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措施

时间:2022-08-17 12:38:22

浅谈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措施

【摘要】桥梁特别是大型桥梁工程,投资额非常大。根据桥梁工程在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和施工等阶段的投资分配情况可知,施工要占总投资的60%以上,远高于其他阶段投资的总和。因此施工阶段是桥梁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认真做好市政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对于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与否以及预期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增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市政桥梁工程作为市政基础设施之一,人们对其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的好坏关系着市政桥梁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认真做好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对于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与否以及预期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1、桥梁下部结构放线定位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1)对桥梁轴线控制点和水准基点进行复核测量,在桥墩中桩测定的基础上,每一桥墩各设一组十字桩并经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复核签认,用以控制桥墩的纵轴和横轴。

(2)曲线上的各桥墩之纵向中心线都在各桥墩的切线方向上,横向中心线都应在各自的法线方向上。横桥向中心线,在桥墩每侧至少埋设两个桩两侧间距不应小于30m,纵向中轴线埋设亦不少于两个桩,间距不小于100m。

(3)施工过程中各桩都应标注编号涂写上各色的油漆,做到牢固醒目并定期进行复核。

2、桥台基坑开挖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1)基坑的大小应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对有渗水土质的基坑开挖尺寸,应根据基坑周边排水要求(包括集水坑、排水管、排水沟网等)和模板设计所需基坑大小确定;一般基底应比设计平面尺寸每边加宽50~100 cm。基坑边线位置、基础轴线和标高应准确测定,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后方可开始开挖基坑。

(2)基坑壁坡度,应根据基坑深度、施工工艺、有无已建地下设施及现场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当基坑深度较浅、基坑底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或基坑底土质良好、土层构造均匀时,基坑坑壁坡度可参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执行,当设计另有要求时应按设计规定执行。

二、市政工程中桥梁下部施工中的模板配置工作

一般现浇混凝土墩台常用的模板有固定式模板、拼装式模板、整体吊装模板和组合式定型钢模板。墩台侧模板的设计荷载主要考虑现浇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对钢筋混凝土柱等轻型墩台还应考虑捣实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对模板的技术要求如下:

1、模板应具有必要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保证结构物各部形状、尺寸准确,摸板板面平整,按缝紧密不漏浆。

2、拆装容易,施工操作方便,保证安全,模板制作、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3、模板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绘制模板总装图、细郭构造图,在计算荷载作用下按受力程序分别验算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2)制定模板的安装、使用、拆卸及保养等有关技术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3)编制模板材料数量表,编制模板设计说明书。

4、验算模板刚度时,其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数值:(1)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2)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

三、钢筋质量控制措施

1、钢筋采购:必须要有出厂质量保证书,没有出厂质量保证书的钢筋不能采购,对使用的钢筋,要严格按规定取样,由项目部中心实验室和总监办实验室做平等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钢筋焊接: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焊接头要经过试验合格后,才允许正式作业,在一批焊件中,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并以此作为加强对焊接作业质量的监督考核。焊接时,要注意焊接缝的长度、宽度、深度和帮条的长度,同一截面上,焊接面积不得大于50% 。

3、钢筋配料卡必须经过技术主管审核后,才准开料,开料成型的钢筋,应按图纸编号顺序挂牌,堆放整齐,钢筋的堆放场地要采取防锈措施。专人负责钢筋垫块(保护层)制作,要确保规格准确,数量充足,并达到足够的设计强度,垫块的安放要疏密均匀,可靠地起到保护作用。

4、钢筋绑扎完毕,要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注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派钢筋工值班,以便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钢筋及预埋移位等问题。

四、下部结构的现浇混凝土墩台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

1、墩台施工前应在基础顶面放出墩、台中线和墩、台内、外轮廓线的准确位置,现浇混凝土墩、台钢筋的绑扎应和混凝土的灌筑配合进行。在配置垂直方向的钢筋时应有不同的长度,以便同一断面上的钢筋接头能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水平钢筋的接头也应内外、上下互相错开。钢筋保护层的净厚度,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浇筑混凝土的质量应从准备工作、拌合材料、操作技术和灌后养护这四方面加以控制。滑模浇筑应选用低流动度的或半干硬性的混凝土拌合料,分层分段对称浇筑,并应同时浇完一层。各段的浇筑应到距模板上缘l00—150ram处为止。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要防止千斤顶和油管在混凝土和钢筋上漏油。浇筑混凝土要连续操作,如因故中途停止,应按施丁缝处理。脱模后若表面不平整或有其他缺陷要予以修补。在明挖基础上灌筑墩台第一层混凝士时,要防止水分被基础吸收或基顶水分渗入混凝土而降低强度。

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所设置的预埋螺栓,预留孔、预埋支座的位置是否移动,若发现移位应及时校正。浇筑过程中还应注意模板、支架情况,如有变形或沉陷应立即校对并加固,高大的桥台,若台身后仰,本身自重力偏心较大,为平衡台身偏心,施工时应随同填筑台身四周路堤土方同步砌筑或浇筑台身,防止桥台后倾或向前滑移。未经填土的台身施丁高度一般不宜超过4m。以免偏心引起基底不均匀沉陷。

4、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应及时进行覆盖洒水养护(气温低于5℃时覆盖保温养护,不得洒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 天。

五、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措施

1、严把材料质量关,所有原材料须有质保书(合格证)并及时见证取样送项目部中心试验室检测,合格并经监理认可后方能使用。

2、施工前组织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加强质量意识,分层技术交底,学习施工组织设计的有关规定内容,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自觉按施工规范施工。

3、加强施工机械设备、机具的保养维护工作,使之能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各类机械设备要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接零及漏电保护措施。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4、进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高跟鞋、光脚从事施工作业,闲杂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在带有一定危险性的区域内施工时应设置安全警戒范围,现场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负责监护。

5、成立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从思想上重视安全工作,自觉执行安全技术规则,做到进场教育、标志明显、防范周密、定期检查。

总结

桥梁工程的下部结构施工下艺与施工安全措施保障对工程质量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要提高下部结构的施工质量就必须有好的施工工艺才能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又大大提高箱梁的施工效率,是提高整个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合理工艺和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时光,姜贵军。 浅议冬季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07)

[2] 李和元。 桥梁施工裂缝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09)

[3] 李志光。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4)

[4] 单慧平。 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04)

[5] 郭益安。 桥梁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控制方法研究[J]. 价值工程. 2011(21)

上一篇:浅谈市政桥梁结构裂缝分析及加固技术处理 下一篇:提高供配电系统可靠性的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