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究电网调度与安全运行

时间:2022-08-17 03:12:46

浅究电网调度与安全运行

【摘 要】电网调度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应完善相应的应急机制,提高相应的应急的处理能力,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体系,总结不同季节和天气情况下负荷的特点和事故规律,加强应急体系的建设,对各类预案进行充实和完善,对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要特别注意,组织调度员进行定期的学习和讨论,不断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性,确保即使出现事故也能有效地进行处理,对电网运行存在的风险有效地进行化解,尽可能地杜绝电网事故的出现。

【关键词】电网调度;安全运行;事故

一、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影响因素

对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造成影响的因素很多,根据电力系统本身的特性可将其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内部因素

(1)电力系统的一次元件出现固有的故障,如发电机失磁故障、输电线路短路故障、变压器磁饱和故障等;(2)电力系统内部的二次元件如控制和保护系统中的继电器、断路器等出现故障;(3)通信系统发生故障,如外部信息的侵入,信息传输过程中设备不稳定导致信息的缺失等;(4)引入电力市场的竞争机制后导致旧设备与新设备不协调,且缺乏更换旧设备的主动性;(5)电力系统中的计算机系统出现了硬件、软件故障;(6)由于电力系统本身特性所导致的不稳定因素,如频率不稳定及静态振荡等。

2.外部因素

首先是气候急剧变化造成的自然灾害因素,如洪水、雷雨风暴及地震等。其次是人为的操作因素,如保护和控制系统参数的错误设置,由于恐怖活动和战争导致的蓄意破坏等。

由于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因素如此之多,应从多个方面加以综合防范,首先在电网建设阶段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工作,保证电网建设工程的质量;其次应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水平,加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及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同时定期对调度运行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核心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

二、电网调度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电网调度作为电网运行的核心部门,其安全稳定直接关系着电网整体的可靠性,因此应对电网调度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电网调度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

(1)由于电网运行人员并未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程,交接班时在未完全了解电网运行方式的前提下就了调度命令,导致严重事故的出现,或者由于疲劳导致在拟写调度命令时出现失误。

调度员对相关的调度规程未完全遵守,尤其是在交班时未完全了解电网运行方式,导致工作出现严重失误,且在地调这个层面由于实行的是逐项命令,因此当工作量比较繁重时容易出现拟写调度命令失误的情况。在与现场进行三核对的过程中,由于现场回报不清或交接班时没有对工作交接清楚就匆忙进行操作也容易造成错误。

(2)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的调度操作制度,工作结束时交接手续不清导致工作许可出现错误,使得当多个工作组工作时协调效果不好,工作结束后没有完全汇报工作,造成严重的事故。

(3)由于调度员的责任心不强及调度术语使用的不规范导致产生了误命令,因此需要培养调度的责任心。

(4)由于调度员心理素质和业务非常差,导致对操作中的工作程序和系统的运行状况不熟悉,延迟了重要用户的送电。

(5)班组的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导致调度员的安全意识非常淡薄,对于一二次资料的管理并不能严格执行,使得调度员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相关的依据。

(6)检修工作缺乏计划性,导致相关的设备进行了多次重复的停电检修,客观上为调度员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三、电网调度安全措施

1.细化运行方式的编制,强化运行方式管理

首先应该将电网的运行方式管理模块化,从制度上规范电网的运行方式,保证电网年运行方式的编制应依据一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将电网的反事故措施落实到运行方式中,从技术上提升电网运行方式分析的深度。其次在电网运行方式的计算上要对母线和同杆架设的双回线路故障下的稳定性进行校核分析,分析重要输电断面同时失去两条线路时导致的故障,严格计算在最不利的运行方式下最严重的故障对整个电网的影响,要有针对性开展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对防范措施进行细化,对电网事故防范于未然。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健全相关的数据库系统,以此来提高电网运行方式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2.杜绝误调度、误操作事故

如果调度员下令对电网的运行方式进行改变,则在指挥事故处理和送电的过程中应防止调度员的误操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关的措施:首先应使调度员明确责任,提高所有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调度员责任心的同时坚持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活动,对误调度和误操作事故进行通报,对相关的调度事故要严格吸取教训。在调度组进行调度命令无差错活动的开展,考核调度命令时应将安全小时数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并作为年评选的先进条件,从各个方面增强电力职工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以达到良好预防并控制故障的效果。其次应对电网调度中的《电网调度管理条例》进行严格的执行,对调度、发电、供电、用电单位进行定期培训,从制度上杜绝误操作和误动作事故的发生。

3.完善电网结构、强化继电保护运行、提高调度人员素质随着电力公司对电力设备投入的增加,高压电网的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大部分地区220kV电网已经形成了环网,而500kV网络也形成了局部的单环网,提高了高压网络的可靠性。

作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屏障和防止电网事故进一步扩大的防范措施,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安全运行管理,确保其长期处于良好的运行的状态,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适应电网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与应用,达到电网现代化运用水平,对调度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导读人员不仅要学习新技术、新知识,还要不断通过实践提高业务水平。对调度人员的培训要以实用为目的,要求工作人员熟悉电网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及工作原理、本地区电网的一次系统图、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本地区电网的各种运行方式的操作,要求调度人员能掌握紧急事故的处理方法。

四、结论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发生事故的几率也在逐渐增加,而作为电网的核心部门,电网调度担负着保证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任务,因此其出现事故对电网整体的影响也在日益增大。且随着近年来城乡电网改造的逐步深入,电网内各种电气设备的技术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使电网整体的现代化水平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同时也增加了电网发生故障的几率,因此,做好电网调度与电网安全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上一篇:提高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 下一篇:电力项目设备采购合同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