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职业教育效益的内涵及实现

时间:2022-08-17 09:58:31

个体职业教育效益的内涵及实现

职业教育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这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事实上,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是通过人才培养——学习者个体的发展及效益的发挥实现的。

积极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经历对个体所产生的效益既体现在经济方面,也体现在社会和心理方面。在经济方面,职业教育对个体的效益表现在缩小技能差距,更有效地融入劳动力市场并获得满意的收入水平,获得更好的生涯发展机会和职业地位等方面。例如,完成正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后,成功的学习者会获得劳动力市场认可的文凭或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可以向雇主证实其具备某方面的技能和能力,以获得相应的工作岗位。在社会和心理方面,职业教育对个体的健康、家庭和生活幸福具有很大效益,这包括促进个体在专业领域的进步,增强个体的自信和自尊水平,使个体更积极地参与社会和家庭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激发个体未来的学习动机,从而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效益等。例如,欧盟的研究发现,英国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学习者的自信心、工作场所技能和个体发展直接相关;法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自尊、自信及在教育体系中继续学习的愿望。

然而,职业教育对于个体效益的产生和实现并不是自发的,一系列因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职业教育向学习者提供的方式,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文凭或证书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以及参加职业教育后的教育晋升渠道等。此外,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也能影响职业教育对于个体效益的实现。具体来说,根据国际社会的经验,有利于个体获得积极效益的职业教育体系特征如下:学习内容和方式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特征和需求,有利于个体获得能够转化为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技能和能力;学习者与其他个体间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网络,例如学习者与教师、指导者及雇主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对以前学习成就的认可;学习者在整个教育体系具有认可及晋升路径,等等。

职业教育个体效益的发挥是其社会功能实现的基础。因此,只有使个体在职业教育中获得最大效益,才能增强职业教育对于学习者的吸引力,实现其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标。所以,在实施中,职业教育与培训不应仅仅从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出发,以“教会学习者知道什么”和“获得工作技能”为导向,还应特别关注个体的未来发展,在教学模式、实施形式、发展路径等方面围绕学习者的需求和特征进行设计,回归教育的“人本位”。

上一篇: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下一篇:教师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