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年轻,我们在路上

时间:2022-08-16 10:02:19

为激励年轻记者编辑锐意创新,大众日报编辑部最近设立了大众青年新闻创新奖,奖励大众日报青年记者编辑的优秀创新作品和与新闻有关的活动。大众青年新闻创新奖为期五年,资金出自大众日报特派记者所获的奖金:诸城市去年设立“大舜文化奖”,大众日报特派记者采写的消息《诸城农民迈进3公里社区服务圈》获得一等奖,获奖记者把奖金作为大众青年新闻创新奖资金,以激励青年记者编辑积极投身新闻创新实践。

下面,摘要发表6名获奖代表的获奖感言,看看他们都有哪些新闻创新的经验体会。

将说理融入朴实的文字当中 大众日报理论评论部评论员 卢伟

能获得大众青年创新奖一等奖,感到非常荣幸。非常感谢评委们对《要重视市场自身的力量》这篇稿件的肯定,这不仅仅是对我个人努力的肯定,也是对理论评论部评论员文章写作创新方向的一种肯定。

创新是新闻工作的灵魂,对党报评论来说尤其如此。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也是大众日报的一个优良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党报评论必须及时创新思路和写法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如何对党报评论进行创新,是我们理论评论部一直在探索的一个问题。当前一个重要的创新方向,就是在确保政治大方向和准确性的前提下,增强可读性,改变以往板着面孔说话的老套路。尤其是在“自选动作”的创新上,我们评论部下了较大的工夫,一是文章立意上创新,争取写得较为深入,针时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角度,力争对决策层有所助益。二是写作手法上创新,在确保准确性的前提下从增强可读性入手,不说套话,不用文件语言,摒弃“大而空”,采用“小而活”。

《要重视市场自身的力量》这篇稿件采写时间是2009年的3月底4月初,当时正是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山东省经济下滑得非常厉害,当年一季度GDP增长只有6%左右,保增长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全省各地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中充满激情、干劲十足,冒出了大量好的经验做法。但我们在基层调研时听到一些杂音,有一些做法也有待商榷,比如有的说,山东经济外向度较低是好事情,这样才能在危机中受到较小的冲击;应对危机只能靠政府的片面看法四处传播,而对来自市场和民间的力量重视得相对不够,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权力干预微观经济运行的现象,鲜有人提及要重视发挥市场自身的力量。

这篇稿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围绕着发挥市场自身力量来写,结合山东实际,将逻辑说理与具体数据联系起来,重点阐述了仅仅依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是远远不够的。算是对社会上的一些错误舆论和思想的一种纠偏。在写作手法上,将逻辑思维与形象化的语言结合,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说理融入朴实的文字当中,提高了可读性,收到了良好效果。这一组稿件发表后,省委宣传部专门来函表扬,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影响最有影响力的人群”的办报宗旨。

获奖也得益于我们理论部良好的学习和创新氛围。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部门有一套自己的学习制度,平常有订阅的宏观经济研究报告,定期发给每一个人,还成立了读书小组,每两周开一次会。讨论一本政治、经济方面的书籍和对评论员工作有益的好文章,已经形成了制度。每一次写作任务也都是多人多次讨论、反复修改才能完成。现在一些大稿经常是多人合作完成,大家经常相互改稿、相互指正。我想,部门浓厚的学习氛围也是我们能够做出一些成绩的重要原因吧。

创新离不开“以人本” 大众日报经济采编中心记者 杨学莹

《营销策划揭秘售楼内幕》能获奖,实在是因为幸运:房地产市场原本是个老话题,恰好去年热度空前,获得7更高的关注度;再者,敢这样用都市报的手法写党报的稿子,完全是受了编辑老师的鼓励。

如果说这篇稿子有所创新,我自己总结一下,一是视角较新颖。通常的楼市报道多采用全景式写法,先描述个案、再量价分析,最后请专家谈原因和走势;这篇稿子则绕到后台,以一个内部人士的视角揭示房屋销售的全过程,容易给人以新鲜感。

再就是在内容上,该文属“揭黑”稿,但不是一般的猎奇,说的是每个人买房时都会遇到、都渴望知道的真相问题,直接关乎买房人的权益和选择,内容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房地产市场是个信息极端不对称、力量相差悬殊的市场,党报在这个领域“揭黑”,少了媚俗的嫌疑,多了几分维护、满足读者知情权的意味。这也是编辑鼓励我这样写的一个原因。

采访一个人就写稿是有风险的。在采访中,我结合自己平时跑楼盘的积累,针对购房人看房时最疑惑、最想知道的问题设问,事后又对讲述者的话多方求证,最大限度地把一个人眼中的真实和客观的真实统一起来,较好地保障了内容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这篇稿子能获得评委的认可,我倍受鼓舞,更坚定了自己扎扎实实践行“以人为本做新闻”的决心。

跑楼市一年来,我有时会感到无力。比如这篇稿子发出来,被贴到省内外一些业主论坛上,有人惊呼,有人称快,也有人质疑“揭密有什么用?不过让潜规则变成明规则而已”、“知道自己怎么死的,不是更痛苦吗?”是啊,房地产的积年沉疴,我们的一篇稿子能改变什么?

