种媒体的负面影响亦不可避免。不少的孩子不爱看课外书,喜欢坐着看电视、打游戏等,分辨是非能力差,对大量的信息良莠不分,出现不少心理问题,不利于健康成长。

这时,老师在家长会上可通过大量的事例,让家长意识到孩子从小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和书交了朋友,可以提高孩子的素养,培养孩子各种能力。再结合教学经验,用孩子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进一步证明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通过一个个实例,让家长心服口服,从而愿意配合老师共同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2.做好阅读记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就必须天天阅读。学生在家阅读情况如何,老师很难知晓。于是,为了让学生坚持阅读,我们可以设计阅读表格,表格中设计自评和家长评,老师便可了解到学生一周内在家阅读情况,这样,家长在督促学生阅读时就更具有真实性,让学生阅读更有效了。

下面是我设计的学生阅读记录表和评价方式:

小书虫阅读手册

——我的摘抄、记录本

星级评价标准:

:我喜欢读书,不用爸爸妈妈督促。

:我不但自觉读书,还能坚持每天静心阅读半小时。

:小书虫阅读记录卡

第 周

时 间内容(书或故事名、页码)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周 末

(结合一周来孩子在家阅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本周得星情况:无( )

一颗星( )

两颗星( )

爸爸妈妈的评价:

3.“摘抄1+1”,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不光是要打开孩子的视野,了解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习名家名作优美的语言,将积累转化为自身的语言能力,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让阅读更有效、更实在。

因此,进行阅读摘抄1+1活动,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勾画出好词好句,然后再抄写下来,摘抄内容不用多,一个好词一个好句,不让孩子觉得这是一种负担。

3.1 固化摘抄时间。

周二、五、六、七学生在家时间较充裕,学生可将平时阅读过程中勾画的词句进行汇总、梳理,然后摘抄在专门的摘抄本上。

3.2 提升鉴赏好词好句水平。

语文课中有许多好词好句,老师可在平时教学中与学生一起鉴赏,无形中将鉴赏好词好句的方法渗透给学生,学生在自己阅读摘抄时就会得心应手。

3.3 开展好词佳句交流会。

定期抽时间进行好词佳句交流会,学生或同桌或小组的形式交流,将自己摘抄的词句读出来,其他同学记的方法品评,通过这样的形式,无声地将摘抄的方法传递给学生,学生摘抄能力得到提高。

4.制定阅读计划,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将阅读要求细化、规律化,让学生、家长都将阅读成为一种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制定每期的读书目标时做到“量体裁衣”,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他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阅读,“跳一跳,摘到桃子”,其乐无穷。

4.1 每天家庭作业后,30分钟的读书时间。在这个时段里,家长要关掉电脑或电视,尽量手捧一本书,陪孩子静静地阅读。

4.2 每月进一次书店。由家长带着孩子到书店里,翻阅一些最新的书刊,了解一些资讯。

4.3 每月安排一些家庭亲子读书活动。如家长和孩子阅读同一本书,然后就书中的内容进行交流,畅谈自己的看法。

海底两万里摘抄范文第7篇

【关键词】艺术生;语文;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223-01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艺术生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教师要充分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多说鼓励、赏识的话,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态去爱他们、去教他们。在此基础上,创设条件比如说朗诵、写作、阅读等;对他们表现出一种信任和赏识,在情感上产生促动作用,激发学生找到必要的成就感,产生自信。同时教师要及时地表示肯定或赞同。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必要前提。早期的教育启蒙,使得学生对语文的认识也有不同程度上的偏差,导致厌学或是定位过低,成绩很不理想,这时我们应实施“倾斜政策”。拿出教师的诚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爱,不但能激发他们迎头赶上的信心,而且能自然地融洽师生之间、差生与其他同学之间的感情,使他们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和力量。

