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时间:2022-08-17 11:19:39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激活学生探究的意识

探究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新认识、新观念的创造性反映,它是通向创造行为的桥梁。信息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的认识过程遵循“刺激—意识中介—反映”的信息加工理论。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和教材内容,恰当地寻找激活学生探究意识的结合点,刺激学生的意识中介,触动学生探究思维的灵感和意向,促进学生主观反应。物理教学实践表明,激活学生的探意识应从诱疑、设奇、寻弊、促需等几个方面努力。

(一)诱疑

无疑不思,无思不悟,无悟不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的确,历史告诉我们,每一项发明和创造无一不从疑问和惊奇开始。例如,牛顿从“苹果为什么向地面落而不飞上天”生疑,在“大疑则大进”的探究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教学中,教师重在置疑、诱疑、析疑上下工夫,学生贵在生疑、思疑、解疑上显本领。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实验中、教材中、猜想中、对事物的观察和比较中寻找疑问,以诱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激趣

奇能激趣,趣能引思,思能促进,奇至胜境。探究意识大都因奇特的事物而萌动,导致创造思维。这恰恰是中学生好奇心理的契合点。

(三)寻弊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万事万物并非尽善尽美,人类要不断用新观点来认识它,用新知识来研究它,用新手段来改造它,使之不断趋于完善。

(四)促需

研究表明,人类的需求是萌发探究意识、启动创造发明活动的内驱力。例如,人类为了提高生活质量,需要用电、天然气做饭,便有探究发明电饭煲和煤气灶的欲望;需要减轻劳动强度,便有交通运输工具的探究发明;需要电视能接受较稳定的电磁波,便有电视卫星转播的问世;等等。可见,人的“内需”促使人类产生探究意识,迸发创新潜能。在教学中,要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生产和科研等实际紧密结合,触动学生产生“内需”的共鸣,促使学生萌发探究的意识。

二、优化学生探究品质

探究的品质,是人的内在和外在创造素质的结合体。要把学生培养成新一代创造型人才,必须从培养优良的探究品质和素养开始,使探究意识和思维不断进发创造的“火花”,铸成创造性活动的基石。研究表明,优良的探究品质具有以下特点:情操的高尚性,气质的独特性,智能的聪慧性,等等。在物理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寻找教学内容与优化探究品质的机缘,不断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探究过程是一个艰苦的奋斗过程,必须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执著的探究愿望和追求,才能形成崇高的探究意向,从而将行为导向创造目标。

探究者成功的创造发明离不开良好的修养,例如活泼、直爽、沉静、幽默等。结合物理教堂,开展课外实验和科技实践活动,可使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更加活泼开朗。在探究活动中,胸怀坦荡,尊重科学事实,才会大胆尝试、研究和探索;才能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不足,在探究中获取更大的成功。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冷静的情绪去探究和实践科学知识。富于幽默感的人,往往构思严密,逻辑感强,不局限于俗套,不囿于见闻,具有创造能力的潜质。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一些幽默感,以使学生在探究性活动中产生“共鸣”。

三、创设学生探究的条件

探究活动是在一定社会需求和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把探究活动落到实处。尽量给予探究的机会,探究是创造发明的起点,小创造、小发明是大创造、大发明的起点。不要认为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限,而忽视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开发。需知,在圆珠笔上加一个裁纸刀或者一把小梳子的小探究,虽不是惊天动地的创造,但是,学生的探究潜能却能得到挖掘,可为将来迸发惊人的探究能力奠定基础。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教材的整体结构和阅读指导,逐渐放手,引导学生自学,形成自主式的探究与学习过程;同时,合理控制教学容量,为学生探究过程提供充足的时间;再者,教师的讲授不要“尽善尽美”,实验演示要预留“毛病”,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尽可能给学生留点“不足”之处;等等。让学生获得探究的“开发区”,展开思维畅想,发挥能力探索,补上知识的“空白”。这样的机会越多,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超高涨,潜在的智能就会得到长足发展。

四、提供探究的物质条件

探究活动离不开物质条件这个重要基础,学校要为学生探究活动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例如,向学生开放图书室、阅览室、理化生实验,成立科技探究发明小组,建科技探究发明活动室,由具有探究创造能力的教师指导,让学生的探究设想和构思变成现实;教师还要尽可能给学生减轻课业负担,让学生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开展探究活动。足够的物质条件和充裕的活动时间保证,可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充分开发。

潜能开发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探究潜能,就是人的创新素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活泼发展的过程。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学习和掌握人类创造潜能开发理论,遵循创造潜能开发的规律与原则,树立创造潜能开发意识,克服单纯的“教书”思想,结合物理学科的优势和特点,善于发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长处和优点,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优化探究品质,开发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自信、自主、勤奋、进取、坚韧、勇敢的性格,发展爱好和特长,为新世纪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作者单位:宁夏海原县第三中学)

上一篇:“片段式”作文训练浅探 下一篇:怎样提高学生数学作业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