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6 11:25:01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了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入我科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丙泊酚组,40例)和对照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40例),观察组麻醉诱导联合应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对照组予以单纯应用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的丙泊酚总用量、镇痛效果、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以及诱导前后的心率、呼吸、血压和SPO2。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孕妇的诱导时间明显延长,苏醒时间明显缩短,丙泊酚用量也明显减少(P

[关键词] 丙泊酚;瑞芬太尼;人工流产;麻醉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56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42-02

临床上无麻醉下的人工流产术常给女性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手术过程中术者常常感疼痛难以忍受,甚至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为手术增加了潜在风险。为了减轻术者疼痛,降低手术风险,选择有效的麻醉方法是重要的措施。近年来关于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成为了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1],本人主要探讨了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入我科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共80例,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27.56±4.32)岁,妊娠时间6-10周,平均孕周(8.26±2.56)周,体重46-68Kg,平均体重(58±12.85)Kg。随机分为观察组(丙泊酚组,40例)和对照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40例),两组年龄、孕周和体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妊娠时间≤12周;②18≤年龄≤45。排除标准:①有手术禁忌症和相关药物过敏史;②合并严重脏器或系统功能不全的病史;③资料不全或数据丢失的患者。

1.3 方法 术前进行血常规、心电图等检验检查,禁食4-6h,入手术室后常规用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和脉氧饱和度。观察组麻醉诱导首先静注瑞芬太尼1.2μg/kg,半分钟后以2.0mg/kg的速度滴注丙泊酚,直到满足手术要求。对照组予以单纯应用丙泊酚3.0mg/kg,直到满足手术要求。手术过程中麻醉减浅时追加丙泊酚剂量加深麻醉,手术中出现低血压时加快输液,出现呼吸抑制如脉氧下降、呼吸频率低于9次/min时加压面罩辅助呼吸。术中记录丙泊酚总用量、镇痛效果、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以及诱导前后的心率、呼吸、血压和SPO2。镇痛效果判定标准:①显效:孕妇术中完全安静,无痛。②有效:孕妇术中基本安静,仅有轻度腹痛。③无效:术中大声,有明显疼痛感。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TX-*3〗±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统计结果以P

2 结 果

2.1 两组间麻醉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孕妇的诱导时间明显延长,苏醒时间明显缩短,丙泊酚用量也明显减少,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诱导前后两组心率、血压、呼吸和SPO2比较 对照组诱导后血压、心率、呼吸和SPO2较诱导前明显,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 论

进行麻醉下的无痛人工流产已经成为临床上大多数早孕妇女的重要选择方式,可以减少孕妇的痛苦。丙泊酚已被证实为临床上进行无痛人流的基础,但是临床上单用丙泊酚的孕妇术中躁动发生率高,而加大剂量会导致术者心率、呼吸减慢,血压和脉氧降低等情况,给麻醉和手术增加了风险,相关研究证实联合用药不仅可减少丙泊酚的剂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带来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

本研究发现与单用丙泊酚相比,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人工流产女性进行麻醉可以减少丙泊酚的剂量,延长诱导时间和缩短麻醉后清醒时间,术中的患者镇痛的显效率也明显增高,诱导前后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波动幅度明显降低,给手术及麻醉效果带来了有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姜海千.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69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5(06):2652-01.

[2] 徐荣刚,陆文英,朱小勇,等.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氯胺酮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3):3385-3386.

上一篇: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营养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