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BC—KAQ的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实践培养探索

时间:2022-08-16 03:29:03

基于ABC—KAQ的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实践培养探索

摘 要:通过分析当前应用型人才在实践活动培养方面的几个问题,结合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将ABC-KAQ双相模式融入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活动之中,并提出了培养强化技能训练意识,课程改革作为促进动力,切实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在实践活动中将ABC与KAQ相结合,借鉴“教学企业”拓建学生实践新平台,搭建技能型教师队伍、实施技能清单制培养等六大措施。

关键词:ABC-KAQ;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C(态度、信念、意识)与KAQ(知识、能力、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立足课堂、面向社会的基础,尤其以培养应用型本科学生为己任的地方性院校更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将ABC嵌入KAQ之中,在理论学习,实践培养各个方面全面提升。ABC-KAQ模式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之中,在实践中体现KAQ,在实践过程中引导ABC是培养有理论水平、有较高实践操作能力、又具有良好心智人才的关键环节。

1 文献回顾

KAQ模式最初是由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提出的,对此有两种看法,有学者认为素质本身包含着知识和能力,但有学者(郭义祥,2008)认为素质不是知识和能力本身,而是知识和能力有效发展的前提和发挥作用的内在保障[1]。郭秀兰(2001)[2]提出了高等院校构建KAQ人才模式的思路,认为应该以思想教育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占昌朝等(2010)[3]将KAQ模式应用于“制药工艺学”中,认为应该以能力为重心、以素质为标向进行教育引导;游海燕(2004)[4]将KAQ应用于研究生培养中,并分析了这种模式在教学中的作用。许康平(2004)[5]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KAQ模式可以广泛应用于高职教育中,并倡导以市场为先导,以能力为本位来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周仁平(2007)[6]提供在素质教育中可以采用KAQ模式,并认为这种模式对科教兴国以及教育业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蔡康英(2008)[7]认为在人才培养模式方法要建立素质、知识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王悦(2009)[8]首次提出ABC-KAQ双相模式的概念,并从学科课程的角度论述了复合型医药营销人才培养体系。

从文献回顾来看,对于单纯KAQ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比较丰富,在进一步对KAQ模式进行研究方面,目前只有王悦提出了ABC-KAQ的概念,但却没有系统地论述这种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也没有将ABC-KAQ与学生培养的实践环节结合,而从学生实践课程、实践环节的要求来看,ABC-KAQ可以作为一个体系渗透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之中。

2 当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体系分析

2.1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困境

在目前的实践体系当中,理论与实践结合效果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培养在实施时较少需要理论的参与,尤其对于经管类学生而言,部分学生在实践时认为实践就是培养动手能力,而没有将理论与所进行的动手操作结合。第二,实践项目的设置问题,对于实践项目设置也没有将理论结合进去,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实践之后产生“理论无用论”的思想。第三,实践中的理论学习很少表现出人文教化的功能,实践仅仅是实践,而难以与实践的环境、参与人员、实践结果的社会功能结合,人文教育的内容贫乏,失去了教育功能,不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第四,理论参与不足的实践,对于问题的发现,思考和解决都有制约。

2.2 企业积极性不高

地方性院校实践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走出学校与企业接轨,但企业由于未能得到实际利益,所以积极性不高,只是被动接待,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实践课程设置凌乱,时间分散。如为期一周的专业见习,企业得不到实际利益,而对于专业实习和就业实习,要么学生处于找工作阶段,要么学生忙于完成毕业论文而不能全身心投入。第二,在实践过程中难以给企业创造利益,部分企业甚至担心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自身的一些问题扩大宣扬,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不愿接待。第三,部分经营层次低的企业也希望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毕业之后加入企业,但学生却不愿去而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经营层次高的企业因不需要为人才招聘而发愁,一方面这类企业难以联系到,另一方面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2.3 实践效果难以保证

实践应该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但由于时间安排、企业原因以及学生校外安全问题,部分带队教师只求安全出去安全归来,而学生接触不到企业的操作和管理方面,只能走马观花大概了解,另外,由于经管类专业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分散实践则需要更多教师,集中实践则企业接待有难度,所以实践效果难以保证,学生的实践报告多以观察记录为主,很少有实践操作经验总结。

3 基于abc-kaq的实践体系建设

3.1 ABC-KAQ的实践体系

基于ABC-KAQ的实践培养就是将ABC融入学科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着眼于人才培养目标,分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实践要求,在学科专业培养目标中带入ABC-KAQ形成学生融复合知识、综合能力、基本素质于一体的专业培养目标,最后以培养综合能力为最终追求,将ABC-KAQ实践体系思路与实践教学计划相结合,在实际中表现为产生的六种途径(如图1所示)。

3.2 ABC-KAQ实践体系实施

3.2.1 强化技能训练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教师和学生的技能训练意识,技能训练要以KAQ为核心,要以理论应用实践为方向,不提倡那边热钻那边的投机思路,让学生切实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技能;以各个行业技能证书考核为引导,钦州学院的“实践学分”让学生有了专业技能证书的动力,在学生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在专业方面,学科专业组教师要密切关注市场行业,列出本专业技能清单,在实践教学中设置、测试学生技能掌握情况;与实践企业联系,邀请企业参与设计专业技能,并设定考核指标,适时举办专业技能比赛,可以考虑请企业免费冠名等,与企业建立良好关系。

