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导入四法

时间:2022-08-17 03:11:53

语文课堂导入四法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的吸住。”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文体可以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同一种课型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四种导入方法。

1.激趣导入法。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在上课前,教师可以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奇闻、轶事、故事等趣味性强的导入来进行一节课的开始,然后饶有兴趣地慢慢道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同学们愉快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教学案例:在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时,我设计了以下的导入语:在上课之前,我给大家讲一个作家的故事,天津有位作家叫冯骥才,他很有才华,有一次他访问法国时,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说:“不!难道人吃了猪肉就会变成猪吗?吃了牛肉就会变成牛吗?”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成功,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这时学生就会想知道“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执行拿来主义,于是便乘机导入本课的学习。

2.激疑导入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才能有所得。疑问式的导入,可以激发起学生的疑惑,激发起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提问、比较等各种手段,引起学生的联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案例:在学习《鸿门宴》时,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语:项羽号称“西楚霸王”,曾带领义军破釜沉舟在巨鹿一战中以少胜多,令诸侯畏服,可谓是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刘邦则更像是一个小混混,与一帮“兄弟”吃吃喝喝,破秦如咸阳更像是“运气”。如此悬殊的两个人,一个只落得兵败垓下,乌江自杀,另一个却开创帝业,君临天下。这戏剧性的结局在鸿门宴中已初露端倪,大家想探索其中的奥秘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学习的课文《鸿门宴》。这样的悬念设计,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撞击着他们的心灵,使他们产生急于了解文章内容的强烈渴望。

3.感染导入法。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情感与思维是相互推动着的。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案例:在学习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时,可以这样设计导入教学:作家巴金先生如今已走过了风风雨雨一个世纪,在这变幻的100年中,他有过成功的欢欣,有过屈辱的磨难,有过痛苦的忏悔,有过平静的安宁。巴金的人生,映照着一代五四知识分子坎坷而不平凡的命运,对他的祝福和纪念,也是对20世纪许多像他一样的知识分子的怀念,是对我们的民族经历的百年风雨的记忆与思索。当文学面对现实惊人的冷漠时,我们多么需要巴金直刺现实的勇气,多么需要他振聋发聩的呐喊,多么需要他来扫除我们心灵的垃圾,净化我们的灵魂。《小狗包弟》就是一篇能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的散文,让我们来感受晚年的巴金与一条叫包弟的狗之间的不解之缘,听听他的故事吧。

4.知识导入法。在课文的选材中,文章的内容有难有易,很多文章距离现在的时间久远,学生在接受的时候因不知道当时时代的背景而对文章的理解不够深刻。因此,在遇到学生不易懂的文章时,可以选择讲解背景知识导入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案例:在讲解《记念刘和珍君》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想想鲁迅先生为什么会记念刘和珍君呢?因为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会主席的刘和珍君,动员组织学生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反对段祺瑞的旗子,冲入段祺瑞政府大门,在其过程中突然身重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刘和珍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中伤,这样的行为致使鲁迅先生更加愤怒,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性的文章。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记念刘和珍君》。讲解背景知识可以带入学生回忆当时的时代状况,让学生在听取背景知识的同时,对所学课文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便有利于课文的讲解,更有利于课堂的顺利进行。

王浩,教师,现居江苏泰兴。

上一篇:有效激活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下一篇:多媒体课堂别冷落了传统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