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道设计:新模式的求索者

时间:2022-08-16 12:59:15

筑道设计:新模式的求索者

筑道设计的创始人及主持设计师娄永琪以自己坚定的信念经营着公司。他关注民生,实现作为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的担当,希望影响更多人来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他根植中国传统文化,以针灸策略探寻城乡发展之路。他亦敢想敢做,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展示设计到武夷创意新城规划,从崇明可持续发展社区研究到重庆中美中心金带镇可持续发展小学,从复兴国际创意岛城市设计到邵武城南新区景观规划,所做项目可看出他们的社会关怀倾向。

娄永琪非常关注公司里创新原型设计这一部分,这需要主动去发现社会问题,然后通过公司的创造力或资源整合能力提供解决方案。公司也更多地考虑设计和产业和社会的结合,特别是近年来致力于跨学科联合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新的设计模式影响社会。依托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学术背景,得到具有学术研究深度的实践结果,并且通过实践来检验研究成果的正确性。

工作室的实践从2007年开始转向设计实践和策略研究并重,从一个更为宏观和全面的角度看待设计,进行从设计、战略咨询到原型实践的全方位思考。经过众多设计项目的积累与磨练,TEKTAO于2008年初正式成立了自己的设计研究部门Studio TAO,由此TEKTAO从单一从事城市规划、建筑及景观设计服务的事务所,成功转型为一家提供系统化设计解决方案的专业机构。借由这一变化,TEKTAO还再定位了自身的发展方向:本土化设计,可持续设计,技术创新研究及应用与品牌战略研究。旨生以这四个设计领域为基点,用创新思维与独特视角,超越单纯的物质设计,提供从城市发展策略到建筑景观再到产品的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利用策略、服务、品牌等非物质设计手段赋予设计全新的价值与定义。

项目名称:嘉善一中改造设计

项目服务时间:2005年

产品独特性或先进性:利用当地材料和传统的中国设计语言,采用新的建筑材料,重新营造出现代中国的建筑风格。将所有屋面部分的雨水进行收集,作为校园内的景观水使用,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客户方获益:这个设计通过遗留的一壑半池重新激发和全新演绎“园”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与这个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功能紧密结合和充分互动。

项目评估:历史与当下的互动、建筑与环境的互动、人与景观的互动、精神与功用的互动。

项目名称:2010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展览展示设计

项目服务时间: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

产品独特性或先进性:场馆空间和功能的架构以及交通和景观的组织,从中国传统的“造园”中汲取灵感。“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移步换景”、“借景框景”、“叠石理水”等造园手法,都被含蓄地应用在整个场馆的设计中。

客户方获益:展馆集中展示联合国及其系统机构的各国际组织在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城市管理等领域进行的有益尝试及成功实践。

项目评估:引入新媒体技术,强调展示的互动设计,第一次将园林设计手法与展示设计相结合。

项目名称:中美中心金带镇可持续发展小学

项目服务时间:2009年2月至2011年4月

产品独精性或先进性:新金带小学保留原有地形和农田;建筑结合地形灵活布局;架空跑道连接建筑的同时提供了全天候的活动环境;先进的雨水收集系统,中水的回收利用;科学的自然采光系统;地埋管道通风系统;校园入口结合社区中心,达到资源与社会共享。

客户方获益: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改善冬夏季教室室内的环境舒适度,降低校园的能耗;整个校园的互动式体验环境成为可持续知识的狩猎场。

项目评估:设计不仅采用了众多的可持续建筑技术,而且在社会和文化层面对可持续设计思想作了更为深刻的思考。

DESIGN vs. 娄永琪

DESIGN:能否简单概括一下筑道的业务内容?

娄永琪:TEKTAO筑道目前的工作主要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为客户提供从设计战略到具体实现的设计服务;另一部分是创新原型设计:主动发现社会问题,然后通过我们的创造力或资源整合能力提供解决方案,方案可能是新的设计服务、商业模式等,并以此服务和影响社会,这也是我更为关注的部分。

DESIGN:请谈一下筑道的发展历程?

娄永琪:筑道(TekTao)成立于2002年,2002至2005年期间基本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建筑类设计机构;2006年底我开始担任艺术设计系的副主任,因为工作缘故,开始更多地关注工业设计、交互设计等建筑和规划专业外的其他领域。这就像打开了一扇扇新思维的大门,开始更多地考虑设计和产业和社会的结合,特别是近年来致力于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的研究和实践。随着我的学术兴趣发生极大的转移,工作室的实践也从2007年开始转向设计实践和策略研究并重的格局,希望能够从一个更为宏观和全面的角度看待设计,进行从设计、战略咨询到原型实践的全方位思考。

DESIGN:目前筑道公司的规模以及专业团队构成是怎样的?

娄永琪:筑道(TekTao)分为StudioTEK“筑”设计团队和StudioTAO“道”研究团队,两个工作室相对独立,又充分互动,目前一共大约有二十多人。TEK工作室在延续之前建筑景观业务的基础上,走向设计策略、一站式服务,主要包含四个方向:可持续设计、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述、互动技术和品牌战略;TAO工作室是一种主动积极的研究,它的成果除了出版物之外,更重要的是设计原型,比如商业模式的原型、一体化解决策略的原型等。专业构成上面TEK工作室有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城市规划师和工业设计师等;TAO工作室有传达设计、服务系统设计、人类学、语言等专业,以后会有营销学专业人员介入。

DESIGN:你怎样看待规划、建筑设计和产品设计之间的关系呢?