二、语文教学的感染力是培养艺术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

首先,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一曲流淌的歌。

“言传身教教学”、“传道授业”都表明语言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教师诗化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调、铿锵有力的吐字风格,直接调动着学生的各类感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只是简单的重复,音调也没有任何起伏,直白地对教材按部就班的讲述,不苟言笑,就会使学生抗拒教师的声音,昏昏欲睡或是心情烦躁。要想把课讲得生动传神,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讲究一定的语言技巧,体现语文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其次,以极富创意的课文导语创设美的意境。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上课的前五分钟,教师的导入直接影响到学生听课的效果,有经验的教师是非常重视导课的,如讲《再别康桥》时想到流行的《何以笙箫默》中的“笙箫”二字;讲《出师表》以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阐述精神内涵。精选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名篇佳句,贴切自然地引出所要学的课文,能收到多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设疑造成悬念,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讲到《祝福》,问起在那个祥和举家欢庆的日子,祥林嫂为何选择死亡?谈起《小狗包弟》,思考为何一个人会对一只狗发出心灵的忏悔?故事性强的记叙文或条理清晰的议论文,可以尽力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制造悬念。情景再现法,事先设置好一个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课程讲完让他们明白“原来如此”。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观舞记》一文时,结合舞蹈学生的特点,先让他们观摩一段杨丽萍的《孔雀舞》,让他们感受到中国女性的美丽和温柔,让他们感受心灵的跃动,真正领会课文中什么是“飞动的美”、“心灵之舞”,由于结合了学生的专业特点,学生上课很感兴趣,积极发言、认真写作,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课外延伸阅读是培养艺术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开阔视野、活跃思维、陶冶情操。同时,课外阅读对学生写作也特别重要。书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首先,由浅入深,根据学生兴趣,向学生推荐书籍,开始推荐一些短小精悍的故事书,如《安徒生童话选》、《寄小读者》、《寓言故事》等,尔后又向他们介绍一些古今中外名著,如《海底两万里》、《情感教育》、《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其次,要求学生摘抄名言警句,写读书笔记;再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一个人的积淀有时确实需要他人的赏识,在赏识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更加证明自己所做事情的“英明”性。一次故事大王比赛,一次手抄报展示,一本精致的摘抄本、一堂精彩的课本剧表演等,这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收获到的不仅仅是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是写作水平的进步,还增强了学生的参与、竞争意识,同时全方位多角度的阅读让学生提升的不仅仅是语文成绩,也是个人能力、个人素质的综合提高,实现了大语文教育。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有兴趣,才能高高兴兴地去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兴趣引进门,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即使遇到困难,也能自觉钻研,加以克服,并把它当成乐事来做。加之科学的现代化的学习方法,就会得到完美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袁维新.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

海底两万里摘抄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课程 课外阅读 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找寻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1.根据孩子心理需求,推介相应的课外读物。孩子的心理需求具有年龄特征,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奇怪《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等会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成为几代人的钟爱;也就不会惊讶《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魔法学校》能畅销全国了。

2.引导阅读经典名著,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当我们看到孩子沉浸在阅读经典名著的喜悦中,目光炯炯,神采飞扬时,我们会感受到:经典名著对于孩子心灵的呵护,精神的滋养如春雨点点入土,激发他们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

3.选择时尚图书,适应孩子时尚需求。英国女士J・K・罗琳的的《哈利・波特》风靡校园,那个戴着黑框眼睛的的长发小男孩成了众多男孩女孩的偶像,孩子们“我为书狂”,每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套《哈利・波特》的书而想方设法地努力;每人都为自己能有与哈利・波特同样的魔力而陷入暇想之中。这种校园时尚、儿童时尚应该成为课外阅读及课外阅读指导的宝贵契机和资源。

二.分析学生阅读习惯,追求课外阅读的理想方式

1.开放性的阅读方式。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允许孩子的阅读量有增有减;根据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每个学段的阅读总量也可作前后的调整。阅读量,还应该包括对于同一本书或同一篇文章阅读的次数。同一本书或同一篇文章,第二次阅读与第一次阅读相比,由于阅读的时间、环境、方法以及读者的心境、阅历、对世界的看法都可能发生变化,因而对文本的解读就会有新的见识、感受和发现。