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坚持下去。因为记者不仅是信息传递者,也是社会建设的参与者。“以人为本做新闻”,维护和满足读者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述权、监督权,不仅是写出好新闻的要诀,更是记者参与社会的立场。

社会学里有个词叫“赋权”,我以前跑社区的时候就想,对弱势者的赋权,让他们意识到进而主张自己的权利,正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的报纸有几十万读者,怎能说我们的推动完全无效、无力?

跑楼市一年来,我感到如履薄冰:一是消息不好挖;二是众说纷纭,总怕写不好挨骂。这次有幸获奖,我更珍惜这个平台了:信息不透明,更要尽己所能挖掘对读者有价值的信息;政府不愿透露信息,我们反倒可以抛开拐棍、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上获得更大的空间。

我得到的另一启示是:多向都市类媒体借鉴学习,报道热点问题是他们的长项;多和业界人士交朋友,争取成为专家,才有可能得到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新闻是一项创新的事业。没有新东西,稿子也发不出来。但不能为新而新,形式的创新是有限的,稿件的内容、社会价值才是根本。我觉得,这内核就是“三贴近”,就是以人为本,推动建设我们更美好的世界。

不要丧失年轻记者的“闻”劲儿 大众日报文体采编中心记者 卞文超

感谢编辑部对我们年轻记者的关心和鼓励。此次我获奖的作品,是发表于大众日报首期“全运特刊”头版的稿子《开幕式彩排全天候日记》。当时进入全运会内围采访的有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电台、山东电视台四家媒体的记者,采访几乎同时进行,如何采写出独家新闻,写出大报的特色,是我当时工作的

出发点。

开幕式的筹备过程复杂而繁琐,近百个单位、超过一万名参与者,从哪里寻找新闻切口?这是我面临的第一个难题。经过深入了解情况,我把目标锁定为志愿者、大学生、参演官兵、导演和后勤保障人员,这些开幕式的主要参与者。

扎实采访了数十个一线工作人员,零零碎碎的素材很多,怎么串起来形成一篇稿件?这是第二个难题,也是很棘手的问题。我注意到这些参演人群的工作时间是相互衔接的。负责场地维护的志愿者,有时深夜工作;次日早上大学生演员排练;中午负责伙食的食堂开饭;下午官兵上场;晚上导演修改节目。用时间的线索去联结,感觉更加清晰,也能有一个全景的展现。因此,我采用了《全天候日记》这种形式,反映排练场24小时的运转状况。每个群体我都选择了几名有代表性的人物,抓住他们最动人的瞬间。稿子以时间为顺序,见人见事,可读性强。

这是我的一点创新性的尝试。

大众青年新闻创新奖的设立。也让我明确了努力方向。做记者,永远都不能丧失创新的“闻”劲儿。怎样才能保持职业激情,不让自己成为流水线上的“新闻技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要有创新性的视角。创新的视角是实现新闻创新的源泉。在获奖的这篇稿子中,我做了一点这样的尝试。比如,采访全运会参演人员,光说排练多苦多累,意思不大。我注意到参演学生多是90后的女大学生,设身处地想一下,这些自由惯了的女孩子,不能逛街不能上网,怎么去忍受长时间的军训般的生活?我从这个角度去采访,触及了采访对象真正的苦衷,采访对象也敞开了心靡。一个女孩说,90后也是有集体意识的,她觉得这是扭转社会对90后偏见的机会。从个人体验的角度去写彩排,可能有一点新意。

记者要有创新性的视角,需要具备观察社会的特有的方法和能力。在尊重新闻事实、把握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年轻人应不怕挑战权威。

第二,要有创新的表达方式,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新闻不同于其他文体,要顺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为读者提供资讯,这样的文章读起来,要有语言的节奏感和。在新闻写作上,部门领导和者记者、老编辑都给了我有益的指导。我也尝试着放开手去写,有的时候能找到一点感觉。

第三,要有把握新闻发展趋势的能力。目前,新闻界都很关注党报的发展前景,在新的媒体格局中,党报要向着什么样的方向去改进,有哪些先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这是我们年轻记者应该了解、关心的问题。跟上新闻发展的潮流,不断提升新闻专业能力和对新闻规律的把握能力,是我需要补课的地方。

