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研组,我成长的舞台

时间:2022-08-16 11:39:15

青研组,我成长的舞台

每周三的晚上,学校的某个地方,或是接待室或是多功能厅或是电脑房,总会为我们年轻的教师点亮灯光,这是我们40多个年轻人共同奔赴的地方。每一次的相约,虽然面孔依然,虽然时间不长,但带给我们的却是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周而复始,回头再望,突然发现在我成长的路上,离不开青研组的相随和相伴。

青研组就像是一个舞台,一个综合性的大舞台,在几位学识渊博的“导演”的策划下,每次都会上演不同的节目,在每次的节目中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扮演不同的角色,而每次节目过后都会传递给我们新的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青研组一直在创新中开展着丰富多彩的活动,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尽在眼前,特别是有关如何撰写教育随笔及论文的培训和讲座让我记忆深刻、茅塞顿开,发现原来写文章不是那么可怕的事,素材就在身边,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成败得失,这个过程记下来就是文章。从此我不再把写文章当成是触手不可及的事,试着从身边的教育小故事、小案例加上自己的一些随感入手,勤加练笔,等待着希望。当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名字和文章在报纸杂志上出现时,虽然档次不是很高,虽然字数也不是很多,但那份激动与开心无法用言语形容,小小的肯定已成为下一次练笔的动力,也会给下一次的发表和获奖带来新的希望!

还有充满生活味道和研讨气息的串门沙龙活动也是我十分喜欢的。也许在没开展这个活动之前,我们并不知道同事的家在何方,也许不会主动地到同事家作客、拜访,即使有事也是相约在餐馆或饭店小聚、小聊。当我有幸作为组织者邀请了一部分老师到我家串门研讨时,才真切体验了那时那种轻松的氛围,那种家的感觉,那种同事之间纯真的友情,那种发自肺腑畅谈的快乐,一切都那样和谐,一切都是那样的温暖,值得每个人回味一生!

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成长的愿望和渴望,都想让“要我成长”的口号变成“我要成长”的行为,只是有时人的惰性又会给自已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还要搞各种各样的活动,还有家庭的琐事实在太忙,没时间坐下来静心读书、专心写作。而青研组每学期开展的固定栏目——好书推荐、美文欣赏、哲理小故事分享等活动就像一盏盏指路灯,给我指明了学习、工作甚至做人的方向,滋养着我的精神,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让我懂得如何从茫茫书海中选择优秀的、经典的书籍作为自己的精神食粮,如何从茫茫人海中选择善良、博学、热情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如何将潜伏和积累的智慧真正有效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我在成长的舞台上品尝着酸甜苦辣,但收获更多的是快乐和希望!

上一篇:Photoshop考证教学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心理表征差异对儿童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