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武汉公共厕所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8-16 09:29:23

浅析武汉公共厕所存在的问题

[摘 要]公共厕所对一个城市来说既是一种实用的基础设施,又有其文化层面的作用,在市政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武汉为例,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简要分析了其公共厕所存在的数量不足、男女厕位比例失当、指示牌设计不可行等几个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

[关键词]武汉 公共厕所 问题 建议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公厕,根据《武汉市城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可知,是指设置于公共场所、公共建筑和商业、民用建筑的,供社会公众使用的厕所。城市的基础设施从宏观层面来看,它决定着一座城市的张力;从微观方面来看,它刻画着城市的每一个细节。城市公共厕所作为城市的必须基础设施之一,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但由于它的特殊性,经常不被人所重视,因此面临着许多问题。因而对城市公共厕所的研究也有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城市公共厕所存在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为城市规划建设中公共厕所的建设和改造提出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使其能通过合理布局、整洁卫生和服务功能,来体现一座城市对公众细微的体贴和人文关怀,折射城市文明水准,体现城市文化品位。

二、研究区选择与介绍

武汉为湖北省省会,是中部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中国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面积达8494平方公里,拥有人口数978.53万(2010年末六普数据)。

因此,公共厕所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于拥有广大面积和众多人口的武汉来说具有十分突出的实用意义;此外,作为中部地区的典范城市,武汉的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也体现着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本文选择武汉作为研究区域。

三、研究过程与分析

(1)武汉公共厕所数量探究

1.公厕数量理论值预测

本文用人口分布分析法来对武汉市的公厕总体数量情况进行分析。人口分布分析法是指按建设部颁布的《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中规定:城镇公厕一般按常住人口2500—3000人设置1座。依据此规定,我们可以得到:

公厕数量最大预测值=常住人口数/2500;公厕数量最小预测值=常住人口数/3000

根据上述方法,本文将武汉根据行政区划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个地区进行研究,三镇下又分为13个小区。由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可知各区常住人口数;实际公共厕所数量则为武汉市地图资料统计所得。经计算,可以得到预测公厕数量范围。通过图1,可直观比较武汉市各区域公厕数量实际值与预测值。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投资管理力度等因素的差异导致城区与郊区之间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存在差异,所以我们将1、城区与郊区;2、武汉三镇进行比较研究。此处我们引入相对偏差值来表示各区域公共厕所不足的程度。其中:

最小相对偏差值=(最小预测值—实际值)/实际值;

最大相对偏差值=(最大预测值—实际值)/实际值。

相关计算结果见表1、表2。

表1 武汉市郊区、城区公厕数相对偏差值比较

表2 武汉三镇公厕数据相对偏差值比较

2.公厕数量分析

武汉市公厕问题首先表现在总体数量不足上。

由图1所知,武汉市实际公厕数量比人口分析法规划的公厕数量明显偏小,即各区域公厕数量都存在明显的数量不足水平差异。而且,公共厕所的有效数量比真实数量要少,更加加剧了其数量上的紧缺程度。

由表2可知,郊区的相对偏差值明显大于城区的相对偏差值,说明郊区的公共厕所紧缺程度比城区的紧缺程度要大。这与郊区经济发展次于城区有关。

由表3可知,汉口区相对偏差最大,其次为汉阳区,再其次为武昌区。这与武昌区郊区面积相对较大有关。

(2)武汉男女厕位比例探究

1.男女厕位比理论值预测

根据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亚历山大·基拉的计算结果,男性和女性小便时的平均消耗时间依次为:39秒(±6秒),89秒(±7秒);根据武汉市2010年统计年鉴,武汉市男性人口比重为51.4%,女性人口比重为48.6%,本文认为理论上较为合适的男女厕位比应服从如下计算:

经计算,武汉市男女厕位比的理论合理值为1:2.2。值得提出的是,考虑到通常无论什么性别的儿童都会跟着母亲进入女厕所如厕,本文虽未对此进行精确地定量计算,但女厕位的比例应在上述计算值的基础上相应提高。

相关研究对我们的这一结论做出了佐证。胡杨洋等基于简单的排队模型对武昌市火车站公厕进行研究表明为了体现男女厕位数量在分配上的公平原则,男女厕位的叫理想比例为1:3.5。

2.男女厕位比分析

新的规范《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3.1.8条规定:根据女性上厕时间长、占用空间大的特点,增加了女厕的建筑面积和蹲(坐)位数。厕所男蹲(坐、站)位与女厕蹲(坐)位的比例以1:1~2:3为宜。据悉,2010年上海世博园内男女厕位比达到了1:2.5,这样的比例基本保证了游客不需要花很长时间排队上厕所。而爱知世博会上1:1.5的男女厕位比则造成了女性如厕难的大问题。