2.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英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他写过《女巫》、《玛蒂尔达》等许多好看的书。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却非常之差,而且还十分厌恶自己的学校。偶然的机会,一位康娜太太走进了达尔的学校,每次来的时候,她都拿来一本书大声读给孩子们听,她对书的热爱深深地感染了达尔,一年之后,达尔就变成了一个贪得无厌的小书虫了。看来阅读的习惯是需要放养的,在不经意间成就习惯,成就一生。

三.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珍视孩子课外阅读的独特体验

1.允许存在阅读体验的差异。在《哈利・波特》中有的孩子读到的是智慧,有的孩子读到的是魔法,有的孩子读到的是友情,有的孩子读到的是正义……面对课外阅读中存在体验的差异,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即认为这种差异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是孩子全身心投入阅读的成果,其中包含孩子真的思考、真的体验、真的感悟;同时,我们还应该有明确的态度,即允许这种解读的差异的存在,并且要支持和鼓励在课外阅读中的体验差异。

2.允许存在阅读后表现的差异。从促进孩子持续阅读的角度来看,有表现就是最好的,有表现就是有热情、有兴趣、有欲望。我们在过去犯的错误就是把课外阅读的教化功能看得过重,认为阅读是一件很高尚的事,阅读应该能够导向人的行为变得“健康向上”。现在看来,这种看法实在是太功利了,阅读首先是一种享受,因为得到享受所以喜爱阅读,阅读的表现只要是没有危害的就是正常的,就是应该被允许、鼓励的。毕竟,表现愉悦是可以有很多方式的。

四.营造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给孩子搭建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

1.开设“课外阅读课”。我们可以每周举行一次课外阅读课,让学生自带书籍,同学之间互相交换书籍阅读,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或向学生提供一些儿童读物,逐步把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过渡。或是引导孩子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好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老师以及家长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的讨论,其间也可展出一些孩子的读后感或其他作品。

2.开展读书竞赛活动

为了使学生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可以定期举办各种读书竞赛活动,例如:规定比赛朗读文章的精彩片断,看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最有感情;或者指定背诵文章的某一精妙文句,看谁背得快、背得好。举办古诗朗读会、读书知识竞赛、美文欣赏会等,把阅读活动转化为一种竞赛活动,在竞争中激发阅读兴趣。

3.展示读书成果

为了巩固学生的阅读成果,丰富语言的积累。我鼓励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同时,将那些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或精彩的片断,格言、警句摘抄在读书笔记本上,定期在班上交流展评,看谁的读书笔记做得最好。同时,在学习园地上展出优秀的摘抄本供学生学习、欣赏。

参考文献

[1]温儒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的修订[J].河北教育(教学),2012,04.

[2]潘新和.语文:表现c存在(上下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海底两万里摘抄范文第9篇

关键词:乡镇初中 作文教学 积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新课改以来,广大语文教师,大胆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作文教学的现状,特别是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仍不容乐观。新课标提出了“多读多写多积累”的基本理念,这是对十年新课程改革经验的总结,更是对语文教学本真的回归。据此,笔者针对乡镇初中学生的现实基础,总体分析了作文教学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三个“积累”着手,就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1.关注生活,学会观察

很多学生对家庭、学校、课堂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方式已经习以为常,加上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得学生对观察生活失去兴趣,缺少起码的敏感性。由于生活素材的匮乏,作文时只能干着急,只能瞎编乱造。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正如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以形成丰富的表象,积累写作的素材。例如,在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笔者和学生一起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秋的氛围,要求学生调动各种感官来感受秋天的美景,从不同的视角和方位来体验日常事物中的不同的美。随后,布置学生写一篇观察随笔。有学生这样写道:“看,那棵红枫,红得似火的树叶如手掌一样立在树枝上,层层迭迭,密密麻麻。一阵风吹来,那叶儿仿佛在向你招手,又好像在欢迎你的到来。这时候还不时有几片深红的打着旋儿落下枝头,有的像红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小鸟展翅飞翔”。可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观察,写文章时就能言之有物,物中有情了。

