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汉语言的差异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6 08:02:29

浅析英汉语言的差异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的工具,同时语言又将各民族历史、文化、习俗和社会制度都会反映在其中,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人们在表达同一意义的方式上有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同样如此,因此,我们要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捕捉词语的特点,从而使我们对词的语境,感彩和习惯表达方式等方面更好的了解,进而更熟练地使用这两种语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传递这种信息,就非常的重要。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词义;英语翻译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经常有学生问一些关于英汉的翻译问题有的学生一直以为汉语翻译成英语或者英语翻译成汉语,只要学好语法,掌握好单词就可以了。汉语和英语同属语言,语言具有其复杂性,它与历史,文化等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本文针对这一情况从几个方面作以论述。

一、某些词并无固定词意,场景不同,用词不同

在英译汉中,对英语词义的推敲是一项永无止境的艰苦的思维活动。英国语言学家Eric Partridge说过一句话,“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people have meaning for words”。(词无本意,意随文生)。具体某句话的词义不是简单的一查字典就可以确定,而是要通过词的具体结构,根据上下文意思去探索,找出内在的联系,运用确切的汉语词汇表达出来,达到最佳翻译效果。例如:He is a rolling stone and I don’t think he can lay up any money。 。 如果从字面翻译“他是一个滚着的石头,不能存很多钱。”就会让人感觉不知所云。可是如果联系a rolling stone滚石,再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就可理解为形容人居无定所,浪迹天涯,不愿意在某处定居下来,这句话就好理解了,所以我们如果将其翻译为“他是个浪迹天涯的人,所以我想他存不了多少钱”就能恰如其分地译出内在的含义,读者也一目了然。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译就是将另一种语言清楚易懂的表达出来。下面从汉译英角度做一些探讨:汉语当中的“缺”一词,有很多种含义,在翻译的时候,我们必须清楚所表达的具体意思,才能准确地将“缺”字翻译恰当。请看下列例句:

1.庄稼缺水缺肥就长不好:Lacking mature and water,crops won’t grow well。

2.这种原料很缺:This kind of raw material is rather scarce。

3.这本书缺两页:Two pages are missing from the book。

4.这些条件缺一不可:Not a single one of these conditions can be dispensed with。

5.我们队可不能缺了汤姆:Our team can’t do without Tom

6.大家都到齐了,一个也不缺:No one is absent。Everyone is here。

7.目前,公司里没有空缺的岗位;There is no vacant position in the company at present。

二、排除语言因素的障碍

英语与汉语之间的表达方式的转换是一件难事,它不仅会碰到语言本身的问题,还不可避免地会牵涉到社会,文化背景,习俗,信仰,社会生活和道德观念等超语言因素。这就要求译者在转换表达方式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形式的转换,又要注重意义的转换。如用某种语言或某国人作喻体来表达某种概念,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这种比喻常常有其语言背景,例如英语中“He is Greek to me 。”如果不了解Greek的特殊内涵,肯定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众所周知,希腊文是最难学的文字之一,能够理解希腊语的只是数量不多的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士,所以,凡遇到自己不了解的事情,都可以用这句话来表示。比如:Those grammatical rules seem to be Greek to the little boy 或者Nothing is Greek to you if you work hard at it。“It is a Chinese chance for me” 。也会让人摸不到头绪,可如果了Chinese chance 的由来,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了。在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发现了金矿,于是人们一窝蜂的跑去淘金,但是只要那些白人淘过金的地方,已经无人问过,才允许华人前去淘金,所以淘到金子的希望特别渺茫,可以说几乎等于零,因此白人就把没有任何机会称之为Chinese chance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听”“说”“看”根据英语的习惯说法不一定一概翻译为“listen”“say”“see”而是用其他一些词来翻译。这种译法使原文更加纯正地道,更佳地表达了原文的味道,请看下列例子:

1.我听到了美妙的音乐:Beautiful music greeted my ears。

2.听我说的没错。Do as I say and you won’t go wrong?

