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时间:2022-08-17 12:03:08

浅谈水利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摘要:本文介绍了水利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水利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水利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水利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会计信息失真

在财政部所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中,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以及减值准备等方面的规定做了明确、详细的规定,强调企业要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进行会计核算与管理,但恰是此举,为某些企业实际为控制利润创造了条件,增加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1.2 固定资产流失的现象严重

因为企业可以自己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所以很多企业可以不完全合理地提高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使部分本来应该进入固定资产核算的资产部再按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就像是部分金额较小的辅助经营设备,例如:办公设备、通信工具、生活用具等等),这些资产的管理程序和方式变得粗糙、简单,并使该部分设备没有达到使用年限,就被企业当做废品提前进行处理,使该企业的资产流失现象加剧。

1.3 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不同而造成的偏差

固定资产所计提的折旧总额要在其使用年限内进行系统的,合理的摊销。影响折旧计提的因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固定资产的原值和它的重置价值。(2)固定资产预计使用的年限。(3)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4)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在某一些企业中,由于生产的特殊性,同一个设备在企业的不同项目部、不同的使用者之间经常变动;而如果是同一设备来说,在购置使用的初期,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高、维修费用低,而在其使用的后期,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低,维修费用就高,所以,如果在同一设备的前后期,使用者仍计提相同的折旧费用,就会在使用者价值体现的时候明显地有失公允、也会形成明显的偏差。

1.4 缺乏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清查盘点,疏于日常管理

如果固定资产没有定期的清查盘点制度,长期地不对账、不清点、监管力度不够,账面所反映的固定资产与实物的固定资产不符,而是有账无物或者是有物无帐的现象较多。固定资产的调拨、变卖、转让、毁损、报废时,没有按规定的程序报经审批,而是自行处理,没有严格履行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程序。

1.5 管理人员的交接不顺畅

如果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和复制负责人的变动频繁,而固定资产的清算移交工作不能同时跟上进度,没有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加以足够多的重视,而只注重了资金的运作而忽视了相关的财产管理,导致了相关的人员离职之后,接任的人对资产管理的不清楚。

2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原因

2.1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比较落后

进入21世纪的今天,传统的管理方法以及难以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需要。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数量增加、种类增多,有关固定资产的各种信息也成倍增长。落后的信息管理手段也使得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部门与实物管理部门衔接不到位,沟通不及时,不能达到信息共享,导致固定资产记录和核算不准确。固定资产内部和外部信息在企业内部没有统一规划和管理,形成企业资产管理中现实存在的“信息孤岛”,致使因违反行业政策项目叫停、在建工程不能及时转围、折旧计提不合理。可见,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既不利于固定资产整体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也不利于财务部门进行实时的财务监督。在信息化的今天,对于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企业提出规范化,高效率的解决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 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风险管理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面对的是一个日趋复杂的现实,从项目的决策、筹资、施工、核算到日常管理与处置等的控制,其难度及风险越来越大。对固定资产相关业务风险意识不强,对社会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没有充分认识,企业风险评估及预测的手段缺乏,未进行有效地预防与处理,甚至只凭管理者的感觉盲目决策,导致投资决策的失误以及固定资产进入企业各风险环节发生错弊。

2.3 固定资产的内部管理流程不清晰、执行不力

固定资产的程序性执行不力是指,在管理实务操作中没有按照制定的标准业务流程去执行各步骤而导致业务处理不规范、企业价值不能实现最优的现象。还有一些企业不注重流程管理,在固定资产增加、日常使用与处置三个环节中经常出现人工审批流程没有得到切实执行,实务处理中越过竞价、鉴定等控制程序,或者在上级领导不知情的情况下,任意购置固定资产、任意选择折旧政策及处置固定资产,这些必然会损害公司利益的做法。例如,建设材料的购买未经比值比价及适当审批环节,固定资产处置也未执行合理竞价及审批等。

2.4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检查措施

一些企业的监事会形同虚设,对经营者不当的利润调节行为视而不见,没有发挥有效的监督职能。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运作受到企业经理的直接领导,所以财务监督被架空。使得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内部控制制度也难于有效运行,从而易于出现会计信息失真、部门领导专权、部分管理层面临的现象。同时,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账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很少涉及,导致员工舞弊案件不能被有效预防和及时发现。

2.5 不相容职务没有相互分离

企业的任何一项业务如果全部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应实行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的制度,合理设置相关的工作岗位,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否则,不能形成有效的内部牵制,出现同一部门或个人全过程办理业务的情况,造成工程项目施工、固定资产出售等业务过程中相关人员收受回扣、拘私舞弊的现象。

3 加强水利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3.1 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

3.1.1 固定资产的购建

购建固定资产必须实行预算管理制度,首先由其使用部门提出预算申请,然后交由预算管理部门进行合理的审批、预算,做出购建的步骤和实施过程,然后进行答复。

3.1.2 固定资产的验收

企业在购建固定资产的时候必须办理验收手续,而验收人员则应当由企业的财务部门、审计部门、资产的使用部门、实物资产管理部门和相关的部门组成。

3.1.3 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指固定资产日常的维修、保养和保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应实行归口分级管理,明确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各自的权限和职责。

3.1.4 固定资产的转移

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员工之间进行固定资产的转移调拨,应当有资产申请调入部门提出申请,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审核后填制一式四联固定资产转移申请单,相关部门签字后,第一联由管理部门留存,更新固定资产卡片,第二联送交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第三联送交移入部门,更新本部门固定资产实物台账,第四联送交移出部门,更新本部门固定资产实物台账。

3.1.5 固定资产的盘点

企业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定期盘点的次数多少可根据企业规模、固定资产数量的多少等因素而确定,但一年不得少于一次。对因特殊情况而不能及时入账的固定资产,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应对该未及时入账的固定资产予以标识。

3.1.6 固定资产的退出

固定资产退出主要是指固定资产报废、出售及捐赠等。固定资产报废应由使用部门提出,然后由固定资产实物鉴定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再由实物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按相关程序办理报废手续。

3.2 固定资产的凭证管理

固定资产凭证管理涉及到固定资产从预算、购建到退出的整个生命周期,关键环节的关键凭证具体如下:预算环节的关键凭证主要为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编制的预算申请和预算管理部门下达的预算批复。

3.3 固定资产的账务核算处理

固定资产的账务核算就是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企业的核算不能脱离《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3.3.1 固定资产的确认。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3.3.2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企业所取得的固定资产应该按其成本入账,即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包括直接发生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

3.3.3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如有变更,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3.3.4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等,有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就应当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否则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3.3.5 固定资产的处置。当固定资产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并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参考文献:

[1] 欧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优化控制分析[M].经济师,2011,(09).

[2] 邓昌华.企业固定资产闲置的原因及盘活对策[J].石油机械,2010,(01).

上一篇:建筑钢结构设计探讨 下一篇: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控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