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校园媒介资源探讨

时间:2022-08-16 10:34:37

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校园媒介资源探讨

摘 要 随着当今媒介形式的增多,校园媒介在安全教育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依托于自媒体时代背景下,校园媒介传播信息的广度、深度以及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并影响着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形态。本文将通过分析校园媒介的特征、运用现状,探讨如何有效利用校园媒介资源,提高安全教育效果,进一步完善教育途径,增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关键词 大学生 安全教育 校园媒介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则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前提和保障。目前,许多高校为应对安全教育新形势,逐步加大了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同程度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而教育内容的滞后性、渠道的单一性以及宣传方式选择的局限性等使得教育效果不佳。如何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技能等素质,已成为大学安全教育研究中重要的课题。

1 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背景分析

大学生安全教育重视度虽比过去有所提高,但无论从实践层面还是普及宣传层面,安全教育的深度性、普及性以及系统性都不够完善。当今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环节多样、内容宽泛以及对象复杂等特点。许多高校只是将此工作落实在分管部门保卫处负责。时间则主要集中在学生入学、军训或国家规定特殊节假日等时段;传授方式以集中讲座,报告会等传统形式开展。这虽能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普及度和覆盖面有限,效果不佳。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手机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媒介已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冲击着大学生安全教育。经笔者调查了解,课堂讲座、图片展览、报告会等传统教育渠道过于陈旧单调,缺乏吸引力,安全教育实效性不高。

当今媒介形式的逐渐增多使得校园媒介在安全教育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媒介的功能不仅用于消息,它还肩负着宣传教育和监督的重要使命。同时,依托于数字时代背景下,校园媒介信息传播的广度、深度以及模式都发生了改变,对大学生安全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大影响。如何有效发挥校园媒介作用,提高教育效果,解决安全教育的系统性、多样性以及普及性缺失问题,将对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2 安全教育的校园媒介特性及运用效能分析

2.1 校园主媒介运用特征

目前,高校媒介资源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四大媒介。其中报纸、广播和电视是校园媒介的传统形式,网络则是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出现的新媒介形式。它们的应用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

高校报纸媒介主要以文字和图片为载体。作为高校教师与学生信息交流的传统平台,校报的优势在于具有保存性,适合深度报道,可对典型治安案件深度跟踪解析,或对安全小知识每期连续宣传。不足之处在于出版周期相对较长,一定程度上影响安全教育的时效性,版面容量也受限。

广播是校园媒体中最早出现形式之一,优势在于实效性强。由于受播出时间限制,不适合深度报道,信息不易保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方式发生了变化,校园广播受关注程度也有所减弱。因此,传播安全知识效果也不佳。

电视媒介的传播形式使信息传播具有视觉画面感,相对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度。但普及率有限,播出时间受限,时效性较差。目前,不少高校教室、寝室并未完全安装电视,仅在食堂安装了部分设备。这种传播方式覆盖面有限。

网络作为数字时代背景下的新型校园媒体形式,它具有容量大、覆盖广和速度快特征。目前,它已成为高校扩大宣传信息和知识力度最具潜力的媒介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结合了其他传播媒介的优势,深受大学生的青睐。作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认识到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也给大学生安全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它在传播信息时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它的虚拟性和超时空性也容易造成信息的繁杂混乱。我们要尽最大可能发挥网络的可控性与引导性,选出有针对性的案例和有价值的安全知识,发挥网络传播力量,不断优化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2 自媒体时代下的新媒介作用

除了四大主流媒介外,建立在互联网基层之上的博客、微博、QQ、微信等传播载体成为当今大学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常用渠道,这种媒介环境即自媒体时代。它是指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媒介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这种媒介基础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特征,使得新闻自由度显著提高。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在博客、微信、QQ等媒体上和获取信息。大学生作为媒介时代的前沿,他们在享受自媒体时代带给的便利之时,学习和生活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如何将传统媒体与自媒体有效的融合和借鉴,开创一个自由、健康和有序的媒体时代,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 校园媒介资源的整合运用及前景分析

目前,高校媒介在实际运作中存在一定的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传统与新兴媒介各自为政,导致一定程度的宣传效果良莠不齐,直接影响安全教育效果。

如何提高教育效果,则需要媒介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前提下有效整合,互为补充。如时间上,媒介之间相互配合,以最佳实效性将信息及时传播给大学生;内容上,可根据媒介各自优势编辑内容,相互补缺,各展所长,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如将报纸媒介中的文字、图片或电视台播放的视频信息放于网络上,这样既开辟了报纸电子版,延伸了信息传播的空间和时间,也扩展了报纸、电视和广播的宣传教育力度。

作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者应最大限度地将校园多种媒介有效整合,扩大传播力度;通过对安全教育的内容、时间以及渠道等方面有效结合,正确引导大学生利用媒介,构建立体化教育体系。更要时刻结合国家和社会形式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安全需求以及学校自身安全教育工作实际,不断寻找有效途径完善教育形式和内容,不断提升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力度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尤丽芬.大学安全体系的探索和实践[N].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刘左元.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认知与思考[J].中青年学者论坛,2012.

[4] 靳婷婷.整合校园媒体资源,促进和谐校园建设[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

上一篇:抗挫折教育 下一篇:社会阶层与少数民族双语小学生学业成就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