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实验

时间:2022-08-16 12:02:01

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实验

摘 要: 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实验,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整个研究性学习课程模式的实施都将发挥基础性作用。根据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特点及模式出发,结合计算机学科的自身特点,本文探讨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计算机教学 实践

“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说,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从狭义上说,“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1]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实验,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整个研究性学习课程模式的实施都将发挥基础性作用。

一、研究性学习要求计算机教学教师树立“学生主体”观和“创新人才”观等新的教育观念

计算机课是创新性很强的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树立创新教育观念。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讲解―演示―上机练习”,以教师的讲解、演示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收、模拟性地操作。这种教学形式没有充分体现出计算机学科“操作性强、实践性强、创新性强”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遇到实际问题,往往只能生搬硬套课堂模式,不会创造性能动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重传授知识,轻自主研究实践”的传统计算机教学已不能真正实现计算机课程的目标,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要求。教师必须以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树立学生主体观,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另外,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由重视知识的传授向重视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转变。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应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整体提高。

二、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是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应引入研究性学习,革新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采用“自主选题―设计方案―自主探究―总结交流”的学习模式,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渗透到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2]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的同时,应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会运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技术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工作服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确定课题

确定课题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层次差异性与开放性相结合。课题内容主要围绕两方面:(1)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为基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与他人协作的意识,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结合实际,选择既有基础性、典型性,又有挑战性、扩展性、创造性的内容。

课题内容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及效果。内容选择恰当,联系实际,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会更佳。反之,学习的过程及效果则一般。例如,在学习Word 2000时,教师不必讲得面面俱到,只要讲授Word 2000的基本编辑技巧即可。在学生练会的基础上,设置“纯文本文档”、“图文混排文档”、“多媒体文档”和“制作简单网页”四项课题。这四项课题不但涵盖了教材上所有Word 2000知识,而且扩展了许多应用性、创新性较强的内容。课题安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且内容具有连续性和相关性。

2.课题研究的实施

(1)设计方案。学生准备资料,并自愿组成课题小组。计算机课题研究创新性强,方法灵活多样,而且用到的资料都有时效性。课题确定后,学生根据个人的构思和创意查询资料。然后,学生按照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形成整体构思的基本框架及简单的小组、个人分工,组内、组外既有合作又有分工。之所以强调自愿组成小组,是因为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志趣、默契程度和性格等因素对于协作学习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展开研究。研究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学生自己分析任务和条件,查阅相应书籍,或通过Internet查询网上信息资源,以同伴协作方式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场所不再局限于教室,可以根据需要到计算中心、网络中心或图书阅览室等场所学习;学习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一堂课,而可以是若干堂课,甚至更多;学习的人员不再局限于某个学生,而是一个小组,甚至多个小组的合作;遇到疑难,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网上协作、讨论,也可以发E-mail向教师或有关专家请教,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但作为教学过程四个基本要素之一的教师,必须坚持和充分发挥对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力争做到“主动设计规划,‘被动’启发引导,积极评价促进”。[3]

3.对研究成果的总结评价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采取过程及结果相结合,不拘泥于成果的形式,评价重点放在创新性上。即使研究结果在基础知识上存在缺陷,如果研究过程有独创性,思路、方法有独到之处,教师也要给予肯定。计算机研究性学习的各个阶段,设定考查、评价学生的不同能力,在课题设定阶段,考查学生设定课题的能力;在收集相关资料、调整研究方案阶段,考查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在开展课题研究阶段,考查学生的课题探究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协作意识;在自我评价、总结、汇报、交流阶段,考查学生的自我评价、综合表达能力,等等。总之,研究性学习重视结果,但更注重学习过程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三、结语

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合作研究的过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集体探究活动,而非单纯竞争的过程,这种探究个人与小组的关系至关重要,是决定研究性学习成功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计算机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充分挖掘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容,提出恰当的计算机综合设计课题;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将活动的目的、任务、要求充分体现在评价的指导思想、原则和评价的方式制定上,落实在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中。教师应运用评价手段,规范学习行为,落实活动的各个环节,调节、控制、优化整个活动过程,增强每个人参与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团队的学习动力,使学习研究成果真正成为凝聚每一个参与者智慧的结晶。

参考文献:

[1]王伟.Blog在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J].基础教育,2005,(3):59.

[2]杨开诚,李文光.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构想.中国教育政策法规信息网,2002.11.18.

[3]何克抗.网络教学结构与网络教学模式探讨.http://www.tjrtvu.省略.

上一篇:计算机专业如何实施双语教学 下一篇: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