娄永琪:我大学读的专业是城市规划,之前一直在做建筑,产品是2006以后才开始关注的,读了很多这方面的书,也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对不同设计之间的认识也开始加深。说到期间的区别,我觉得从一个勺子到一个城市,尺度尽管不同,但如果从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活角度而言,又是共通的。现在的设计学科越来越清晰地从物质设计到战略设计转型,专业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甚至方法和手段也都开始了各种形式的流动性借用,比如工业设计的软件,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到建筑设计领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DESIGN:你认为怎样可以设计出好的产品来?

娄永琪: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设计如果仅停留在“物”这个层面是不够的。比如说一个茶杯,它可能很美好,也可能无关紧要。但如果说设计可以影响到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那情况就不一样。这样就要求设计师对生活更深的理解。比如我的一个茶杯,是武夷山一个茶人设计的。他住在山里,种茶、做茶、品茶,对 茶对生活有着自己的深刻理解。比如厚重的胎壁是为了保持茶的温度,收小的杯底可以让杯子放在桌子上有漂浮的感觉,其实这就是他对茶的理解在设计上的表达;而一般设计师如果不熟悉茶,就容易纠结于一些比如形式等非本质的东西。

DESIGN:你能说说你的研究部门STUDO-TAO都在做什么样的项目吗?

娄永琪:我希望StudioTAO蒹具智库和行动者两个角色。我希望这个平台来实现我们作为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的担当,也希望影响更多人来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比如我们现在在做的“设计丰收”(DESIGNHarvests)崇明仙桥可持续社区战略设计项目,着眼于社会和经济创新的乡村社区复兴。它探索城市和乡村的关系,把城市和乡村看作两个互补的系统,在促进两者之间的互动、为乡村创造商业机会和创业空间的同时,保持它固有的社会、文化特征,以此追求平衡的城乡发展。这些Hub相互关联,通过社会网络、互联网和物联网相互联系,很多的Hub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象人体的穴位,通过针灸式策略,对整个社会肌体产生积极影响。

DESIGN:你在国际交流、学校教学等事务上很繁忙,如何管理公司呢?

娄永琪:我可能只有10%的时间在公司,对于公司的管理比较少。我的合伙人和其它骨干们在负责这个工作室的运作,他们很辛苦也很出色。但我认为一个公司的最佳状态是可以良好自我运行的状态,现在的工作室,我主要负责发展战略和设计的主控。如果能把工作室的核心竞争力看清楚,做扎实,运作和发展就不是问题。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这里不是一个公司,可能更接近一个有些思想的工作室,这里也是我的研究生们学习和研究的平台。

DESIGN:你对于公司未来三至五年的规划是什么?

娄永琪:除了做出更多有影响力的设计外,我希望还要产出思想。我希望StudioTKE能够在可持续设计、本土化设计和互动设计上有更多有影响力的探索,也希望StudioTAO“道”工作室的“创新中心网络”项目和研究能够进展顺利,有更多的原型能得以实现,并成为新的知识。

DESIGN:你认为怎样才能使设计服务发挥更大价值?

娄永琪:通过合作和创新,去营造一个不断壮大的跨学科、国际化的创意社群,从社会科学和商业管理学科汲取养料。从设计服务提供者向一体化策略拥有者角色转变,实现主动的、能动的设计,持有这种解决方案使得我们可以和客户站在一个主动和平等的合作基础上谈判,而再不是一种甲方乙方的客户关系。

DESIGN:你认为在将近十年的公司发展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娄永琪:我认为最大的困难还是人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需要有远见与创新思维方式的人;其次缺少能适应跨学科、跨专业、跨文化背景的工作方式能力的人才,现在普遍的设计师还是比较封闭、比较自我的。

DESIGN:从设计学院副院长的角度,你在做哪些努力?

娄永琪:我们一直在做各种努力,希望培养更多跨学科、开放型、创新型人才。近年在我的推动下,同济陆续与意大利米兰理工、都灵理工,芬兰阿尔托大学等院校开设了双硕士学位课程,让我们的学生有了更多跨文化交流的机会。去年中芬中心的成立,对跨学科教学和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80个学生坐火车从上海到赫尔辛基,并完成企业提供的国际快车移动课堂项目,就是这种创新思维的结果。

DESIGN:你在与客户合作过程中,制约因素是什么?如何解决?

娄永琪:很多企业随着规模扩大,越来越制度化,所以他对于我们的评价往往基于他们的体制与制度,使得对于创新价值的认同很难,难以有创新。关于解决,我认为想要创新,首先要有观念的创新,像韩国那样把设计师放到一个企业管理者或者城市管理者的位置上,他们可以通过设计的思维方式影响更多的人;同时如果整个社会的机制更加开放,也会促进对设计和创新的认同。

DESIGN:你目前最关注的设计领域是什么?

娄永琪:关注的领域是社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社会创新是对于社会群体的关注,从中寻找机会,包括创造力、设计方法和商业模式;另一方面就是可持续,从任何角度看可持续都能得到一个很大的机会,不同的人能从中找到不同的面向;还有互联网和物联网方面,我们也是很关注的。

DESIGN:在整个行业中,你的目标与榜样是谁?

娄永琪:我们在不同方向上受到了不同机构和个人的影响。我们崇明的那个研究项目,是深受梁漱溟、晏阳初和费孝通等人工作的鼓舞;在开放式、跨学科的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设计上,有D-School,IDEO的影子,事实上我们和IDEO本身就有很多合作;如果从研究对设计的推动上,OMA和AMO的模式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DESIGN:那么你认为如何才能发挥本土设计的能量呢?

娄永琪:首先要开放,要站在国际的、开放的视野上面想问题;其次是要自信,基于本土文化来独立地思考问题。不管前者还是后者,自由和独立都是关键,当然还要有种拼搏精神。

上一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步正发会长在全球设计趋势会... 下一篇:新材料新创意3M新材料在家电设计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