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家长参与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8-17 05:15:35

独立学院家长参与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 高校独立学院作为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创新形式,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学生管理工作应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以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作者结合所在学院的工作实践,从高校独立学院学生群体性特征出发,分析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家长参与学生教育管理的理念,探讨了家长参与学生教育管理的必要性和模式,这些对推进高校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促进学院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学生教育管理 家长参与

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机制和模式,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为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必须切实加强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家长积极参与高校学生管理,是提升学生教育管理质量的创新之举,是提高独立学院的声誉,增强其办学竞争力,进一步推进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的新途径。

一、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家校育人合力和全员育人的氛围。

受传统教育管理观念影响,独立学院办学过程中存在教书、管理和育人相分离的现象,依旧偏重科研、教学,虽然有专职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来“管”学生,但没能营造出信息畅通,家校协作共同育人的文化氛围。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难以发挥学生个性特长,难以激发自我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无法形成学生管理者与家长互动的良性循环和全员育人的合力。

2.重视共性,忽略个性,“以生为本“理念认识不足。

部分独立学院忽视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发展现状,对“以生为本”的理念认识偏颇。独立学院的学生比较活跃,可是学校为了追求稳定,学生工作过分强调统一和规范,而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不健全,忽视与家长的沟通的重要性,对学生的特点和专长不了解,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没有贯彻和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其结果必然是压制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

3.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法和方式相对单调,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

据调查,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践细节中,部分独立学院没有结合学生群体特点和发展现状创新学生管理的模式,基本沿用与其他公办普通高等院校雷同的学生管理方式。在独立学院做学生工作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整体上无法超越。学生管理方法和手段相对陈旧简单,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

4.指导工作过细过严,不注重培养非智力因素。

部分独立学院学生工作者在具体指导工作中过于细化,不自觉地采取从紧方法,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和有过失,甚至肆意阻止和干涉一些学生的新异想法,这种对学生能力极度的不信任,使学生容易失去尝试新想法和新思路的机会。一切从学生出发,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律意识、创业能力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人本观念的核心内容。但一些学校却忽略这一点,使学生变得厌学情绪浓,自控能力差,挫折容忍力差,缺乏自信,等等。

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该遵循的三原则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一个个大写的“人”,亦即一个个体格健壮,灵肉合一,情理协调,言行适当的人。随着教育的人本化,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也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教学生学会做人。提倡“以人为本”既是高校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树立并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遵循公正原则、适度原则和整体原则。

三、独立学院家长参与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与实践

1.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想指南。在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要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组建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各年级学生家长会、座谈会,举办家长讲坛、家长体验班,家长通过亲身体验和与学院师生的交流,为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出谋划策,这些为学院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供现实依据。学院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实现以学生需求为本的转变,在管理中育人和服务,创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二,要明确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校和家长都习惯性地以强制方式管理学生,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发展,也激化了学生的逆反情绪。针对这一现象,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组建家长委员会,举办亲子团体辅导、家长体验班、亲子论坛、亲子共上一堂课、聘请家长创业导师等活动,让家长和学生平等对话、深入沟通、化解矛盾、共同成长。学院通过家校互动合作的“柔性管理”方式,在关注学生情感和内心感受,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初具成效。

2.全方位多渠道搭建家校信息互动平台。

独立学院应积极探索学校与家庭新型协作教育模式,搭建全方位多渠道家校信息互动平台。为此,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建立网站“家长直通车”、“家长信息卡”,成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会”、“家长论坛”,等等,争取家长对学院各项管理措施的理解和支持,协助学院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这也成为学院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教育大众化的挑战、优化工作机制、为学生成长服务的重要载体。城市学院主要采取三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一是请进来。通过召开家长会、组织学生活动、设立学校开放日等形式,将学生家长请进来,让家长互相交流,与老师沟通,建立互信。同时,学院组织专家对家长讲解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思路,引导家长主动参与学校的学生管理。二是走出去。针对特殊学生,老师走出校园,走进学生家庭,通过这种单独的、面对面的交流,能够让很多家长提高认识、发现自己教育孩子的欠缺和不足,能够主动积极地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和管理孩子的工作。三是点对点。充分利用当今发达的通讯工具与家长保持联系,告知实情和获取信息,这样可以使家长及时掌握孩子在校的表现,与学院共同承担管理孩子的职责。

3.完善学生自我管理机制,落实学生管理主体地位。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独生子女多、家庭条件比较好、学生个性张扬、自律意识淡薄的特征,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借助全方位多渠道家校信息互动平台,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通过家校联动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培养,使学生管理工作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为此,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从“管理型”向“引导型”和从“硬性管理”向“柔性管理”两个方面转变,进行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创新,通过“家长专场招聘会”、“就业工作家长会”、“家长创业导师”和“家长委员会”等活动,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优越的环境和条件,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知识和能力结构,顺利地步入社会,提高择业竞争力做好服务。

4.探索家长导师制,构建全程参与能力培养机制。

探索实施家长素质导师制,以“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所谓家长制,从实质而言是家长们为学生在自立自为、综合知识构架、职业能力塑造、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求职就业等方面传授经验,提供帮助和引导。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多年的实践证明家长导师制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其一,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定期邀请家长来校举办主题讲座。学生可以通过选修、辅修、双专业学习等来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其二,培养实践动手能力。部分独立学院学生家长都有自己的企业,学院与他们合作,为学生提供寒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增加学生工作经验。家长参与学生创业过程,提供智力和财力支持,增加创业经验,提高成功率。其三,亲子互动提升职业素养。举行“汉式成人礼”、“做好职业人学好弟子规亲子齐诵弟子规”等活动,亲子共同成长,提升职业素养。其四,鼓励取得各种技能和资格证书。我院根据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技能考试,获得各种资格证书,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总之,独立学院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需要从学院实际出发,秉承改革创新的理念,在管理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有效利用家长资源,构建学校与家庭新型协作教育模式,有效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尧飞,严新龙.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探索[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3).

[2]全力.探索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途径[J].高等教育研究,2007,(6).

[3]吴冰,周艳,孔祥清.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3).

[4]张益民,唐松林.坚持以学生为本,走特色兴校之路.高等教育研究,2006,(2).

[5]张艳伟,高校院系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探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1).

[6]王凤飞,史冰.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应坚持的重要原则.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

[7]谢正宇,梁瑞英.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11,(3).

[8]刘振平,李金东.精致化管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新理念.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10).

[9],姜莉莉.以人为本: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原则.价值工程,2011,(2).

上一篇: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刍议 下一篇:对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