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伦理:对教师责任与良心的重新审视

时间:2022-08-16 04:06:19

责任伦理:对教师责任与良心的重新审视

一、教育案例:“让我们都怕您,我们才不敢胡来。”

2011年高考之后,本人作为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总算松了一口气。但工作过程中的一路颠簸,回忆起来至今仍然让人感慨万千。

在2009年接任该班高二时,校长很郑重地对我说,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班级,因为一位班主任被临时借调到市里去了才让我接的。在我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中,好几次都是接任的“差”班。但是接班不久我便发现,学生全然不是我所想象中的那样。在以往教政治课时,我习惯让学生上讲台来扮演教师角色,通过实物投影仪呈现解题的分析过程,由学生来进行讲解和相互补充。但是接任的这个班级几乎没有人敢起来讲解,点到名字的同学简直是怕羞到了极点。其他学科同样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不仅如此,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学生也是尽量不做任何回答,都非常安静地写着听课笔记。

同时,通过学生的周记本我惊讶地发现,原来他们以前即使在课间也是不能讲话的,保持着和上课一样非常安静的纪律。有位同学T在周记本上写道:“……现在课间居然可以讲话了,纪律简直是一落千丈。对于我们这些人就应像俾斯麦统一德国一样,必须用‘铁血’和‘杀鸡儆猴’的措施,老师用道理和我们讲是不奏效的,您的‘仁慈’将对我们产生莫大的‘伤害’,所以看到我们吵闹不乖时,就应直接骂我们,让我们都怕您,我们才不敢胡来。”

另有同学J写道:“以前,班主任只要朝我们看一眼,我们便会紧张得不敢讲话,但是现在却不是。记得以前有一次我们夜自修讲了话,前班主任便在周六放学时留我们,家长只好守候在外面,后来有的学生连公共汽车都乘不到。通过这次惩罚后,我们便学得很乖了,再也不敢乱讲话了。”

事实上,就我个人的观察而言,学生的纪律还是非常好的,但是却几乎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很显然,学生已经适应了以前班主任那种严厉的教育方式,甚至已不愿意进行正常的师生之间沟通。所以很看重师生情感沟通的我陷入了非常荒谬的尴尬之中。

好在最终结果还可以,高考后家长和学生对我还是相当满意的。今年的教师节收到许多学生发来的短信,从文字中我能体会到学生的真诚和感激,我感到自己两年来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但是“让我们都怕您,我们才不敢胡来”那一句话,一直让我不能释怀,仔细审视之后,我发现有不少教师对责任与良心存在着严重的误解。

二、原因剖析:善良愿望出发的信仰伦理存在着严重的危害

“有责任有良心的教师是好教师。”相信许多人对此都会表示认同,但是未必所有人都能真正领会教师责任和良心的真正内涵。所谓教师责任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践履的行为和对行为后果的承担。教师的良心是指教师的行为要合乎人性、合乎道德规范,合乎于人的恻隐之心。

长期以来,许多人在有意无意间一直信奉着善良意志指导下的信仰伦理观。所谓信仰伦理,就是指伦理价值的根据在于行动者的意图、动机和信念,只要意图、动机和信念是崇高的,行动者就有理由拒绝对行动的后果负责。

我国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中虚拟了一个两难困境:假如爱因斯坦躲在小阁楼上完成他的《相对论》,而这时他邻居的房间不慎失火了,里面住着一位风烛残年的老太太,当时没有别人可以去救她,而如果爱因斯坦去营救她的话,很有可能自己也会丧命,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爱因斯坦是否应该去救她?而按照康德的观点,爱因斯坦肯定应该去救的。因为康德认为按照责任感行事的意志具有宇宙中最高价值,而不待行动的结果,这样一种出于善良意志的绝对命令是不允许讨论的,是“无条件命令宣示”,这体现人的全部尊严和最高价值。

康德强调道德具有最高价值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果教师只考虑从善良意志出发,而不考虑行为结果的教学实践却是极其荒谬的。因为在现实教育的行为中,往往不仅是善良愿望的目的没有达到,而且愿望善良并不能保证手段也一定善良,由此对学生造成身心伤害屡见不鲜。日常生活中严厉的训斥、灌输的教学、严格的纪律,往往都会扼杀学生自由创造的精神和健康丰富的个性,而对于此类披着教育责任与良心外衣的异化现象,我们却司空见惯甚至会倍加推崇。

