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意义

时间:2022-08-17 04:51:05

浅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意义

摘要:财政部2006年2月颁布了新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本文结合修订后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的内容和特点评述了此准则在实务中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非货币性资产 思考 影响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39项新会计准则(含《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其中就包括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此项准则,国内现有的文献资料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制定及其效果的研究较少,笔者之所以选择此项准则来写,主要是借此引起更多人对此准则的注意和进一步研究,以正确、合理运用于实务中。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相关简述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通常意义上的货币易相比,无论在会计确认、计量上,还是从报表列报与信息披露而言都有较大的区别。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加以规范。

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推出具有历史必然性,是在财政部2001年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在三个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即公允价值,损益确认,关联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笔者认为,这些改进具有理论进步性和客观适用性,符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市场环境。笔者将在以下文章中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同时,新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率先在上市公司实施,由于上市公司业务的多元性、复杂性,三方面的重大改进将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产生直接影响,进而间接影响到公司的市盈率等相关财务指标,从而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预期。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应用意义的分析和思考

1、“公允价值”的重新应用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而账面价值则是在历史成本法下的一种历史计量观。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满足条件的资产,应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而2001年颁布的准则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易时,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倘若以资产的账面价值入账,在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的情况下,会造成资产价值的高估,违背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相反的,当账面价值低于公允价值时,以账面价值入账,会造成资产价值的低估,这种低估会在后期资产评估的调整中反映出来,导致企业的资产在不同期间内发生大幅度波动,从而违背了一致性原则。可见,运用账面价值作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入账价值有着很大的不合理性,使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相关性大大降低。既不能给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也不能客观反映企业资产的经济价值。此时,公允价值的优势就明显的凸现出来。以可靠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能更加准确的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使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相关性显著提高,为企业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了有用的财务信息,其进步意义不言自明。

值得注意的是,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并不是一个新举措。早在1999年,我国颁布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就提出了应以公允价值记录换入资产价值的概念。但是由于我国一直缺乏公允价值存在的外部环境,在2001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淡化了公允价值的概念,以账面价值计量非货币交换的资产。可以说,2001年的准则是为了适应当时经济环境而做出的理论让步。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不断发展,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财务人员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获取运用公允价值有了客观的基础。在今年的新准则中,重提公允价值是必然的举措,既符合理论要求,又能促进实务发展,可谓是今年颁布的新准则的一大亮点。

2、发生补价的损益确认反映了经济实质(商业实质)

新、旧会计准则下,非货币换产生损益的条件是不同的。旧准则中,其确认损益的条件是:收到补价的一方,应按如下公式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和应确认的收益:

收到补价应确认的损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支付相关税费(1)

新准则中,其确认损益的条件是:以账面价值入账的资产,即使交换时发生补价,也不确认损益;以公允价值入账的资产,且交换发生补价的,不论是支付补价还是收到补价,均确认损益,公式如下:

支付/收到确认的损益=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其账面价值 (2)

由公式(1)可以看出,旧准则只允许收到一方确认部分转让损益。确认的转让损益仅仅是经济学意义上转让损益的少量部分,无法反映经济实质(商业实质)。而新准则在这一点上显然优于旧准则:新准则规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全部记为营业外损益,这个差额恰恰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转让损溢。类似于对企业资产进行重新评估之后的价值差价,记入营业外损溢账户。可见新准则能够真实的反映经济价值的流转,更具有合理性,将会计处理与经济意义上的价值流转结合历来,更具科学性。