3.从他的话里我能听出点什么。I could tell something from his words。

4.明天是否打场得看天气。Whether we will do the threshing depends on the weather。

5.这件事情你怎么看?What’s your view on this matter?

6.那未免说的太轻松了。That is putting it too mildly。

7.你的话说的是谁呢?Who did your remarks refer to ?

三、词的语体关系

1.英语中的词具有字面意思和语体意义。如汉语的“死”英语可译为“die”“pass away”“breathe last breath”“go to heaven”“come to end of life”“kill”“murder”其中一些为正式文体,一些为非正式文体,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来表达他们的文体。如:

(1)总统一个月以前逝世了:President passed away a month ago。

(2)这个老人死于交通事故:The old man died from the traffic accident。

2.英语语言中的比喻,习语,典故和委婉话往往给中国人翻译词汇带来不少麻烦,因为他们更具有民族特色,更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思维特点和审美观念。就中国和英语国家而言,不同的文化传统如文学艺术以及不同的自然环境如地理条件,气候特征都必然影响两种语言不同的比喻,典故和委婉的形成和应用。因此,有时相同的事物给两个不同民族带来了不同的联想,而同一种联想又可能带来不同的事物。如果看到这么一句话“She talks turkey”中国人大多针对联想到这个女人谈论火鸡,恐怕很难想到英语国家此代替说明“打开天窗说亮话,或谈论正经事”的意思。看到“Sitting duck”。中国人恐怕很难想到是容易受骗的人吧。英语中习语包括俗语,谚语,俚语等,是经过长时间使用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和短句,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如“Few words are best”(少说为妙)。习语既是语言中修辞手段,同时其本身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不少习语前后对称,音节优美,韵律协调。由于习语有这些特点,翻译时,就应当尽量保持这些特点,除了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意义外,还应当尽可能保持这些特点。如形象的比喻、丰富的联想、修辞效果以及其民族特色等。请看下面例句翻译:

(1)We accused him of crying wolf。 我们指控他报虚警。

(2)The guard was armed to the teeth and prepared to fight against anyone这个士兵全副武装准备和任何人搏斗。

(3)Your views are absurd and don’ t hold water。你的观点很可笑,根本站不住脚。

英语典故常来源于英国文学名著,尤其是莎士比亚作品。You are a Shy Lock 来自于《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夏洛克(Shy Lock)常指贪婪残忍,不择手段的守财奴。

四、词的搭配关系

英语和汉语的词的搭配能力方面往往有差异。以英语“cut”为例,to cut wheat即汉语:割麦子,to cut a cake即汉语“切蛋糕”。 To cut finger nails即汉语“剪(修)”指甲。由此可见,英语的搭配能力很广,可以用于“麦子、蛋糕、指甲” ,而汉语需要用“割、切、修”等来搭配。因此,为了使汉译英语言规范,译者有必要注意这种差异,译文中间的搭配必须符合、汉语习惯,如:

名词“bull”(公牛),不同的搭配,就有不同的翻译:milk the bull (徒劳的)。shoot the bull(吹牛,说大话)。throw the bull 。(胡说八道)。a bull in the china shop (鲁莽闯祸的人)。take the bull by the horns。(不畏艰险)。

五、结语

东西方文化及其文化差异,对中国人翻译词义的干扰反映在方方面面。翻译是一项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翻译是一种实践技能,其实践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翻译脱离了实践就谈不上技能,谈不上技巧。我们应当从文化入手,经常浏览一些有关英语国家风土人情、历史地理、政治与社会、文学与艺术、宗教与信仰的书刊资料,尤其要阅读一些流行的英语报刊。不断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的变迁,才能缩小这种文化差异的影响。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文章内容的逻辑关系。因为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句子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逻辑关系。通过这些关系,我们往往也能基本把握这些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语言现象的意义。惟独不要简单地望文生义,“对号入座”。

上一篇:高职高专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 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高职营销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