当代复杂科学证明,系统中许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因素都可能因为“初始条件的敏感性”而被不断放大,教育中的随机性、偶然性、混沌性、非线性、不可逆性等更是触手可及。就像本案例中的高一新生,在其人格养成初期,充满了对教师的无限信任和敬畏,班主任通过高压命令式的管制很容易使其变得噤若寒蝉,进而会适应和留恋那种训斥式的教育方式,从而反过来会认为师生之间的沟通是件极其无意义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马克斯・韦伯在1919年《以政治为业》的著名演讲中提出了责任伦理的观点。责任伦理则强调伦理价值的根据在于个人行动的后果,要求行动者为自己的行动后果义无反顾地承担责任。信仰伦理注重行动者主观的“善良意志”,而责任伦理注重行动后果的价值和意义。在现实教育中,一些所谓善良目的,其实往往必须借助道德上令人怀疑或至少是有风险的手段,同时还会出现相当恶劣的副效应。为此,马克斯・韦伯极力强调行动领域里责任伦理优先于信仰伦理。

三、责任伦理:对教师责任与良心的重新审视

强调教师的责任伦理,这意味着对传统师道的辩证否定,因此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必须有相关的转变。

1.明确责任伦理,消解对教师责任与良心的误读

教师的责任伦理强调教师必须面对教育的手段和结果,把权利与责任联系起来,清醒认识教师所从事的教育与所导致的各种后果(包括教师自己也无法支配的后果)之间的关系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现在学校不少的管理制度是从信仰伦理出发的,例如五项常规评比中的课间纪律,本意是希望学生不要过于吵闹,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往往是由学生会来组织检查的,于是认真的学生便会非常仔细地记录下哪个班级的学生在讲话,以便能清楚地记录分数。而有些班主任为了争取在五项常规评比中获胜,便采取一种很极端的做法――课间不准讲话。从短时间的表面结果来看,这位班主任是管理有方,但是从学生的长久发展来看,却是贻害无穷。所以,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教师,都应明确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有的教育行为和方式都应以此标准来重新审视。

有些学校推行教师工作绩效的量化考核,如果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每一分钟和每一件事都斤斤计较,那么学生肯定会遭殃了。一个在量化考核中获得高分的教师未必一定是好教师,事实上不少所谓有高度责任心的教师往往都是扼杀学生灵性的高手。卢梭说得好:“我们同情儿童的命运,然而更应同情的却是我们的命运。”所以,教师应树立责任伦理的理念,消除种种对教师责任与良心的误读,从而回归本真的教育生活。

2.转变师道模式,注重教育的交流、引领和启蒙

(1)变“传道”为交流沟通

在多元开放的当代社会,教育的重心不再是单一伦理价值体系的传输,而是倡导主流价值体系下多元价值的和谐共生。教育的责任伦理意味着尊重学生个人目标的选择,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和应有权利,相信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需要教师去等待、去唤醒、去沟通,任何急于求成所达到的结果往往是一种被异化的东西。

(2)变“授业”为人格引领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断精细,现在中学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很难是严格意义的授业。教师更多的是利用自身知识优势,引导学生获得对于某门专业学科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人生的基本道德判断能力。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言传,而且要身教;教师应该以精神影响精神,以人格培养人格。教师的责任更多地在于为学生提示一种价值路径,使其将来能够自主、从容、正确地建构自我价值世界,形成自主自律的主体人格。

(3)变“解惑”为价值启蒙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即使是教师也面临着种种矛盾和困惑,尤其经常会处于道德选择的两难境地之中。教师不再是全能的解惑者,而仅仅是价值启蒙者。学生必须学会选择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按照教师的预期去生活,应该成为自己未来的真正决定者。教师的首要职责是保持并传播“头脑的清明”的价值立场,而不是去做学生的精神领袖。

教师实践责任伦理意味着教师要有自我承当精神,既不投机取巧,也不无所作为,而是勤勉敬业、尽心尽力地工作,勇敢地为行动后果承担责任,从入世的热诚中展现出世的情怀。惟其如此,才能使教师在工作中真正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责任编辑 杨 子)

上一篇: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及其预防 下一篇:班主任如何协调学生和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