批评性稿件要句句有出处 大众日报政教采编中心记者 李占江

大众日报的每个年轻记者都是优中选优选出来的,每个人都很出色。获得大众青年新闻创新奖,我第一感觉是很有压力,因为觉得自己的作品离这个奖项还有差距。

拿到这一奖项后,我再三琢磨。我想,《省公务员考试疑有网络作弊》这篇报道在三个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一是事实拿捏准确,做到每句话都有出处,言之凿凿,避免授人以柄。由于报道涉及的是公务员考试,影响重大且敏感,在采访中,记者直接面向当事人,反复检查、核实,确保了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二是在采访中没有找省人事厅宣传部门,而是直接采访考试中心,避免了稿子夭折。三是领导支持,这个很重要,绝不是一句客套话。新闻报道是一个系统工程,采编发缺一不可。选篇稿如果不是报社领导拍板让写、给发,就不可能出来。签发这篇稿子,各位领导顶着很大压力,统筹考虑诸多因素,最终做出签发的决定。非常感谢领导对记者的支持。在取得成绩和荣誉的同时,我不会忘记与我一起并肩作战的同事和领导们。

任何报道都有遗憾之处,这篇报道我也有两个深深的遗憾。

第一,对当事人的保护不到位。稿件见报后,省公安厅网监部门找我了解视频拍摄者的情况,虽然征求了视频提供者的同意,把其真实身份告诉了公安部门,但是拍摄视频资料的当事人还是一度受到公安部门的监视,给举报人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第二,随着后续采访,我发现这个作弊团伙其实是一个集团,中心在武汉,几乎每次职称考试或公务员考试都有他们的身影,如果能够跟踪报道,应该是不错的新闻。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山东公务员作弊案到最后其实只是抓了几个前台的小人物,并未触及该作弊集团的核心。我之前采访的那个作弊者还给我留言:谢谢你给我们作了个好广告。这也让我感觉到记者有时候还是很无奈的。

新闻工作是崇高而光荣的事业,新闻工作者是令人自豪的称号。作为一名年轻的记者。自踏入大众日报那天起,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就一直与我相伴,对新闻理想也有了自己的认识与反思。感谢大众日报,她不仅给我提供了生存之地,也让我感受到了记者的价值与尊严。引用白岩松的一句话,“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地前行”。我希望自己也一样,与各位同仁共勉!

个性化处理让共事新闻成为独家 大众日报总编室编辑 姚广宽

大众日报的版式在全国省级党报中是比较领先的。傅绍万总编辑在总结大众日报新闻宣传四大特色优势中(即重点报道、系列评论、名牌栏目、特色编排),就有特色编排这一条。

现在大众日报的版式是2004年改版时确定的。之后版面有过一些调整,但版式基本未变。2004年改版时,确立了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两列垂直分割式”的基本栏型、“静态版式”和“模块设计”、以及“简单即美”和“减法式编辑”等。在坚持这些原则的同时,对版面总体布局,字体、字号的选择,题区和文区的设计,线与框的运用等都做了具体规定,版式基本上是标准化了。

形式标准化后,编辑组版就比较轻松了――往里头套就行了,可以腾出时间推敲内容。当然,这只是针对常规版面,特殊情况还是需要特殊处理,要“大事重做”、“丢大石头,起大波澜”。

具体到一版,大众日报的版面与中央以及兄弟省级党报相比,有一些明显的特点,比如通栏报头、横排标题,提升图片地位,强化导读功能、封面功能。这种版式上的差异,让我们在处理一些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时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可以不强求与上级报纸保持一致。去做一些自选动作,挖掘一些亮点。当然,从另一方面看,这种版式也在图片选择、标题导读制作上对版面编辑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次获奖的是2009年3月15日大众日报的一版,算不上“大事重做”,而属于一个常规版面,版式也基本是“标准化”的。它最大的创新之处是对新华社播发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个性化处理。正是这一个性化的处理,把共享新闻做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独家新闻。

对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各省级党报的通常做法,是先在一版“糊”上小半个版,然后“下转第二版”,年年如

是,千“报”一律,本报以前也不例外。但200g年我们打破了惯例,将报告全文刊发在二三版,而在一版刊头下,制作一条题为“全面实施促进经济发展一揽子计划”的通栏大导读:总理图片左置,图右肩题为“:今年的政府工作,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题下摘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报告概要。如此处理,极大解放了作为报纸封面的一版,可以省出空间刊发当日焦点新闻,增加信息量,增强可读性;与此同时,通栏大导读提炼出了报告的核心思想,并得到突出强化,党报的政治性丝毫未减,“新闻强报、特色立报”的办报理念又得到了彰显。