3.2.2 课程改革作为促进动力

经管类课程中部分理论课程太过于强调体系完整性,致学时过长,给实践教学空间较小。完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ABC和KAQ的协调发展;以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期内与学期外相结合为指导原则,突出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从时间上给予实践活动保障,还要改变实践活动的指导方式,充实实践指导教师,同时改变实践评价方式,突出创新能力和学生个性发展,在考试时由重知识再现向重创造思维训练转变;在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实践能力增长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

3.2.3 切实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实现共赢

校企合作、校外实践基地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平台,要创建好、维护好平台,最根本的做法是让企业在活动中获益,或者让学生可以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使用销售之中,或者让企业在学生中的知名度提高,或者有利于吸引学生进入企业工作等;还可以将教师的科研与企业联系,企业作为科研的基层,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进入企业调研,最终的研究成果可以共享,这样从一个较高层面进行先期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活动就顺理成章展开了;保持实践基地的持续性,不能签完实践协议没有下文,要充分了解企业的利益诉求,就业工作、行业讲座等形式都可以采用作为维系合作手段。

3.2.4 在实践活动中将ABC与KAQ相结合

实践活动,包括课程实践、专业实习、见习等都不仅是完成任务的过程,除了强调学生的参与、操作、体验外还要培养学生的ABC水平,形成ABC-KAQ的双相实践模式,将知识型教育转化为人文与知识并重的教育。要改变以往重视对于KAQ的培养及考核方法,也要建立针对ABC的考核,尤其在建立针对态度、信念和能力考核时要注重自发动手、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要提倡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为企业做一件事或提一个点子,在实践活动开展之前就进行布置,有助于学生掌握行业、企业动态,找准实践流程,融入企业活动,也能为企业带来切实利益。

3.2.5 借鉴“教学企业”概念,拓建学生实践新平台

“教学企业”就是用于教学的企业,主要是开展真实的产品生产或技术研发或社会服务活动,一方面作为学习领域教与学的载体,另一方面,作为教学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主要手段,实现教学企业可持续发展,属于教学组织创新。作为一种管理创新,可以在管理流程中吸纳学生,培养学生的ABC能力。教学企业与传统的校办企业、高校科技产品孵化器有联系也有区别,校办企业强调学校为企业的主体,教学企业可以包括以校为本位内置生产性实训基地,多元主体共建的实训实习基地。高校科技孵化器更强调高科技的产业转化,忽略了学生技能的培养,教学企业强调真实的产品生产或经营活动,学生在教学企业中完成学习领域的学习与技能训练,实现ABC与KAQ能力并举,目前,教学企业的理念已被职业类院校所接受,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己任的地主性高校在操作技能要求高而理论水平要求低的专业也可以采用。

3.2.6 搭建技能型教师队伍,实施技能清单制培养

ABC-KAQ实践教学必须有熟悉专业技能操作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要能够敏锐洞察专业领域内实践技能要求,并列出技能清单,引导学生遵循清单掌握,同时制定评价标准,与实践基地企业一道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技能清单制可以与行业技能证书联系,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技能而且拿到了证书,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技能型教师的培养要通过企业兼职、挂职和实际锻炼来补充,不能一概要求所有专业教师都挂职锻炼,应在提倡教师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遵循“谁锻炼,谁指导,不锻炼,不指导”的原则,使教师对于实践指导具有持续性和完整性,指导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设计相应的ABC问题以供学生解决,要提供给学生公平解决问题的机会,并细致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表现并及时反馈,ABC问题的设计要与专业相关,学生解决问题应该从计划开始,坚决不允许赤膊上阵,不做方案,敷衍了事。

4 结 论

ABC-KAQ实践模式是一种融人文培养与实践训练于一体的双相模式,强调各个学生的参与性,也强调学生从计划开始的持续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要建立起ABC-KAQ实践模式首先要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意识,而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要以课程设置为方向,以技能训练和证书考核为动力,以技能型教师队伍培养为保障,考虑企业在实践活动中的实际诉求,搭建共赢的舞台,以教师—企业专业技能培养清单为指引,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就能紧抓人文与技能两个方面,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义祥. 构建高职高专物流专业的KAQ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 郭秀兰. 构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KAQ人才培养模式[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3] 占昌朝,等. KAQ教育模式在“制药工艺学”教学中的应用[J]. 化学教育,2010(12):7-9.

[4] 游海燕,周世伟,吴峰. KAQ教育模式在卫勤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 西北医学教育,2004(5):62-64.

[5] 许康平. KAQ人才培养模式[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1-3.

[6] 周仁平. 高校KAQ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 苏州科技学院(社会科学版),2007(4):27-29.

[7] 蔡康英. 试论KAQ人才培养模式[J]. 人文杂志,2008(1):58-60.

[8] 王悦. 基于“ABC-KAQ双相模式”的医药营销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09(12):372,388.

上一篇: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商选择的ANP模型 下一篇:基于双轨制物流实训系统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