2.发掘乡土情结,利用乡村资源

乡镇初中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阅读量相对较少,许多学生没有上网查阅资料的条件,社会信息的撷取也很有限,因此在作文时往往搜肠刮肚而内容仍然枯燥单一:写做好事就是扶老奶奶过马路,写母爱就是妈妈背自己去医院……许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上也颇感头疼,常常抱怨学生信息匮乏,见识短浅,知识面狭窄,写不出好作文。笔者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深深地爱着这些朴实无华的学生,真切地感到农村学生的作文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中还是大有作为的。要使学生写好作文,除了学会观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发掘自己身上的乡土情结,充分利用乡村资源,让他们把眼中心中最为熟悉的乡景、乡人、乡情通过自己的笔墨来表现新农村的新变化,新农民的新思想,新农业的新发展,抒发自己热爱农村,建设家乡的真情实感。

二.自主阅读,积累资源

叶圣陶先生曾讲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作文教育与阅读积累密切相关,通过阅读去感悟,去模仿,最后达到创作的理想境界。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无疑会有利于学生从阅读中汲取写作营养,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持续发展。

(一)营造氛围,促进阅读

1.优化班级读书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笔者带头下,每个学生为班级贡献至少一本课外书籍或优秀杂志,建立了一个图书角。通过互助合作,极大地丰富了课外阅读的内容。按新课标要求,学生每学期要完成1—2本课外书的阅读,笔者要求学生不折不扣完成,并写好读书笔记,同时将写得好的读书心得粘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交流共享。

2.开设阅读课。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如果只是把课外阅读这一要求仅停留在口头上的话,对学生是毫无促动的。因为对于乡镇初中的孩子来说,他们都不知道该读什么书,怎样好读书,读好书,更没时间读课外书,因为每天课都排得满满的,一有空,学生做作业都来不及。鉴于此,笔者每周专门开设一节阅读课,以保证学生在校的阅读时间,也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得原本有些不喜欢阅读的学生,在阅读课环境的感染下,也能进入阅读的状态,慢慢地也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二)指导方法,学会阅读

有了阅读课作为时间的保证,如果没有好的阅读方法的话,效果也不会理想。为此,笔者十分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真正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1.阅读时一定要动笔

首先是优美语句的摘录。笔者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准备好摘抄本,并明确:可以摘抄一些好的句子或感悟类的语句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摘抄的句子不宜太长,要便于记忆。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动笔摘抄,可以是各种报章杂志上的好句,也可以是教师推荐书籍上的好句,还可以是学生合作学习中交流的好句,同时要求学生在摘抄好句后写上自己的点评或感悟,并在积累到一定数量后进行分类整理。

其次是写好读后感。要写好读后感,首先要让学生读好书。在初一(上)学期要求新生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和《草房子》两本书。到初一(下)学期又要求学生阅读《西游记》和《海底两万里》两本书。每周提供1-2节阅读课,在每节阅读课后,要求学生完成所看内容的读后感。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读后感的写作比较陌生,笔者就从读后感的写作内容和方法上加以指导:先概括所看的内容,然后写出阅读后的感受。经过实践,很多学生都能得心应手地写出有一定质量的读后感。

2.精读、略读和浏览相结合

海底两万里摘抄范文第10篇

一、引领阅读方向

1.指导学生选择阅读书目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名著导读设计,对阶段性推荐读物进行指导,紧跟教材进度,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名著,循序渐进,避免学生盲目无序阅读。如七年级要求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八年级阅读《朝花夕拾》、九年级阅读《水浒传》等。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为此,教师应按照教材的要求与教学的进度,把课堂与课外有机衔接起来,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的同时,注重进行引导点拨,并适时导向课外,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推荐课外名著阅读篇目,使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名著阅读的效果。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推荐阅读《朝花夕拾》;学习了《音乐巨人贝多芬》,推荐阅读《名人传》;学习了《傅雷家书两则》,推荐阅读《傅雷家书》……这样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拓展阅读的容量与空间。正如一位学生所说:我读了老师推荐的《朝花夕拾》后,才知道课文之外鲁迅先生还写了《五猖会》和“黑白无常”这么丰富有趣的内容。我对鲁迅儿童时期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也有了更多了解。

