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发物”

时间:2022-08-16 09:35:47

吃“发物”未必发病

所谓“发物”,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引发疾病或导致宿疾发作或加重的食物。据古书记载,“发物”的种类繁多,涉及众多食物,如蔬菜、肉类、蛋类、奶类、鱼虾蟹类、菌类、水果、坚果、酒类、调味品等,在100种以上。

食物可以为人体补充营养是众所周知的,但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则不适宜吃某类食物,如糖尿病忌糖,胆囊炎、胰腺炎忌油腻,高血压、冠心病忌酒等。

过去西医不认可“发物”,但近十年,西医发现某些食物与发病尤其与过敏性疾病有关。

可见,“发物”的确存在。“发物”的发现和提出,是远在1000~2000年以前,那时的科技水平还很低,对事物的认识深度是不够的。尽管后来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也很少有人去对“发物”进行专门研究。

“发物”确有发病的情况,但吃“发物”不一定发病,关键在于食物搭配。比如生痰性发物牛、羊肉,配上萝卜利湿化痰,可抑制发病。动火动血类发物,如狗肉、黄鳝,配上寒凉的豆腐、茼蒿、白菜,可制约其热性,有热疾病的人也可食用。

随着历史的推进,人们对食物的认知不断提高,不少被列为“发物”的食物,人们已经淡忘而不“忌”了。鉴于此,现在所谓的“发物”并非针对所有人,正常人或非特殊人群一般不必忌食。

忌“发物”因人而异

西医认为,“发物”主要是指容易导致过敏性疾病的食物,如高蛋白的食物,牛奶、鸡蛋、鱼虾等,但这又把“发物”的范畴缩小了。“忌口”的目的是尽量减少食物引发或加重疾病的几率,除了从西医的发病原因筛除“发物”以外,还应该从中医征候的角度谈“忌口”,确定可能的“发物”。

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其体质类型往往不同。比如,一个患者进食某种食物可诱发或加重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而另一个患者进食该种食物未必会诱发或加重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因此,主张忌食要因人而异。

平时应留心所吃食品,若见有食后诱发或加重病情者,即应忌食,而不必拘泥于通常所谓的“发物”。若过分忌口,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会使人体所需的营养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反而会削弱机体的抗病能力,引起营养不良。

虽然“发物”和“忌口”并不是治疗中最重要的因素,但对于疾病治疗是否顺利和疗程长短,仍有一定的影响。一定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选择不同的饮食。对疾病和治疗起相反作用的饮食,就是“发物”,应当忌食;对机体和治疗有益的饮食,就是食疗,可以为治疗的顺利加力。

上一篇:讲个笑话你别哭 下一篇:不做没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