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的“和谐”因素

时间:2022-08-17 01:06:43

浅析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的“和谐”因素

【摘要】“和谐”是当今中西方文化的主题,也是我国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目标,这不仅要求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要求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各种关系。我国古代的法律思想中就蕴含着许多“和谐”因素,本文就着眼于这一问题,对其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和谐;均衡;善恶;仁政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106-01

“和”字本意是指庄稼的丰收,人们共同庆祝。这种欢乐祥和的意蕴正体现了其中和谐均衡的基本含义。中国古代有相当丰富的“和谐”理论,“天人合一”论就是和谐理论在法律思想上的典型表现。在中国古代“天”指与人相对的自然界,它的各种变化都与人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夏商神权法统治时代,殷王室把对祖先的崇拜与对天神的崇拜渐渐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礼记・表记》中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氏之蔽,荡而不静,胜而。”可见“天”和“神”对殷人的影响之深。从西周开始,神权法思想逐渐被“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重德思想所取代,这种思想是对之前神权法思想的继承与批判,是新的“天人合一”理论,不仅只注重神的力量,同时也看到了人的力量。

孔子的“以礼节和”论,荀况的“隆礼重法”论、董仲舒的“德主刑辅”论等等都包含了诸多的和谐因素。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即以兼容均衡为目的,以恰到好处为尺度,最终追求一种和谐的理想境界。中国古代的和谐理论主要通过礼法、德刑、宽严等相互补充的关系体现出来。孔子首倡“仁”,仁就是要求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谐关系。他认为“礼之用,和为贵”,即追求在礼的指导下德仁政刑相“和”。何谓“仁”?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即要求君臣之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父子之间,“父慈子孝”,兄弟之间,“兄友弟恭”,夫妻之间,“夫义妇顺”,朋友之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臣之间的和谐、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将直接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家庭以及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也维护着社会的整体和谐。因此“仁”是区分善恶,判断是非的根据,通过“仁”的示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不仅可以预防犯罪,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论述了礼的调节与教导作用。

之后的“德主刑辅”“贵和”的思想仍在不断完善,荀子继孔子之后,对和谐作出了“隆礼重法”的诠释,即“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无道法则人不至,无君子则道不举。故土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君子也者,道法之总要也,不可少顷旷也”。

孟子以“人和”为主要价值观,提出了一个系统的“仁政”型社会和谐理论,它以经济和谐为基础,以道德和谐为核心,以上下和谐为主干,以善政善教为两翼。他在价值观上尊从孔子的“和为贵”的理念,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然而,孟子不仅在价值观上注意“人和”,而且还首次系统提出了建立“人和”社会即和谐社会的政治理论,这就是他的王道仁政理论。同时孟子还高度重视关注和关心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从维护社会基本的公平秩序的“平治天下”的治国理念出发,认为要使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和谐相处,首先有赖于统治阶级和强势群体对社会底层百姓和弱势群体在物质生活上的关心和抚恤。一个“仁政”化的治国方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就是要以“保民”“推恩”为原则去积极主动地关怀和帮助弱势群体,就是要对那些孤弱无助者给予帮助,使他们也能有起码的生活保障,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这都是中国古代从和谐出发的社会理论,是中国传统社会和谐理论的典范。

董仲舒则根据“天人感应”、阴阳学说得出了和谐理论的德刑关系,坚持了“以礼节和”原则。《唐律疏议・序》中也体现了诸多和谐理论,强调德礼政刑缺一不可,“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总之,我国古代许许多多思想都包含着和谐的因素,无论是《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而非天人对立,即强调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还是儒家的“以德治国”“以仁施政”的政治和谐,“先富后教”的经济和谐,以及“以儒治国、以道养身、以佛养心”的文化和谐,甚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人我和谐,“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身心和谐,“四海之内皆兄弟”“以中国为一人,以天下为一家”的世界和谐……都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在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和谐理念贯穿于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始终,是推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达到均衡、兼容的重要力量。社会的有序与稳定,历史不断进步至今都与古代思想家倡导与运用和谐理论密不可分,对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2875.

[2]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4288.

[3]李林甫.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276.

[4]孔子.论语[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5]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6]孟轲.孟子[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64.

[7]荀况.荀子[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202.

上一篇:代位权行使要件若干问题的评析 下一篇:浅论我国行政强制拆迁的赔偿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