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完全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性研究

时间:2022-10-11 06:19:00

转型期完全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性研究

基金项目:2011年贵州财经学院在校研究生科研项目,

学科类别:社会科学类,项目名称:转型期完全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性研究 。

[摘 要]目前学术界对失地农民的研究多集中在拆迁安置、土地补偿、权益保护、社会保障等问题上,这些研究虽然揭示了一些问题,但对失地农民的研究比较笼统,没有对失地农民进行深入分析,对他们缺乏分类研究,正因为这一点,本文将对失地农民进行分类研究,着重对完全失地农民进行分析,并选取社会适应这一视角,从其生产生活方式、交往和社会心理等三个层面系统描述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性,并对他们的适应程度进行调试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转型期 完全失地农民 社会适应

全球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失地农民问题已经由发达地区局部社会问题扩展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 而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正是失地农民问题的一个突出表现。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对于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发展与和谐都有重要影响,本文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完全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问题的。

一、城郊失地农民社会适应过程中的现实困境

城郊完全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逐渐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充斥着各种矛盾,涉及的问题也十分广泛。从现实看,完全失地农民社会适应过程中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

(1)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模糊

失地农民失去土地转变市民后,还保留着大量传统的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没有从内心认同自己的市民身份。首先失地农民认为进城后生活方面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生活水平与城市人还有差异。此外,还有些失地农民仍是农村户口,即使是有些农民获得了城市户口,但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城市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问题的关键在于失地农民没有真正享受到城市人应该享有的工作安置和市民待遇,而是处在城市和农村的混合状态,所以他们成为既有别于农民又不同于市民的身份模糊的特殊人群。

(2)失地农民的文化适应失调

失地农民社会适应在本质上表现为一种文化适应,失地农民从传统文化转向现代城市文化必然要遭遇一些困境。困境的实质也就是失地农民具有的传统性和城市现代性之间的冲突。一方面,失地农民常年根植于土地上从事着重复的劳作,他们的生产生活和行为习惯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市民应有的文化素质、文明素养和现代观念意识又是农民所欠缺的。因此,传统性和现代性的矛盾冲突在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中表现的很充分,从而影响到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3)失地农民的生活方式转变困难

失地农民从先前的农村生活进入城市生活,在人际交往和居住环境等方面就表现出一些不适应。一些人认为城市的人际交往方式难以接受,生活、工作时间不自由。在居住方式上,最大的不同是由先前的一家一户的分散居住变成了现在的集中居住,这样居住方式上的变化使失地农民发生一些列的生活适应问题,所以大多失地农民还是希望能够单家独户;在人际交往方面,与本村人交往较多,与城市人交往较少;在闲暇时间的安排上,失地农民还保留着过去农村的生活习惯,大多以看电视、打牌、串门聊天为主,参加学习培训和社区组织活动的较少。

二、影响失地农民社会适应性的因素主要有几类:

失地农民进入到城市之中,他们的角色将进入全新的社会角色,他们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这些都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以不同的方式对农民的社会适应性产生影响,这里既有失地农民自身的因素,也有外部客观的因素。

(1)自身因素

失地农民在户籍身份发生改变之后,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其中仍然有许多自身的因素如失地农民自身素质、城市新环境和社会心理等因素影响并制约着他们顺利完成农民角色向市民角色的转换。

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农民失去土地后,他们的利益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社会心理也发生改变,成为新的社会弱势群体。而政府一次性经济补偿,没有建立系统的、长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失地农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养老、医疗以及子女教育等问题。除此,失地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文化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缺乏较强的职业技能,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差,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有限。这决定了失地农民很难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自身身份角色转变和对新环境的适应,使其社会适应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外部因素

影响失地农民社会适应性的外部因素也不能忽视,由于失地农民原有的农村社区环境与新的城市社区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新旧社区环境差异无论是对失地农民的心理还是对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性。

失地农民由于长期生活在以自然环境为主,人口密度低,社会流动少这样一个处于城市之外的具有“乡土”特征的农村地域,在他们迁入到具有以人为环境为主,人口密度高,社会流动多,人际交往频繁等特征的城市社区时,他们在饮食习惯、住房状况、社会交往等行为和心里各个方面与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居民多少有些差别,有的甚至差别很大,因此他们在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感觉困难,这些都会对失地农民自身的社会适应性产生明显影响。

三、提高失地农民社会适应性的路径选择

提高失地农民社会适性,既离不开失地农民的主体性建构,同时也离不开外部环境的营造。

(1)失地农民的主体性建构

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性离不开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他是自身的一种行为方式和生存策略,因此失地农民首先需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行动上采取转变观念、主动学习、调整心态、积极融入等有效措施,提高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性。为此,失地农民要做的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和接受现实。

(2)政府部门的就业扶持

实现城市就业是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的前提。随着近年来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形成多少都有政府的行政参与,当失地农民面临失地和失业的生活困境时,政府有责任为这些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提供帮助和指导。在具体的解决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在政策上鼓励他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3)市民的社会接纳

在经济社会不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早已形成城乡分立的二元结构形态,致使城乡之间的发展也形成很大的差距,导致农民与市民之间产生隔阂。城市居民天生具有着一种优越感,在城市人的眼里,农民的形象总是粗俗、愚昧、文化素质低,不注意自身形象等不良行为习惯,与城市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从提高失地农民社会适应性的角度,我们呼吁市民应该消除对农民的偏见,以热情、宽容的心态对待、接纳失地农民并与之交往,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的新生活。

(4)居住社区支持系统的构造

对失地农民来说社区的互助也是不可或缺的,失地农民刚来到城市,在生产和生活上会遇到很多困难 ,如果能够建立以社区互助组织为核心的社区支持系统 ,会有助于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 ,提高适应能力。在社区支持系统的构造中要充分发挥社区工作人员的能动作用,这一过程仍然离不开社区的每位居民的积极参与,像居民积极主动支持和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政策与活动,只有在社区组织的领导下和居民共同的努力才能顺利实现。

总之 ,只有通过改变失地农民的自身条件并不断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使失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得到真正的改观,才能够推进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的整体进程 ,最终实现完全失地农民社会适应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段应碧.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N].经济日报 2004.6.16

[2]宋斌文.浅谈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问题[N].劳动保障报,2003

[3]崔砺金.护佑浙江失地农民[J].半月谈(内部版),2003(3)

[4]周洪宇.关于制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的建议.

[5]上国敏 益补偿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04(12)

[6]张嘉兴.关注失地农民[J].北京观察,2004(5)

作者简介:高娟(1986—),女,贵州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公共经济学。

上一篇:浅析商场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及对策 下一篇:5G Wi—Fi走入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