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三十三观音

时间:2022-08-16 05:06:56

日本的观音信仰风气极盛,在这众多系列中,以京都的洛阳三十三观音灵场、西国三十三观音灵场最具代表性。

三十三之数,来自《法华经》的《普门品》,里面述及观音以三十三种不同的化身救度众生。此外在《楞严经》里,也有“我身成三十二应……”之句;变化的本源身加上其化出的三十二身,也是三十三之数。洛阳三十三观音灵场,是指京都市三十三座供奉观音菩萨的寺院构成的巡拜系列。洛阳三十三观音巡礼的传统,最初由后白河法皇(1127—1192)设定,用以取代始自公元718年、路途困难、覆盖范围较广的西国三十三寺巡拜传统。到了1431年,系列被重新制定,当时路线为由行愿寺到北野天满宫的范围,包括途中的三十三座寺院。在1467—1477年之间,京都发生应仁之乱,朝圣传统一度废绝。到了江户时代,在1665年,当时的灵元天皇(1654—1732)勅命中兴。现在以六角堂为三十三之首、以清和院为终点的朝圣路线及系列,便是当时所制定的。

此系列之所以称为“洛阳三十三所观音灵场”,是因为公元794年迁都京都时,其城市规划效法中国唐朝,遂把都市的东半称“洛阳”、西半称为“长安”。后来,东边发展繁荣,“洛阳”或其简称“洛”遂发展为京都的别称,至今不变。

与日本大部分其他巡拜系列一样,三十三观音以“番”标示,如日本花道圣地六角堂是三十三寺之首,称为“第一番”(或称“第一番扎所”)。三十三系列其实并不止三十三尊观音像,比如在第十七番莲华王院,有一千零一尊观音像;第三十三番清和院的本尊被九州岛国立博物馆收藏,寺院却只设灯箱图片代替。系列中有十一尊并不长期公开展示,而被称为“秘佛”收藏于封闭佛龛里,只在特定日子打开供人参拜,第七番长乐寺的秘佛更是只在天皇即位的时候才有缘一见。在本尊平日不展示的寺院,通常设立“御前立”,即复制的代替像,供参拜者瞻仰朝拜。以下介绍两处是洛阳三十三观音朝圣路途中的寺庙。

顶法寺六角堂

顶法寺是洛阳三十三观音系列之首,同时也是西国三十三观音系列里的第十八番,而且还是日本花道的发源地。在流行动画片里,名侦探柯南便曾在此寺中查案。寺院由圣德太子(574—622,太子是日本佛教之父,其肖像印在旧款日元一万元纸钞上)于公元587年建造,比京都建都的历史还要早200多年。

寺院的核心建筑是本堂,呈寺院建筑中罕见的六角形,象征六根清净。根据典故,当时太子在这里找到泉水,夜梦观音命其建造一座六角形的建筑,以供奉观音圣像,太子于是依命建寺。本堂平时不允许内进,参拜者可隔着铁丝网瞻仰其内供奉的如意轮观音复制像,和一尊名列“重要文化财”的毘沙门天立像。六角堂的如意轮观音不只名列洛阳三十三观音中,同时也是镰仓时代文献中提及的“京都七观音”之一(另外六者指革堂行愿寺、吉田寺、清水寺、六波罗蜜寺、莲华王院、清和院所供像,其中吉田寺像于后世被移至金戒光明寺供奉)。

寺院面积不大,建筑物也不算多(寺院古钟楼在寺门隔着马路的对面)。除了本堂外,其他建筑还有不动明王殿、太子堂、亲鸾堂等,此外还有露天的十六罗汉像、太子沐浴处遗迹等。

不动明王殿位于入口处的左边。太子堂是东北角的橙色小建筑物,供奉呈合掌拜佛姿态的圣德太子两岁像。亲鸾堂是为纪念亲鸾上人(1173—1262,颇具争议性的净土真宗创办祖师)而设。上人其实并非六角堂的祖师,在传承上也并无太深的关系。在1201年,上人进行连续百日参拜六角堂的修行;在第九十五夜,传说他在梦中得闻如意轮观音开示。原木色的亭内,供奉着两尊上人像,其一为打坐入定姿势的夜梦像,另一为穿着草鞋的立像。水池处的罗汉像,并不是平常所见的威严老僧形象,而是笑嘻嘻的小沙弥像,比较特别。罗汉像上方的樱树也很有来头。它称为“御幸樱”。在公元996年,花山法皇(968—1008)参拜此寺时,适逢樱树开花,大臣便写下诗词“天皇驾临樱花开,春天便开始了”。从此,此树开花之际,便被视为京都的春天之始。有几只白天鹅的水池,便是当年圣德太子的沐浴处。

