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2-08-17 01:37:40

浅谈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全纳教育是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即接纳所有的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聋校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机构,多年来一直采取封闭式教育,在普通教育日新月异的情况下,要使所有聋生真正融入健听生中,接受与健听生同等的教育,就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与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促使他们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真正实现教育上的全纳。

【关键词】全纳教育 聋校 语文课堂教学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其基本原则是: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性和学习的广泛差异;学校要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学校要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歧视。现行的全纳教育,也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因材施教,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促进学生参与,引导学生协作,鼓励学生创新,允许学生失败;教学设计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采取合理的课堂管理办法,增加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由此可见,传统的聋校课堂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教育的发展。

我作为一名聋校语文教师,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从分类教学到随班就读,再到融合教育,一直进行着课堂教学实验与改革。在这个过程中,还借鉴了普校的新课程标准、阅读教学及自能课堂的有关理论,反复尝试、改进,摸索出了一套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助于全纳教育的发展。

1.熟读课文,大胆质疑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聋生因听力障碍导致阅读困难,思维发展缓慢,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差,学习能力差。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与思维,培养其学习的能力,阅读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阅读的过程是学生积累语言的过程,也是学生修改自己语病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过程。因此,学习新课文前,可首先布置学生读课文,借助字典扫除阅读障碍,提醒学生注意阅读过程中的停顿和重音,做到有表情地、熟练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课堂上,可采取多种形式朗读,如教师领读、学生个别读、小组齐读、师生同读等。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读的兴趣和习惯,发展学生的语言,同时也能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一步了解,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有目的地去探究。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有不同的发现:有的同学会发现某个词语的意思不明白;有的同学会发现某个句子的语序和原来学的不一样,像“把”字句和“被”字句;有的同学会发现今天的生字有一个和以前学的字有相似之处(形近字);对有发现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其积极性,同时也能激励其他同学认真思考,发现问题并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在老师引导下,在其他同学积极情绪的影响下,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阅读、发现并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发现,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最重要的是,每个学生都是快乐的。

2.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乐学、好学,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探索,做学习的主人。建构主义教学观也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是认知行为的主体,而教师是行为的主导;教学的内容应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建构活动发生作用;学生从原有的经验世界中,组织起相应的建构原材料,自己去提问题、选方法和探索验证,去进行表达、交流和修正,从而有效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自主性学习的观点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自觉自愿地学习,实现教学最优化。

课文读熟后,学生发现的问题都摆在黑板上了,接下来就是让学生积极思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思考的过程也就是新旧知识联系的过程,新旧知识的联系沟通了,问题的答案也就有了。需要强调的是:学生自主探究需要时间,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增加学生学习的有效时间。

3.汇报成果,总结评价

合作探究结束后,首先,由每组学生推选一名代表,汇报本组自主学习的情况,主要包括:小组成员参与的情况,小组成员质疑的内容、探究的方法、交流的情况。然后,每组再推选一名学生,汇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在汇报的过程中,学生又在心中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梳理了一遍,使之系统化;教师也在听的过程中,掌握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的放矢地加以补充。最后,由师生综合评价,评出自主学习的个人榜样以及模范小组,颁发流动红旗。评价的过程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肯定以及认识别人、肯定别人的过程,作为起导向作用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每个人作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即:要使每个人与其他人相比较,也要看每个人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使评价真正成为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4.演示内容,快乐巩固

生因听力障碍,往往以目代耳认识周围的事物,长此以往,眼的功能得以发展,因此,他们对眼睛看到的东西记忆比较深刻。再者,人们容易并乐于记住亲身参与的有趣的事情,并在大脑中长久地留有印象。为此,课堂教学的最后一步,可安排学生演示课文内容(主要是在学习课文阶段)。几年的实践表明:这一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教师的讲授,满足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课堂气氛活跃,质疑、交流之声不绝于耳,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每个学生都敢大胆开口说话,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黄志成 《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2] 杨秀治 《教育学》.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

上一篇:浅谈现浇混凝土衬砌渠道的施工 下一篇:试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