然而,目前武汉男女厕位比大部分为1:1,有的甚至大于1:1。以前,江城公厕男女蹲位往往是男多女少,比例约为3:1。在一些人流集中的商业区、景区内,一到节假日,如厕矛盾就显现出来,有的公厕甚至会出现女士“借用”男厕的现象。2007年江城新建公厕男女蹲位比例达到1:1,但依旧不能很好地满足女性如厕需求。

(3)公共厕所标志牌设计不当

武汉市公共厕所标志牌五花八门,而由此带来的问题也比比皆是,武汉市公共厕所标志牌问题主要如下:

厕所标识牌不统一,标识牌难于识别:武汉公厕在过去是用男、女汉字标牌,而近年来,在武汉市一些经营场所内,厕所的标识则变得五花八门:烟斗、高跟鞋;长发、短发等,虽然标牌很有创意,但加大了如厕者的辨识难度。

指示牌没有夜间照明功能:武汉市内除了建筑内的公厕,街道附近的公共厕所几乎都是简单的铁质指示牌,没有夜间照明的设施,这样一来对于冬季昼短夜长的情况下,市民找厕所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单面指示牌:武汉市现在大部分的公厕还是沿用单面指示牌,这会导致有些市民从反方向看不到或注意不到指示牌,使该公共厕所的功能覆盖的范围大大降低,很多人可能会因未注意到标识而舍近求远。

四、武汉公共厕所问题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武汉公共厕所存在的几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下几点解决方案。

(1)增加公共厕所数量

针对武汉公共厕所总体数量过少的问题,武汉市政相关部门应该按照人口数量分布,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增设公共厕所个数;同时还要加强公共厕所的管理,增加其有效数量,保证公共厕所这一基础设施的实际可用性。

(2)结合实际情况,增加女性厕位

针对男女侧位比例适当问题,武汉市政府应当结合武汉本地人口构成,旅游发展程度等各方面因素,调整全市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例,主要是适当增加女厕厕位,切实解决女性如厕难的问题。

(3)公共厕所指示牌合理设计

根据武汉公共厕所的标志牌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将公厕指示牌设计的更加醒目:可以从指示牌的尺寸、文字和图案等方面入手,寻求解决方法。如扩大尺寸,使用更醒目的字体字号。另外可在指示牌上添加简明的地图,标明公厕详细方向和距离,根据地图,行人就能很方便找到最近的公厕。

对公厕配夜光指示牌:公厕的指示牌加以夜光的效果,可以使晚上出行的人们更加快捷的找到厕所。如武汉市城管局环卫处有关负责人透露,某一新制的标牌,其表面就覆有一层进口反光膜,在夜间昏暗的灯光下,也可在50米以外的方位看清。

采用双面的公厕标识牌:双面公厕标识牌可以满足不同方向的视线,减少附近就有厕所却没有看到的情况发生的概率,如汉口区中山公园的指示牌就采用这一理念,是比较人性化的设计,值得借鉴。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上述研究,不难看出武汉公共厕所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上述问题只是武汉市公共厕所诸多问题中的几个方面,武汉市乃至整个中国公共厕所的问题远不止这些,还包括诸如的视线干扰问题、乱收费问题、内部设施问题(内部装潢、照明设施、通风设施、专为残疾人准备的配套设施)、与外部环境的协调问题、管理不当问题等等。

公共厕所所存在的问题是长期的,系统的,这既是个历史问题也是个时代问题。公共厕所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任务,它与城市的建设密不可分,每一个环节都得以实施是保证公共厕所系统完善的前提。公共厕所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也是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我们要重视公共厕所的建设工作,长期综合考虑公共事业的发展,从人民切身利益出发,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赵晖,城市基础设施供给中的政府角色[J].人民论坛,2010,308:14—15

[2]邱志成,城市公厕人性化设计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09.

[3]谢金宁,谭勇,刘怡妃,城市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性分析——以湘潭市雨湖区为例[J].环境卫生工程.2011,19(6):4—6.

[4]李婧婕,中国城市公厕相关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5]胡杨洋,徐琳君,谢文杰等,武汉市公共厕所合理规划研究—基于简单排队模型对武昌火车站公厕的实证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03]

作者简介:

管羚雅,女,北京人,武汉大学本科在读,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专业;

林懿琼(1991—),女,浙江人,武汉大学本科在读,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专业;

谢盼(1989—)女,湖北人,武汉大学本科在读,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专业

上一篇:浅析碳关税对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影响 下一篇:~度北京商业发展趋势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