寺门右边、生长茂盛的柳树称为“六角柳”。此柳是圣德太子派遣使节从中国带回栽种的。后来的嵯峨天皇(786—842),曾在梦中听到有人相约“六角堂柳树下见”,后在此处果然遇到绝世美女,于是迎为王妃。因为这个美谈,柳树被视为姻缘树,求姻缘签的人都会把签文系在两条柳枝上求天赐良缘(正确系法是把签纸摺成细条,用一条签文绑住两条柳枝)。

在本堂前方左侧(如果从寺门朝本堂走,则为右边)地面上,有一个六角形、中间有小洞的基石。有关这基石,有一个很有趣的传说。前面说过,寺院比京都建都历史早了200年。京都的城市规划,严格沿用中国的条坊制都市规划,以交错的“条”和“坊”把盆地规划为棋盘状的工整都市。在建都前的一年,即公元793年,城市规划者发现六角堂刚好挡了城市蓝图的干道。由于寺院乃先世天皇亲建,谁也不敢动,当时的桓武天皇(737—806)苦恼地来到六角堂向观音祈祷解难。传说在天皇祈祷没多久后,大家发现六角堂在不知不觉中自动后移了15米,露出了这个基石,因此解决了规划的难题。在后来建成的平安京里,此基石被称为“京都的肚脐”。

寺院另一侧的大楼是日本花道池坊流的总基地——池坊会馆。池坊流是日本花道中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派,它恪守日本以“立花”为主的插花传统,门下弟子逾百万,因此成为花道的代名词。池坊流的创始人是六角堂僧人池坊专庆(“专庆”是他的名字,“池坊”是“僧房”之意),六角堂因此被视为花道发源地。习花道者,把这里视为花道的守护寺。在寺院中,常常能看到学花道者到此祈求技艺进步、考试顺利。在每年的特定日子,池坊派的掌门人还会对寺院进行献花仪式。大楼的三楼有一个免费的花道历史展览馆,只要提前预约便可免费参观。

莲华王院

莲华王院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寺院的俗称“三十三间堂”在日本却无人不知。这里是国际影星三船敏郎主演的电影《宫本武藏》、2003年日本NHK《武藏》等的取景地点,也是国际游客必到的旅游景点。

寺院起源于公元12世纪。当时的后白河上皇长期受头痛之苦,药石不灵,甚为所扰,便向第十九番的今熊野观音祈祷。观音显灵告知原委:上皇前世是僧人,名“莲华坊”,死后尸骸落入河中,其头颅骨被日渐长大的柳树根部贯穿。上皇派人搜寻,果然在一柳树下挖出头颅遗骨。后来,平清盛命人以此柳树作为木梁,建造了寺院(最初为上皇离宫),又把挖出的头颅遗骨纳入新刻观音像中安奉,依头颅主人名字而把寺院命名“莲华王院”。在古日本,建筑物的面积以柱和柱之间的空位作为描述单位,称为“间”。此寺柱和柱之间约为1.8米距离,这样的“间”有33个之多(呼应观音的三十三化身),故亦被称为“三十三间堂”。此后,寺院曾经历1266年重建,及先后4次较大规模的整修。

莲华王院本堂属于日本的“国宝”级文物建筑,殿长120米,其中央供奉约3米高的“国宝”文物千手观音像。这尊观音是镰仓时代文献中提及的“京都七观音”之一(另外六者指六角堂、革堂行愿寺、吉田寺、清水寺、六波罗蜜寺、清和院所供像;其中吉田寺像于后世被移至金戒光明寺供奉),其两旁各有十阶,每阶供奉五十尊大小一致的千手观音,共一千零一尊,万德庄严,在视觉上极具震撼力。在这一千尊旁边的观音像里,有一百二十四尊是最初第一代像。在1249年,寺院曾遭大火,当时的千尊中只救出一百二十四尊。然而,后补的八百多尊第二代像中,其中五百多尊出自当时的多位大师之手,至今亦有约700年历史。不论是第一还是第二代像,每一尊均被列为“重要文化财”。在一千零一尊观音的旁边及下方,还有眼睛部分以水晶镶嵌的二十八部众、风神、雷神共三十尊“国宝”级文物造像,皆为古代艺术杰作。

本堂的背后,是古代著名武士宫本武藏与吉冈传七郎决斗之处。每年正月十五,在殿堂的西侧,都会举行始自公元1600年前后的古箭术比赛。每年约有2000多位盛装少女到此参赛,以此作为成人礼。参赛者必须刚满20岁,穿着传统和服,并已达日本古箭术的段位水平。寺院境内还有一泉。此泉是寺院建立后才被开出的。泉水以凉、甜知名,因水流声听起来像人的哭声而名“夜泣泉”。

在每年正月,寺院举行杨枝加持法会,免费参加,据说对治疗头疼尤其灵验。此外,寺院也流通一种含柳枝的“头痛御守”,较有特色。

上一篇:怎样算安全的飞行? 下一篇: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