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柱的质量通病及防范措施

时间:2022-08-17 01:31:50

钢筋混凝土柱的质量通病及防范措施

【摘 要】钢筋混凝土柱是房屋结构中重要的承重构件之一。本文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柱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给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柱;质量通病;防范措施

1 钢筋混凝土柱常见的质量通病

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是房屋结构中重要的承重构件之一。随着房屋抗震要求的提高和墙体新材料的推广使用,传统的住宅砖混结构已逐渐被框架结构所替代,钢筋混凝土柱作为房屋结构中重要的承重构件,其质量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而现在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柱的质量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蜂窝、孔洞;露筋;麻面、缺棱掉角;强度偏低,匀质性差;柱顶部砂浆多、石子少,表面疏松、裂缝;柱体偏移等,严重降低了柱体的性能,影响建筑整体的质量。

2 钢筋混凝土柱常见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

2.1 蜂窝、孔洞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配比不准确,其中石子过多,加上搅拌时间短、和易性差一出现此现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分层浇筑,下料不当,导致混凝土离析;这种现象在主题的根部常见,是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模板缝隙超过规定范围,水泥浆流失而导致。

2.2 露筋产生原因:主要是钢筋定位加固不牢靠,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位置偏移,靠在模板上,失去了保护层。当碰上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因水泥浆流不过去时露筋情况则更为严重;有一些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加上振捣器插入困难,使得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造成露筋;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2.3 麻面、缺棱掉角的原因:当混凝土水比偏小时,振捣不密实一出现缺棱现象;模板未涂刷或涂刷不均隔离剂或是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在拆模时棱角被粘掉;抢工期,过早拆模是造成这种情况最严重的;还有后期施工的碰撞导致掉角。

2.4 强度偏低,匀质性差的原因:混凝土搅拌时间短,配料搅拌不均匀,加上振捣不均会降低均质性;随意改变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大,坍落度大,过早拆模,养护不到位,早期脱水表面疏松。

2.5 柱顶部砂浆多、石子少,表面疏松、裂缝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水灰比大,加上柱底部振捣时间过长,加大了坍落度,而到柱体上部振捣时间又太短,未达到分层排水、排气的标准。

2.6 柱体偏移的原因:柱体偏移是众多问题中最严重的一项,问题可能是出在设计上或是绘图过程上。但多数问题是出在技术人员身上,柱体定位偏差、监理监督不到位、施工人员不懂盲目施工,轻者降低柱体性能,重者必须返工,既影响工期,又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3 钢筋混凝土柱常见的质量通病的防范措施

3.1 应严格控制材料的配合比,经常检查,确保材料计量准确;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严格执行配比,重视外掺剂的使用研究;混凝土浇筑高度过高时,要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进行下料;模板缝隙拼接严密,柱底模四周缝隙应用双面胶带密封,防止漏浆;浇筑时柱底部应先填50mm至100mm厚左右的同柱混凝土级配一样的水泥砂浆;控制好下料,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或孔洞,应凿去蜂窝薄弱松散处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捣实,并加强养护。

3.2 浇筑混凝土,应注意检查并调正钢筋、保护层厚度;当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和易性良好;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尽量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等及时调直校正;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平;露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3.3 模板在应涂刷隔离剂,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充分湿润,浇筑后应认真养护;拆除柱模板时,混凝土也具有足够的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浆;麻面处理可采取浇水湿润后用原配合比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缺棱掉角的,可将缺棱掉角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

3.4 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对进场材料必须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按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及调整施工配合比,正确控制加水量及外加剂掺量;混凝土应拌合充分均匀,混凝土坍落度值可以较梁板混凝土小一些,宜掺减水剂,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用水量;振捣要均匀密实,截面积较小、高度较高的柱应在柱模侧开设洞口,分段浇筑。

3.5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要求水灰比、坍落度不要过大,以减少泌水现象;掺减水剂,减少用水量,大幅度提高混凝土早期或后期强度,提高耐久性、减少收缩和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合理安排好浇筑混凝土柱的次序,适当放慢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混凝土浇筑至柱顶时,应二次浇捣并排除其水份和抹面;连续浇筑高度较大的柱时,应分段浇筑,分层减水,尤其是商品混凝土;如果混凝土柱顶面石子少、表面疏松时,可将不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透,然后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补好,并认真养护。

3.6 技术人员要反复熟悉图纸、核实数据,做到准确无误。柱体放线定位时要反复核实避免误差。在现场施工时,技术人员要亲临现场,向施工人员做技术交底,监督施工,确保质量。

4 钢筋混凝土柱常质量通病的综合防范措施

4.1 提高人员素质

施工管理人员是工程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更是质量的创造者。因此,要提高施工质量就要提高施工参与人员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定期培训、定期考核,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以人为本,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

4.2 加强质量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成立以甲方、项目司理为主的统一领导,专业人员指挥现场,解决各个行业之间的协调管理问题。作为甲方的项目经理必须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要求,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地指挥每一个施工队伍,才能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必需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建立一些相应有效的制度,比如:岗位责任制、赏罚分明制等,不论是技术人员还是施工人都能明确施工的顺序和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工作承担相关的责任,不能只是口头上说说,要写下责任状,在领导的统一监督下落实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把个人的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做到各尽其力,各负其责。在施工过程中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要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要亲临现场,监督、指导现场施工,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协商解决,做到上下统一管理,时刻了解工程施工情况,减少质量隐患问题,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

5 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柱是房屋结构中重要的承重构件之一,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同于其它,一旦出现偏差影响极大,不论是在人力、物力、经济上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要求从业人员要有精湛技艺和责任感,以预防为主,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孙丽萍.赵翠林.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主要通病及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6期

[3]李胜.杜程.李宝权.桩基施工桩位偏差质量通病的控制[J].东北公路.2000年03期

[4]马利强.浅论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及其检测[J].大众科技.2005年04期

上一篇:路桥工程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措施研究 下一篇:PLC在电厂输煤自控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