3、入账价值与确认损溢不受账面价值变化影响,具有更高的科学性

在旧准则的账面价值法下,只要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发生变化(主要是提取折旧政策不同或者计提减值准备额度不一),所确认的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及其损益也将跟着变化,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而在新准则公允价值法下,不管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多少(也即不管换出资产单位采取何种折旧政策与计提减值准备的方式),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均保持不变,较能反映换入资产的实际价值,具有更高的科学性。以公允价值计量换入资产的价值,真实反映了资产的现时价值,提供出的财务报表具有较高的决策相关性,损益的确认额刚好为新记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符合经济价值流转的实质。同时,在谨慎性原则的指导下,现实情况中,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往往低于其公允价值。在新准则正式实施后,上市公司将以公允价值对其换入资产进行重新评估计价。正如上例所示,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按照新准则规定,将记入营业外损益账户,并最终作为当期利润反映在损益表中。那么在公司股价不变的情况下,公司当年的市盈率必将提高。作为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市盈率的提高必将给投资者一个积极信号,影响投资者对公司发展前景的预期。另一方面,如果公司在当期有大笔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活动(假设账面价值均低于公允价值),在新准则的运用调整下,公司的资产和权益(未分配利润)会大幅度提高。这样还会影响到公司的资本结构,财务杠杆系数会降低,给投资者带来的反馈是企业风险下降。可见,新准则的运用会在公司当期的财务报表上有明显体现,并且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对公司的预期。

但另一方面,因为资产确认价值的不同,当期确认的损益额也不同,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如果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差距大,则差额影响当期损益大,对当期资产结构、所得税费用、净利润及净资产均会产生很大影响。可见,新准则的应用,只有在较好的监督机制之下,才能发挥其理论优越性,否则,也可能成为管理当局操纵利润的工具。

4、对关联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的提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第五条特别指出:“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换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关联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特别提出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项改进。2001年我国颁布的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并没有将关联方之间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排除在外,这是一个很大的准则漏洞。最近几年,上市公司并购、资产重组等资本运作行为屡见不鲜,一些上市公司为达到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所制定的相关硬性指标,很有可能利用这一点来人为操纵利润,如将一次完成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分割成了两次完成,他们把本可以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形式完成的资产置换,改为先卖出资产获得货币性收入,再用此货币性收入去买入资产的方式来实现交换,这样既达到了资产置换的目的,又规避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要求。新准则对关联方交易的特别说明意在将这一特殊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进行特别提示,区别于一般的非货币资产交换行为,针对关联方的交易应参照新《关联方交易准则》进行处理。这是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进步体现,具有理论进步性和实践指导意义。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

之所以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独立作为一段内容来写,是因为笔者有感于这几年,我国的企业之间出现了一波一波的并购浪潮,企业要做大做强的想法是无庸置疑的,而并购是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寻求扩张最主要方式,为最大限度减少并购风险或避免对一家有吸引力的公司支付过高的价格,选择何种并购模式,是并购方在决定进行并购时必须慎重考虑和得以解决的首要问题。其中之一是并购方可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上市公司股权或者对上市公司进行增资扩股,籍以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包括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增资扩股或者直接交换其股权)。该模式中的非货币性资产仅指单项非货币性资产或者几项非货币性资产的组合。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逐步成熟,并购模式也日益丰富,以非货币性资产作为支付对价的方式日益增多。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若并购方的现金流较紧张的情况下可使并购方的资金压力大大减轻,而且以非货币性资产作为支付对价可以同时完成并购和资产重组,使的并购时间大大缩短,有利于降低并购成本和并购风险,但是并购交易方案相对复杂,需要全面细致的考虑。另外在制定并购方案时需要根据并购双方的实际运营状况进行周密的税务规划,在保证并购交易成功的同时使并购交易双方的税金流出最少。以非货币性资产做为并购的交易对价,税务负担最轻的是股权,没有流转税负担,只涉及企业所得税,所以在不同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模式中最优化的交易方式是将拟交易的非货币性资产打包,组成独立的法人,以股权交易的形式处理。

综上所述,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 非货币性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相背离的现象是非常普遍, 新准则以“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具有商业实质” 作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前提条件, 就是保证信息可靠性的重要, 符合目标导向准则的基本思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发展还需要依赖会计环境的改善, 包括产权交易市场的完善、相关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的提升以及市场监管的强化等措施给准则实施提供必要的保障,相应我国资本市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才能不断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余玉苗,龚长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理论基础及应用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6)

[2]刘秋萍:企业并购中的财务评估及风险衡量

[3]田春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研究述评.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第11期

[4]王春雨:对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理论掘金和应用分析

[5]《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颁布版

[6]蔡炯 刘晓春 王丽新:实施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几点思考

上一篇:对于农信社中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的探讨 下一篇:小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