从2004年改版至今已经7年,这7年中,我们的版式基本未动,但南方日报、辽宁日报等很多兄弟省报都有大动作,有些设计理念已然领先。在继承好优点的同时,我们的版式是不是也可以作些改进?比如,我们追求“简单即美”、“纯净版面”,是不是过于素面朝天,对一些亮点是否可以适当突出强化一下;现在大众日报的编辑实际上身兼编辑、组版、美编三职,难免力有不逮,如果能常设一个夜班美编岗位,针对一些新闻热点,赶制一些图表,当能为版面增色不少。我个人认为,编辑的精力更多地还应放在稿件编辑、信息整合、标题制作这些内容的打磨上。

整合社会资源 打造党报品牌

大众日报政教采编中心记者董卿

首届“调研山东――大众日报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是大众日报政教采采编中心去年策划实施的一个项目。由政教采编中心张军、韩希江两位主任牵头组织,我和李占江两名记者实施各项具体工作。

开展此次活动的主要设想有三:一,借力办报。借用在校大学生的力量,利用高校暑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时机,根据报纸宣传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调研课题,最终形成一批有分量的新闻报道。二,培育可持续读者群。大学生文化水平高,阅读兴趣浓厚,走上社会后将会成为长期稳定的闲读报刊的主流人群。党报作为主流媒体,理应关注这一群体,把其培养成为党报的忠实读者。三,扩大大众日报的影响力。通过开展这一活动,拉近大学生与党报的距离,这对提升大众日报在高校的品牌影响力大有益处。同时,以“大众日报”冠名的大学生调研团队走进城市乡村,走进社区家庭,在社会上也将产生广泛影响,进一步树立起大众日报热心公益、奉献社会的良好形象。

活动采取报纸、网络和校园海报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对入选团队,发放有“大众日报”标识的T恤、帽子和采访本,并建立专门的QQ群和邮箱,方便与各支队伍联系。

活动得到高校师生的热烈响应。比如,山东经济学院在启事发出后第二天就组建了7支调研团队,其中一支由该校工商学院院长亲自带队。每天都有数十人打热线电话咨询报名事宜,通过电子邮件发来的调研方案更是源源不断,许多大学生还附上了热情洋溢的书信。此外,中共中央党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院校也积极参与进来,送来了高质量的参赛团队。据统计,共有50余所高校、110支团队、500多名高校师生报名参加,经过筛选,有50支团队、500多名高校师生参加此次调研活动,几乎覆盖省内各个高校。入选团队利用暑期时间奔赴山东各地展开调研,期间大众日报政教中心和调研团队保持密切联系,帮助联系调研地点,跟进报道。

实地调研活动于去年9月上旬结束,最终提交调研报告43份,评出3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20个优秀奖,另有5所高校团委获优秀组织奖。部分优秀调研报告经参与活动记者整理,在报纸上陆续刊登。政教采编中心积极联系,为很多参与调研的大学生提供了来大众日报实习锻炼的机会,很多大学生表示,“参加‘调研山东’活动,是一次难忘的人生经历”。

我们认为,首届“调研山东――大众日报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能够取得成功,得益于组织者整合了当下的各种资源,抓住了“未来的力量”,让在校学生广泛参与到新闻报道、报纸发行、校外实践、社会活动等多个方面,不但丰富了报道内容,扩大了报纸在教育领域的影响,也为报纸培养7未来忠诚的消费者。

作为党报与大学生读者互动的新方式,这项活动将继续举办,并逐步扩大规模,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力争用3年时间打造成一个知名的社会公益品牌。

老总点评

郝克远(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编辑):

我们正处在一个竞相出新的时代,传统的理念不断被突破,不断被颠覆。

新闻是创新的事业,青年是创新的有生力量。创新,就应该坚持不断自我否定、不断与时俱进。要争取领风气之先,不要东施效颦,要敢于领着走,而不只是跟着走。创新路径千万条,条条可能通胜利。

我们的创新。应该是主动的、自觉的,而不应是被动的、违心的。不能只是抱怨环境,不能只是强调客观,什么都理顺了,什么都改好了,那也就是人家都创新过了,没你什么事了。

创新的点子来源于实践,创新的动力与能力来自于学习,来自于感悟,来自于社会责任感,来自于以此为乐趣。创新既是工作之必需,又是人生之意趣,结合一处,自会乐此不疲。

上一篇:孩子怎么成了最难采访的人 下一篇:失实新闻与新闻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