2.引导学生选择喜爱的书籍

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课外阅读是学生自由的阅读,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性发展需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自主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阅读中得到精神满足和情感快乐。为此,教师在给学生做好课外阅读材料推荐和指导的基础上,应把自由选择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阅读书籍,让他们享受自由探索、独立思考、开启心智、感悟人生的乐趣。但是,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选择思想健康,有文学价值的书籍。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实际推荐读物,初一时可向学生推荐童话、寓言故事、科幻小说等学生容易读懂又满足其好奇心的读物,如《伊索寓言》、《海底两万里》等。初二开始可向学生推荐有较强的人生价值取向,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的名篇佳作,如《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感受阅读的无穷乐趣。同时学会思考,学会做人。一位学生说:我平时遇到点困难就想打退堂鼓,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深地被保尔勇敢顽强的意志所折服,以后我也要像他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

3.利用影视作品提高阅读名著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为此,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关键在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影视作品是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表现形式,其强烈的视觉听觉效果和生动直观的画面形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致,而许多经典影视作品往往都是改编自文学名著。充分利用影视作品与文学名著之间的渊源关系,通过对比影视作品与文学名著的异同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原著文本的愿望。如在引导学生阅读小说《水浒传》前,可组织学生观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对水浒世界的向往,增强他们阅读文本的兴趣。诸如此类,在学生阅读《简爱》、《骆驼祥子》、《西游记》等名著之前,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在这里,老师利用影视作品作为导引,然后再布置学生看原著,这样学生积极性会更高,课外阅读的要求也容易得到较好地落实。

二、引领阅读方法

1.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学生阅读方法大体有三类:一是基本的阅读方法,如速读、泛读、精读、圈点批注等;二是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如摘抄优美的词语、摘录精彩语句、佳句点评、内容概括、主要情节、人物特征、感悟联想、问题探究等;三是不同类型的名著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如阅读《水浒》等小说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掌握跌宕起伏的故事梗概,然后让学生梳理出小说的情节脉络,最后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特征以及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又如阅读《朝花夕拾》等散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叙述与抒情的方法,体味作品在平易近人中所富有的深长韵味,让学生更好地去认识生活,感受人生。再如阅读《海底两万里》这类科普作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中,领会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之一。叶圣陶先生曾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可见,培养初中生自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初中生实际出发,应着重培养以下两种习惯:一是养成每天阅读佳作的习惯。除了要督促学生完成教学大纲推荐阅读的名著外,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读者文摘》等杂志中一些千字美文,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二是养成经常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通过读书笔记、读书卡片等形式,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摘抄优美词句,归纳内容梗概,抒发感悟联想,提出探究问题等,在不断积累与体验中,提高阅读欣赏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同时,还可以借此形成自我约束,使学生名著阅读落到实处。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阅读中的积累与收获转化为写作的素材和能力。如一位学生在写作之后与我的交流中谈到: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细腻传神的心理描写,具体生动的环境描写,给了我很多的启发,这次写作文我就学习这种写法。

3.组织学生开展同伴互助阅读活动

《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伴互助交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而且有利于互相启发,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在名著阅读中采用同伴互助交流的方法,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教师应积极创设互助交流的平台,通过开展班级讨论、小组交流等读书交流形式,让学生在互助交流中实现信息交换、知识增长、思想碰撞,促进学生对名著思想内涵的挖掘,铸就学生的思想深度。

同时,通过阅读心得的交流,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倾听与表达能力,发展合作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笔记展评、名著诵读、讲故事、知识竞赛、话剧表演等活动,使学生善读、会读,读得更多,懂得更透。一位学生交流体会中说到:原先自己阅读只了解到作品某一方面内容,通过和同学们交流,我能够比原来认识得更多更全面。

上一篇:好词好段摘抄范文 下一篇:优美语句摘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