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方式发挥学生潜能

时间:2022-08-16 09:14:41

转变教学方式发挥学生潜能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越发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的弊端:一是以脱离大文本的知识教学为中心,二是以教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为中心。具体表现为:

1、语文课堂的感觉效应

大多语文教师只凭已有的经验和某些参考资料,忽视每个学生的实际,惯用“唯智是举”的倾向。

2、语文课堂的机械流程

大多语文教师恰恰都误解语文本身的特点,为求得所谓的标准答案,采用强人所难的方式,非得迅速得出不可,于是大多由优等生包办。

3、语文课堂的传统印版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手段单一,课堂极为枯燥,一方面使课堂气氛沉闷,另一方面加重了某些差异特点比较明显的学生的语文负担。

上述这些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教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相反,它还具有极大危害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让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异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扭曲了学生的个性;

其二,压抑并取消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没有时间也没必要思考,教学成为不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

其三、禁锢并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由于没有给学生足够参与的机会,使得所学知识停留在外在的、呆滞的惰性的水平 。

综上所述的种种弊端及危害,现在急需提出的便是:应该承认每个学生差异的存在,因为每个学生都有潜力,都有自己的特长,那么利用语文这个大课堂,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一切条件,让他们在最大的程度上发挥自己的才能,最终使自己的语文能力也有一个提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打破教科书中心。一直以来,语文学习被限定在教科书的学习上。教科书上的知识,要求一点点学深学透,教科书之外的则完全不被接受。然而,正如现在我们知道的,要想提高语文素养,仅仅学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

2、打破教师中心。一个善教的教师就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吗?我们一向认为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所以教改的重点总是放在教师如何教得更好上。教师的“善教”,不主要依赖于教师自身的知识掌握和传授,而在于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

3、打破课堂中心。我们一直强调“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以为抓住了课堂就是抓住了学生。但学生的学不只是在课堂上,而且在课堂外。必须把课堂与课外都纳入到教育者的视野中来。

4、打破“标准答案”的神话。阅读是一种精神活动,人类的精神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语文学习不但要顾及共性,更要顾及个性。不能用政治化的语言来解读文学作品。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有可能在过程的实施,清静的创设,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活动的安排,练习的设计等多个环节上,始终处于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问题探究化,目的是激发学生从多个层面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应把学习认知、心理生理情感、行为价值等方面的因素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主见融于发展中。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才能跟上新教材所蕴涵的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对于内容丰富、色彩鲜明、动感性强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课堂中是否用课件有着很大的区别,如《荷叶圆圆》一课,在课堂上,媒体呈现“夏夜美景”情景图,一下子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大自然中,学生模拟动物语言生动形象,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2、巧设问题,激发求知欲

巧妙的疑问,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在问题的设计上应多花心思。如讲《司马光》一课,我是这样设疑的:司马光掉进缸里有救吗?学生就迫切地寻找答案。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答案也就随着诞生了。3、体现民主,加强激励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才能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因此,教师重视语言激励,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真正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

二、小组合作学习,发挥集体力量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体现,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积极为学生创设探讨、探究的空间,同学间通过互补,合作,都能给每个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三、建立探究性学习,培养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实践性很强,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口语交际都离不开学生的主体感受。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形成探讨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学生思维活跃,想象的翅膀自然而然地展开,不为一种答案而满足,潜能也得到充分展示。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各种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因此,我们教师必须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综合素养各个层面完成调整和质的升华,重新构建面向未来教育的发展型角色,才能与时代对教育的期望共呼吸,才能与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相契合。

【作者单位:阜蒙县新民学校 辽宁】

上一篇:用沟通构建起家园联系的桥梁 下一篇: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