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初探

时间:2022-08-16 01:10:20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初探

中图分类号:F0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生态文明中,环保意识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又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互相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素质不但包含人体自身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还包含了心理、生理和社会文化三种因素相互联系的层次。素质是由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构成,是在外在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结构[1]。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过去50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62-1972年的环境问题提出阶段,1972-1992年的可持续发展与三个支柱的阶段,1992-2012年的绿色经济与全球环境治理的阶段。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所谓天人调谐思想,即强调天人相统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调谐关系上,不主张征服自然;强调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基本涵义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文明在刘惊铎的《生态体验论》中定义为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意义上反思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系统思考和建构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三、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生态文明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现代化理论等生态思想的升华与发展,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

生态哲学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普遍规律的科学。当代主客观一体化的生态哲学启始于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其主题是人与自然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生态伦理学是以“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生态伦理学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生态伦理学认为,当代人不能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生态经济学认为,相对于生态系统,经济规模发展得越大,施加给地球自然的压力越多。生态经济学提出,把处理污染物的费用包括在产品成本之中,经济政策的形成必须以生态原理建立的框架为基础。

生态现代化理论是研究利用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理论。建设生态现代化,必须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综合起来考虑,加快推进发展模式由先污染后治理型向生态亲和型转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

四、生态文明建设行动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

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协力保护环境。一是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二是加强部门协作。要加强环境保护部门的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体制。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四是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不断加大对全球性、区域性、流域性以及前瞻性重大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演化趋势的研究,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形成国家、地方政府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的监控、预警技术体系,带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理性借鉴国际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全球性、区域性环境保护活动。五是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六是加强基层社会单元的环保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社区、村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使每个公民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

五、提高公民文明素质

公众环保素质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环境状况保护和保持的基础,是人的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人才,是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环保素质将直接影响我国环保事业的成效。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环境教育,传授环保知识、增强环境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环保素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而且还能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真正意义,使学生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有更加深切的体会和认识。“德育的‘绿化’既是德育满足人的包括重视生活和环境质量在内等新愿望的需要,也是德育在新时期焕发新面貌的需要”。因此,环境教育可以拓宽高校德育内容[3]。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坚实基础。因此大学生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发展观,培养大学生的环保素质,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4]。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它要求大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又要具有良好的素质。只有让大学生学会了环保知识,掌握了环保技能,才能正确分析和处理各种环境问题,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5]。

参考文献

【1】宋悦华.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调查[J]. 当代青年研究. 2007(02)

【2】解红晖.我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研究综述[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6)

【3】于秀华.大学生的环保素质与成才[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4】肖英.大学生环保素质培养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11

【5】赵素萍.渗透环保教育 提高环境道德素质[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03)

上一篇:浅淡高强螺栓在钢结构中应用 下一篇:30mT梁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计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