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防治的对策与建议

时间:2022-08-17 07:56:41

森林病虫防治的对策与建议

森林植被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部分,有着地球之肺的美誉,但与此同时,大量的森林病虫也对森林的生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破坏。如今,已经被确认的主要森林病虫害已有200余种。由于生态系统单一与脆弱,对于森林系统的保护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问题。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我国在森林病虫防治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为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因为国内复杂的自然条件和环境问题,树木种类繁多复杂,我国的森林病虫防治仍然面临着巨大的问题。

1 森林病虫防治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于森林病虫防治的检测以及手段掌握还较为薄弱,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还无法及时掌控森林病虫防治的第一手消息。就设备而言,如果没有先进的检测仪器,就难以对病虫防治的具体时间进行推测。在技术层面而言,生物防治作为主要的技术手段应被大力推广,但由于资金缺乏以及手段的局限,还没有得到大面积的应用。另一方面,就各个林业部门的协调机制而言,多方还缺乏适当的沟通与调节,大多数部门还停留在纸上沟通的阶段,众多的机构并没有采用行之有效的操作手段,使得生产与技术两者脱节。最后,由于大量化学农业产品的应用导致的残留问题,使得森林病虫产生了抗药性和耐药性。我国森林病虫目前面对的问题多且杂,覆盖了方方面面,需要技术手段的提高以及各个机构的相互配合。

2 采取高效的物理防治

在树木的生长过程之中,有效的物理防治措施是预防虫害的主要手段。以果树的生长为例,病虫的危害程度与果树的生长状况有着相当大的联系。时常对树木进行修剪、清理、改善现有的环境条件,不仅利于果树的发育,而且可以减少病害来源。对于长势较为落后的植物应及时施肥、浇水和除草,以提高树木的抵抗能力,从而有效防治病虫。

3 采取合理的化学农药防治

化学农药的选择应以低毒、低残留等因素作为选取标准。不能将化学农药的应用作为第一防治手段。为避免病原菌出现抗药性的可能,应时常混用不同的化学农药。应遵守国家对运用农药的规定,以减轻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污染。

4 利用科技手段,改进防治方法

合理的科技防治方法作为森林病虫防害的基础,不仅将生态林业坚持到底,合理种植树木、管理树木,采用壮苗混交的种植手段,实行集体经营措施,将森林病虫防治手段贯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加强早期林业生产的预防研究,增强森林自然对病虫害的抵御功能。

5 增大资金投入,确保防治力度

地方政府应将森林病虫防害的治理工作作为当地灾情计划的一部分,加大防治、检测、防疫力度。建立恰当的生态补偿管理制度,从合理收取的补偿资金中安排森林病虫防害的管理经费。

作者简介:吕玉青(1981-),女,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林业方面的工作。

上一篇:控制与防止蔬菜环境污染的基本对策 下一篇:纠正苹果树下管理过程中不正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