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应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时间:2022-08-17 06:38:25

学校文化应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学校文化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面对纷繁的讨论,我们认为可以从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文化形成和文化构建宗旨几方面思考。

一、学校文化首先是致力于学生成才成人的成长文化

学校存在的价值在于育人,育人是教育的本质归属。因此学校文化首先就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化。学生为中心即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所以,学校文化就应该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成长文化。

具备这种成长文化的校园,无论是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考核评价、嘉奖与处罚、学校制度、校园活动、学校行政服务、教师选派、校园建设、家校联系,还是在学校领导意识、教师教学风范等方面都充分地考虑到学生过去的经历经验、现在的具体状况和未来的成长问题,充分地尊重与关注学生的成长。

这种充分关注学生成长的学校文化表现在校园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中,就是在学校生活中的学生随时随地都得到平等的尊重与关照,在老师期待、赞许和鼓励中成长:同时,学生享受到的是学校尽最大努力提供的优质和公平的教育服务。在这样的学校文化中,学生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学习权和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权,学生对校园有着无限的向往与眷恋:生活和学习在这样的校园中,学生倍感轻松和愉快,能够随时随地感受到学校带给他的温馨和成功:这种文化若是表现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就是备课十分认真、讲课十分卖力,也乐于积极主动地为学生设计和打造未来生活的愿景,满心期待着学生成为与众不同的人,愿意为学生今后的成就做出牺牲,能够真正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并且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无怨无悔。受此感染,学生们都积极主动地拿出最好的状态去投入学习。这种成长文化是将学生成才与成人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既着眼于当下,又放眼于未来。它不仅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和学习意义的培养,更关注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存以及回报社会的责任与感恩。

二、学校文化还是实现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教师发展文化

学生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发展,同样,优秀学生成长文化也无法离开优秀的教师发展文化。具备教师发展文化的学校有着提升教师的坚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和教师培养目标,使得教师的他助成长与自助成长相互呼应。进入这种具有优秀的教师发展文化的学校,你会强烈地感受到有一种笼罩在校园上空的催人奋进、促人进步的氛围。它使得每一位教师,不管他是经验丰富的还是经验欠缺的、也不管他是老教师还是青年教师,总是不满足于现状,都在积极寻求教育教学的良方。相处于这样的学校文化氛围中,教师群体淡漠名利,胸怀宽广,他们十分珍爱同事友谊。没有个人利益纷争,只有共同进步。

这样的学校文化促使教师追寻独特的教学风格、探究高效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师,既具有高深的学术涵养与学术操守,又对学生拥有善待与期望,能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他们对集体共同构建的学校目标、学校制度与纪律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和信念般的坚守情怀;他们有着诚实的交际与守信的品质,在团队精神上表现为同行的互助和赞赏。这种文化状态下的教师终生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修行文化为发展目标。不仅如此,他们还总是积极顺应和尝试新时期教育教学理念,总是自觉将教学过程与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力求从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因而也就形成了教学的反思品格。不仅如此,教师还将这种有意识提炼的个人经验总结毫无保留地与同行分享。

三、学校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和谐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经过师生奋斗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这种继承是经历了去粗取精、去伪成真、千锤百炼逐渐凝练的继承。它彰显着学校办学的历史与成就,是师生为之骄傲、引以自豪的精神载体。同时,时代的要求与学校的发展又都需要学校不断适应新情况。“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守旧观念已经不可取,取而代之的应是一种不断改革、不断进取的变革文化——这是校园文化应有的本色。它表现为学校的教学改革、管理改革、评价体制机制改革以及教学目标等方面既推陈出新又坚守教育本质。拥有这种变革文化的校园必然充满创造与创新的生机和活力。

学校文化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优秀的学校文化必然经历学校旧有文化的梳理与提炼、新文化的设计与确立、新文化的实施运作、文化规范与调适几个阶段。这个过程小仅高度重视、不断吸收其他学校先进办学理念,还特别注重学校自身的传统继承与创新。

这种文化由于是“共同创造的”和“优秀文化的传承”,因而,必然主张尊师爱生、友善相处、和谐融洽。也必然导生出学校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制度与人、物质文化与人的发展的高度和谐协调。学校对待制度、行为、物质、精神的态度和方式均表现为开放、民主、科学、人本;学校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状态表现为健康、亲和、有效和丰富。

这种文化,既尊重个人的独立意志,又强调组织纪律。它主要是通过影响人的理想、信念、意志和行为动机,让人们按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正确处理各种现实问题和关系,使学校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地进行。

置身这样的校园文化中,你会看到教职工群体对学校的核心目标有共同的信念,他们都清晰地理解和把握着共同的学校发展目标;教职工群体有着明确的主体意识,他们经常进行职业讨论,分享工作的理念与方法,他们共同协作开发教育教学的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他们还积极投身学校管理之中,主动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不仅如此,学校领导还充分尊重教师的整体发展,对教师成就进行公开认可和表彰,从而营造出积极的改革氛围;教职工之间友好和谐,他们能够互相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而不是相互嫉妒和猜忌,始终以一种关心的、轻松愉快的、富有幽默感的状态在相处。

四、学校文化还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服务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必然受到植根于学校周围的地区或社区文化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也是不断吮吸地区文化营养的过程。因而,优秀的学校文化必须经常思考地方文化的特点,以一种包容的姿态接纳和融入优秀的地方文化。

“多年来,我们对一所学校办学效率的理解是‘考出多少人’。这一标准显然已不适应现代学校的发展,一所学校办得好与不好,还应看它是否充分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学校存在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好校园中的学生,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好的学校还应该将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科学研究成果奉献给社会、回馈给社会,将学校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提供给社区,从而将学校的教育影响力不断延展和释放。“从学校教育的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现行的学校教育由于只关注‘墙内’忽视‘墙外’,把学校教育看成学校个体行为而不是社会行为。”因而,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主动走出象牙塔,都有责任将学校中所学所知带进家庭、带进社区、带进所涉足的校外场所。在国家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今天学校办学中应该思考的问题。优秀的学校文化就应是积极鼓励、大力提倡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文化,应该积极搭建服务平台、营造服务氛围;应以一种积极开放的姿态来服务地方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导引出促进地区发展的服务文化。

(作者: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院长,教授)

上一篇: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伦理构建研究* 下一篇:孩子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